温情南山的民生实践:社区“微改造”,改出居民满满幸福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伊琳 邱淑婷 文/图
2022-11-04 17:44

荒地改造、路面修复、人车分流、建单车棚……南山区基层党组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用一项项细致入微的民生微实事,清晰描绘了住有宜居、幸福家园的图景,家门口看得见的变化、享受到的便利,让民生微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也让群众的心真正暖起来、热起来。

荒地改造,社区花园“焕然一新”

桃源街道大学城社区丽山路紧邻南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围墙处,有一段绿化人行道,由于长期缺乏管养,该段道路墙体破旧,路面积灰,杂草丛生,部分草地土壤裸露,整体环境欠佳,利用率也较低。

大学城社区党委实地调研发现,该段人行道路面宽阔,可开发为优质的空间资源,且辖区内有6座小区及多所高等学府,对人居环境和人文氛围有较高要求。为此,社区党委通过民生微实事,以社区微改造为切入点,对丽山路人行道进行改造。铺设柏油路、补种绿化、增设休憩座椅、清理卫生死角……经过数月施工,一条美丽小径就此建成,居民们空闲时间常在此散步聊天,看着立于园中的民生微实事的标识,人们能真切感知到惠民措施就在身边。社区花园建设项目让社区“颜值”升级的同时,巧妙盘活空间资源,为居民营造和谐诗意的宜居环境,让社区更有活力、居民更具归属感。

大学城社区花园施工前。

大学城社区花园施工后。

路面修复,雨污分流改造升级

人行道大面积破损、砖块断裂破碎,路面凹凸不平……坐落在西丽街道曙光社区西丽南支路的惠民街市,由于不归属市政道路范围,且未引进物业公司,长期管养维护处于“真空”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部分路面雨水井被封堵,雨天积水严重,“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简直是臭气熏天。”周边商户和居民抱怨纷纷,希望问题能尽快解决。

群众需求就是工作导向。西丽街道党工委积极谋划,带着治理方案,推动惠民街市门口路面修缮工程进入“快车道”。历时一个月,人行道升级改造顺利竣工,雨污管线也得到优化。崭新的混凝土道路改善了市场整体环境,保障了行人安全,新建的雨水管道设施畅通了排水系统,困扰居民的路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周边商铺、附近居民无不点赞。

曙光社区惠民街市改造前。

曙光社区惠民街市改造后。

曙光社区惠民街市改造前。

曙光社区惠民街市改造后。

人车分流,保障居民安全出行

桃源街道龙珠社区是主要以花园为主的纯居民社区。在早晚高峰时段,大量快递员、外卖骑手及社区居民,骑着电单车在辖区内交错穿行,时有车辆碰撞甚至引发人员受伤的意外,交通隐患成了居民尤其是老幼群体出行的一大担忧。

为规范人车有序往来,保障居民安全出行,龙珠社区党委在辖区出入口外围实行人车分流,独辟一条长约30米、宽近2米的人行安全通道,并在道路两侧安装不锈钢护栏,从而避免人车交叉穿行,让社区居民出入辖区更加安全放心。

如今,辖区出入口人车有序通行,互不干扰,高峰时段拥堵情况也难得一见了。社区党委以民生微实事为抓手,有效提升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化解了居民的忧心事。“你看现在,小区出入口人车不用抢道,居住环境安全了,小孩外出也放心。”居民吴阿姨喜笑颜开。

龙珠社区增设人行安全通道。

位于沙河街道文昌街社区侨北二街片区的居民,同样有这样一件烦心事。辖区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处在两个小区交界处,但该路段仅有狭窄的双向两车道,并未专设人行通道。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在学校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常出现学生、家长与机动车惊险争道的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孩子生命安全。

基于此,文昌街社区党委将侨北二街道路微改造工作提上日程,先行展开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该路段周边环境与基本交通情况后,因地施策,将靠近十字岔口的一段靠墙绿化带利用起来,修整铺设了一段供人通行的平整小道,实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化解居民出行难事,也让学生能够安全上学、放心回家。

文昌街社区侨北二街改造前。

文昌街社区侨北二街改造后。

建单车棚,缓解居民停车压力

蛇口街道渔一社区是典型的农城化社区,居民多以电单车出行为主,由于车辆渐多,人们对停车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有居民向社区党委“吐槽”,栖游记幼儿园周边的非机动车停车需求量大,但实际车位很少,为了争抢车位,很多居民将车辆随意停放在附近小区的地下车库并占用消防通道,导致车库饱和,造成日常进入拥堵,同时也为消防安全埋下隐患,居民反应十分强烈。

为尽快消除社区安全风险,规范居民文明停车,渔一社区党委快速推进停车位开发增设项目,用时一个多月,新建了一片近40米长的崭新电单车棚,并在车棚内贴心配备插座供车辆安全充电。自电单车棚投用以来,周边停车空间压力得到较大程度缓解,居民的电单车也有了遮阳避雨的场所。车辆停放变得整齐规范,胡乱拉线充电行为大幅减少,社区居民自觉成为宜居环境“守护者”。

渔一社区非机动车停车棚。

在南山区,这样的民心项目、便民实事不胜枚举。南山区基层党委投身一线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暖民心,依托民生微实事积极推动民生工作提质增效,“微改造”充盈大幸福,这一项项小治理、一处处大改观,打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让社区家园更加和谐,百姓生活愈发美好。

(原标题《住有宜居 | 温情南山的民生实践:社区“微改造”,改出居民满满幸福感》)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伊琳 邱淑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