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网民人均每日上网5.86小时,比全国网民每日上网平均值长1.8小时;在网络APP使用上,明显高于全国网民使用率的是网上外卖、互联网理财和在线办公,奋斗气质早已融入深圳网民基因……
11月3日,2022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举行,现场发布的《深圳市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及评估报告》总结了上述有趣的发现。这意味着,深圳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深圳网民也有了“具体模样”。
创建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
今年3月,市委网信办联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成立课题组,经过半年耕耘最终形成了《深圳市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及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11500名14周岁及以上深圳市网民的线上与线下问卷调查,以及对5万余名深圳微博用户的大数据内容分析,从“网络思想素养”“网络道德素养”“网络文化素养”“网络规范行为素养”“网络自律及监督素养”“网络公共参与素养”等6个方面,呈现了深圳互联网发展状况和网民网络文明素养状态。
报告认为,爱国守法、把握网络思想底线已成为深圳网民的共识。从网络道德素养上看,深圳网民能够在网络上恪守诚信、正义、互助原则。此外,在网民文化素养、网民行为规范素养、网民公共素养三个方面,深圳网民还表现出主动学习、理性表达、尊重网络多元群体、积极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等特点。
近年来,深圳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一方面,让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为网络空间带来正能量,如开展全国道德模范张莹莹等典型人物网上宣传;另一方面,发现、选树网民模范人物,让“网红”“大V”成为弘扬网络文明风尚的生力军。大会上,有关领导为曾叶等10名“2022年深圳好网民”称号获得者颁奖,并为刘淼等5位“‘圳青年’网络文明传播使者”颁发聘书。
网络文化精品“百花齐放”
“建网上家园,立时代潮头。No,千万不要,消极激进;Yes,心态平和,保持积极;Yes,拥抱多元,客观严谨……”大会上,主题MV《网络文明Yes and No》正式发布,以轻松活泼的曲调,展现了深圳网民共建网络文明的活力风采。
近一年来,深圳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实施首页首屏头条工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党的二十大、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重大主题,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类内容生产主体创作出一批兼具正能量与大流量的网络文化精品,《这条路,9514.8万人在走!》《MV|你可以永远相信》《这条小河通往星辰大海》《闪电阻击BA.5,2000万人共护南大门》等作品在全网“刷屏”,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共鸣。
会上发布的2021年度深圳网络精品排行榜共评出策划、文字、图片、音视频、综合创意五大类单项“十佳”优秀作品和六大综合奖。其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获最具传播人气奖,《深圳红》黏土动画获最佳创意创新奖,建党百年深圳主题光影秀《光辉杰作》获最佳视觉效果奖,《追寻“圳英雄”》获最佳公益价值奖,《“莲花山下”名人互动》获最佳互动体验奖,《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获最具文化魅力奖。
在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方面,“网络大V看深圳”“网络中国节”“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线上集中展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奋斗‘圳’前方——圳青年短视频征集”和“青春百年,看我圳青年”系列短视频活动等,展示了深圳青少年风采。
汇聚磅礴力量建设网络文明
互联网时代,各方应如何作为,汇聚建设网络文明的磅礴力量?在当天的主题论坛中,多位嘉宾结合自身实际展开演讲。
“以时代新风塑造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专职副书记王海鸥认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善用网络平台力量,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广大互联网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把好网络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承担起维护网络文明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新时代新征程,主流媒体如何响应号召,找准定位?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陈红艳结合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工作作了分享,提出要找准行业、区位、时代三大坐标,发挥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作用,在世界聚光灯下打造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典范,不断创新网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圳客合伙人、深圳客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丹则分享了民间自媒体如何讲好深圳故事,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为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深圳是一座关爱之城,也是“最互联网”城市,深圳关爱行动也较早地插上了网络的翅膀。深圳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李青松介绍,深圳创新推出了“美丽深圳·微信支付爱心餐计划”“丑小鸭魔法公益共享学校”等网络公益活动,“募师支教”行动、“幸福人生大讲堂”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放大关爱的乘数效应。此外,通过积极构建网络公益传播平台,组成“益呼百应”公益传播网络,关爱行动的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据了解,2022年,深圳市实施开展了250余项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包括深入开展“争当深圳好网民”“步步行善”“公益映象节”“网络安全周”等活动。深圳网络文明建设工作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让网络空间澎湃正能量,网络生态更清朗。
(原标题《2022深圳网络文明大会昨举行 深圳绘出全国首个网民文明素养“画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