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龙岗区共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5179人次,受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965宗,受援人数达3099人。
龙岗作为产业大区,制造业企业多、务工人员多、劳动争议纠纷易发多发。为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龙岗区人力资源局不断前移工作关口,打造阳光调解系统,开展“调援裁诉”一体化改革试点,建立起“四位一体、多方共建”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解前置形成劳动争议处置新格局
在龙岗区人力资源局一楼信访大厅里,设立了一个“调援裁诉”一体化中心,人力资源局安排的信访接访员、调解员与司法局组建的法律援助队伍一起现场办公。群众有信访、调解、法援的诉求,可以在这个中心集中办理,各种矛盾纠纷也可以一起解决。
“‘调援裁诉’充分融合调解、仲裁和司法资源,探索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改革,实行调解前置,扩大终局裁决范围,实现各环节互认互通互连互信,形成了‘端口前移、调解为主、裁审兜底’的劳动争议处置新格局。”龙岗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设立区级劳动人事争议“调援裁诉”一体化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龙岗区也在街道层面建设类似平台,宝龙、横岗街道是首批试点单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援裁诉”一体化服务平台,当事人就近就能享受便利快捷的服务。“实行‘调援裁诉’一体化以来,出现了调解率大幅提升,仲裁终结率持续提升,法院受理劳资纠纷案件量显著下降,劳资纠纷平均处置时间显著下降的良好局面。”这位负责人说。
为了预防化解劳动人事关系矛盾纠纷,龙岗区大力织密调解网络,增强法援力量,促进劳动争议调援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已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调解网络,有1161家调解组织,4500余名专兼职调解仲裁队伍。近年来,龙岗区约80%的劳动争议通过调解解决。法援助力与调解力量深度融合,目前区人力资源局及各街道劳动争议诉求中心均实现了法援律师驻点现场办公,开展调解及法律援助相关工作。去年全区共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5179人次,受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965宗,受援人数达3099人。10月中旬,龙岗区还在全市率先建立“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中心”探索“商会+行政司法+人力资源+司法审判”四位一体多元化解劳资纠纷模式。下一步龙岗区还将探索工会介入劳资纠纷调解,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协会,打造劳动争议示范调解室等新路径。
同时,在仲裁工作中,龙岗区加强裁诉衔接,促进劳动争议处置提质增效。据了解,龙岗区在劳动人事关系纠纷处理中,全面推行“开标准庭、办标准案”的“双标”建设,实行要素式办案模式改革,推动巡回仲裁庭建设,推行仲裁建议书制度,积极探索扩大一裁终局范围,促进仲裁工作提质增效。此外,龙岗区人力资源局与龙岗区人民法院在裁诉工作机制、平台建设、信息共享、指导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在裁审尺度、重点疑难案件研讨等方面形成长效沟通交流机制。据统计,去年全区仲裁案件结案率达到97.0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全年终局裁决率40.6%,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互联网+调解”打造阳光高效便民调解系统
“互联网+调解”模式的推行,为群众解决纠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龙岗区人力资源局主导建立的劳动争议阳光调解系统是以“互联网+调解”的方式打造的一款全流程劳资纠纷调处平台,目前已在全区11个街道调解中心全面启用阳光调解系统,覆盖了103个认证社区调解组织。
在实际运行中,阳光调解系统以“便民、高效、协同”为核心,形成全天候、全流程“互联”的劳动争议调处方式,实现“三维融合一网处置”。所谓“三维”,是指从横向(调解、监察、信访、仲裁)、纵向(区、街道、社区、企业)和目的(维护稳定、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等三个维度,为劳资纠纷预警和调处提供及时、精准的信息,从源头上将劳资纠纷的申诉、受理、调处和管理实现“一网通”,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高效解决劳动争议的需求。
阳光调解系统直接面向劳动者和企业,实现从提交申请、上传证据材料、查询进度、送达通知和确认协议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在家完成案件受理、调解申请,并自主选择调解员以及预约调解时间,实现少跑腿。 这个系统流转清晰,反应快速。劳动者线上提交的劳动争议调解申请,都先行进入各级“受理中心”进行受理审核、分派、调处、转办、结案等,每一个办案时间节点都有提醒、督办。街道、社区、园区/企业调委会之间通过系统实现案件转办,实现最快速度反应、最优力量匹配、最短时间化解。
据了解,阳光调解系统自2021年8月上线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诉求14436宗,其中社区、街道受理12460宗,占比约86.3%,初步实现就近受理、就地化解绝大部分劳资纠纷。
紧盯欠薪案件保障劳动者依法获取报酬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在重要节点重点处理欠薪案件,并加强制度建设预防在前。去年,全区共办结欠薪案件48宗,为881名员工解决欠薪问题,垫付工资款1008.71万元。全年未发生因拖欠工资引发极端事件的情况,有效保障了辖区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益。
2021年,龙岗区出台了《龙岗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督查办法》,压实部门责任,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落到实处。为防范风险,龙岗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加强排查,掌握企业工资发放情况,对存在欠薪的企业及时预警介入。相关部门在劳资纠纷处置上落实“首问责任制”。同时抓好欠薪预防预警工作,将全区划分为111个管理网格,10人以上的企业一律纳入监控范围,实行“红、黄、绿”分级分类预警监控,去年共排查企业4840家,发现劳资纠纷隐患64件,均得到有效跟踪处置。在日常排查的基础上,还多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检查、对辖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欠薪高发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全面清理欠薪隐患。由于专项检查成绩出色,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的通报表扬。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区人力资源局与区住建局开展联合行动,开展建设工程领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检查在建工地项目175个,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采取警示约谈、通报曝光、责令整改、停工整改等措施,建筑工地欠薪问题及时得到稳妥处置和化解;与公安部门展开行政司法联动,加强惩戒力度,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加大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线索移送力度;去年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9宗,立案7宗,目前已追回欠款1674260元。
龙岗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还通过加强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失信联合惩戒。“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建立用人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对企业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BC三级评价工作,并制定了全市首个区级《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据了解,相关部门可根据失信“黑名单”,在自身职权和主管领域范围内,联合惩戒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违法行为。2021年,公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企业13家,对欠薪企业起到震慑作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