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集团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 广东石化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许创盛 刘嘉亮 许东哲 吴松深 文/图
2022-10-26 18:13
摘要

26日10时26分,位于揭阳市惠来县的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常减压装置Ⅱ成功引入原油,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投料开工试生产阶段。

10月26日10时26分,位于揭阳市惠来县的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下称广东石化项目)常减压装置Ⅱ成功引入原油,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投料开工试生产阶段。

10点26分,工程师打开进油阀门。

金秋十月,走进广东石化项目现场,这个白天热火朝天、夜晚灯光璀璨的炼化小镇,高塔林立、管廊纵横的“巨无霸”现代化工厂蔚为壮观,一座世界级炼化基地在南海之滨的滩涂上崛起,这艘巨大的“炼化航母”是广东省重点工程、揭阳市一号工程。

据广东石化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占地920公顷,是目前国内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炼化基地,与同等规模的炼化企业相比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能耗降低15%左右。依托良好的原油适应性,年加工原油2000万吨,可生产乙烯产品120万吨、芳烃产品260万吨。其中26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是目前全球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芳烃装置,8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是世界单套规模最大苯乙烯装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国产乙烯工艺包,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为目前全球单线能力最大且单挤压机的UNIPOL聚丙烯装置,石油焦制氢装置是全国第一套采用百分百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项目的建成投产对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实现炼化业务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石化常减压装置鸟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建设过程中,广东石化项目共使用了60多万张设计图纸、1万多台工艺设备、411万立方米混凝土、27万吨钢结构、3300多公里工艺管线。在这里,世界最大五千吨门式起重机主吊、国内最大的四千吨履带起重机抬尾,成功实现4000吨级塔器整体吊装,刷新亚洲最重塔器吊装纪录。项目创造了29天完成亚洲最大芳烃抽余液塔“穿衣戴帽”、乙烯装置塔器三天两吊等100多项国内外行业纪录。项目于2018年底启动建设,3.5万多名建设者为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克服了酷暑、暴雨、台风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以厂为家、艰苦奋战,众志成城,不断提升工效、创新工法,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生产运行部的工程师张萌是“石油二代”,父亲也是一名长期奋战石油战线的建设者。在项目中心控制室,张萌通过CAP生产指挥系统,监控着现场各个区域仪表联调、锅炉升温等工作的运行。说起广东石化项目的“科技含量”张萌无比自豪,他告诉记者,广东石化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全流程智能化工厂的样板工程,通过工业互联网、智能仪表、云计算、数据集成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国内领先的PaaS、IaaS平台,实现了生产指挥、工艺操作、运行控制一体化智能管控。“从父亲那一代石油人的手工操作、现场操作,再到自己这一代的智能化中心控制,两代人见证了国家炼化业务的技术升级和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自己作为新一代石油人,有信心和同事们一起利用好智能化手段,管理好这个智能工厂,为国家炼化业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张萌说。

工作人员在电脑前监控装置运转参数。

广东石化项目地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关键位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820亿元,实现利税约200亿元,仅在华南地区每年就可增加250万吨合成树脂产品的供应量,显著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家电、电子等产业化工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形成的引擎效应更是会带动粤东地区石化产业链的完善,加快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原标题《中国石油集团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 广东石化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许创盛 刘嘉亮 许东哲 吴松深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