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深圳,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读特记者 焦子宇
2020-07-26 19:33

你眼中的深圳是什么样的?当初为何选择来到这里?时光如梭,如今的你和深圳有着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26日,第五届“深圳原创之声”第一期在中心书城举行。本期主题为“重新发现深圳”,邀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尹昌龙、资深媒体人胡洪侠和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从他们的深圳情怀与个人记忆出发,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带领读者朋友在熟悉的风景中发现惊喜,重新发现深圳。

从“陌生的远方”到“别处的家园”

深圳从告别边陲小镇的那一天开始,就成为聚焦的对象。但若望向更深的时空,则会发现深圳远非一座仅有40岁的年轻化城市。如果换一个标尺去衡量这座城,用另一种方式去讲述她的故事,视野将完全不同。

当问及最开始是如何发现深圳、如何与深圳产生联系时,3位嘉宾表示,选择深圳,不是因为个人英明,而是那个时代,如果有理想,就会奔向这里。“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到远方生活,避开家门口的压力,而深圳就是特别特别远的远方。如果要选择别处,深圳可能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没有那么多罗嗦的话,朝着梦想前进就行。”尹昌龙表示。“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地方去,唯一的选择在当年就是深圳。”胡洪侠对市民读者说。

在南兆旭眼中,来深圳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选择。“这个城市不仅改变了我生活的轨迹,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收入,给了我很多东西。后来我做《深圳口述史》,采访了300个人,做纪录片采访时,我始终会问他们一句话‘你为什么来深圳,你什么时候来深圳?’这是一般的深圳人之间会相互问候的一句话。在别的城市里不太会问,见面就说‘你是哪里人,你什么时候来的。’但是在深圳,人们通常相互认识以后,这是日常最常的打招呼拉近关系的沟通。我问过好多人,好多人跟我一样的感受,就是说他们特别觉得来深圳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深圳给予了他们改变生活的机会。”

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

谈到深圳历史,南兆旭表示,这两年感觉知音越来越多,每写一点东西时,反响会特别大。人们虽然是从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来到深圳,但是对这个城市越来越有认同感。这个城市40岁了,人们来这个城市的年代虽然不同,也要把这个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园城市来关注,来热爱。

“我有一句话,‘把深圳当作世界的中心来关注。’我们遇到这个城市好的时候,为他自豪;遇到这个城市出现一些问题和不好的时候,我们奔走呼号,做出一些努力,做出一些改变,可能是一种方式。”南兆旭说。

为什么要用“重新发现深圳”这个标题?尹昌龙认为,很多人所了解的深圳的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圳。“我们今天讲国贸大厦很多人知道,深圳讲上海宾馆当年的地标建筑很多人知道,深圳中心大家知道。但是再往40年前,确实很多人不知道。对我们来讲,深圳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除了40年什么都没有。那40年前的深圳是什么?”尹昌龙建议大家,时刻了解它、发现它,找到一个完整的深圳。就像河流一样,它从哪里流过来,为了流向哪里。对人们来讲,需要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

【读特新闻+】

嘉宾简介

尹昌龙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会长。出版个人专著《1985:延伸与转折》《重返自身的文学》《别处的家园》《全球化的烟花》等,主编《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6、2017、2018、2019》《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以书筑城 以城筑梦:深圳书城模式研究》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图书发行年度领英人物等称号。

胡洪侠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出版社社长。1995年创办《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周刊,并任主编至2009年。其间于2006年创办“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并主持此项活动至2016年。著有《夜书房》《微书话》《书情书色》《书情书色二编》《对照记@1963》(与杨照、马家辉合作)《书中日月长》《非日记》等。编有《董桥七十》《1978—2008私人阅读史》《向阅读致敬》等。

南兆旭

出版人,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中国自然好书奖”和“大鹏自然童书奖”发起人。主张“在地关怀”,记录、关注、保护居住地的自然生态。持续田野调查,创作了系列图书和纪录片作品,发起和组织了本土自然保护活动。图书作品有《深圳自然笔记》、《南寻深圳》、《十字水自然笔记》等。导演的纪录片作品有《梦开始的地方》、《一片湿地的智慧》等。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