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 “前海石”
晶报记者 马骥远 实习生 徐嘉
2022-10-12 08:42

一块巨石矗立在前海之滨,象征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风帆,见证着十年来的“深圳前海,生机勃勃”;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前海石


前海石。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前海。”

刻在石头上的两个大字遒劲有力。石头西侧,向下经过草坪缓坡就是亲水步道。有时髦男孩以海面为背景跳着极具现代感的舞蹈;有散步的老人驻足,眯眼拍照,在男孩休息的片刻送上掌声;恋人们注目经过,转头继续沉浸在二人世界。

更多的市民铺了野餐垫,在等待日落时间。近几年,此处已经在各种旅游攻略里被列为深圳最佳落日观赏点之一。海平线上方,太阳渐渐变成了一个金黄色的圆圈,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天空从淡茶色显出鲜艳。

暖色调的霞光洒在前海的岸线上,所有的线条都变得柔和起来。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起了“打卡照”。前海石西北方向的“湾区之光”摩天轮、西南面的沿江高速公路,此刻都是绝佳的拍摄背景。

在金色阳光的映射下,石头的轮廓更加清晰。从“前海”二字的前方看过去,左侧线条接近笔直,而右侧则有明显的起伏。“真的像一张船帆啊!”“是哦!”正在拍照的恋人好像发现了什么。

没错,前海石造型的寓意就是“扬帆起航”。十年了,它矗立在此,作为寓意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前海的标志性景观,实在是再相宜不过了。

“看到脚下的地砖了吗?”在一旁“导览”的危薇提醒我们。作为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下属前海公共环境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危薇无疑是当下对前海石公园最了如指掌的人。

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在看到她的手机里一张俯瞰视角拍摄的照片才能看清楚:深浅相间、圈层错落的地砖,俯视下去宛如一层层波浪,不停地奔涌、延伸。这,就是前海石的另一层寓意——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中真意,无需多言。还有什么浪花,能比前海掀起的时代巨浪更加汹涌澎湃呢?此刻的我们,俨然就是这浪花之中的水滴。

被赋予灵魂的石头

眼下能够找到的关于前海石的最早资料,是一条时政新闻: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前海。在前海石旁,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一张白纸,从零开始,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但是,具体到这块石头,信息甚少。它来自何方?又是怎样来到这里?即便像危薇这样2014年入职的“老前海”,她的资历比起2012年就已矗立在此的前海石,还是太“浅”了一点。她对前海石早期历史的了解,更多地来源于公司的资料和老同事的回忆。不过,结合危薇讲述,结合采访前搜集的零星资料,前海石早期历史的轮廓,还是被勾勒了出来。

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当天,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前海的历史,开始了。

但是,刚刚起步的前海,彼时仍是一片滩涂。“特区中的特区”固然蓄势待发,但终究需要有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你总得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告诉来到这里的人,这里就是前海”,危薇说。

于是,负责前海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派人前往粤北山区寻找合适的石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这块高约2.8米、宽约2.1米、厚约0.65米的石材,运回深圳。

用学名说,这块石头属于“黄蜡石”。虽然大江南北都有分布,但尤以岭南地区为多。黄蜡石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高,十分适合标志性景观的打造。“当时选在前海第一个水廊道河槽边上的一片滩涂,推平了一小块地方,用红砖铺了二三百平方米”,危薇说,这就是前海石公园的雏形。

石头上的“前海”两个字,正如我们知道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题字。但是,邓小平有生之年并没有亲笔连写过“前海”二字。这里的“前”字,取自“淮海战役总前委”,“海”字则是深圳人熟悉的故事了。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开业不久的蛇口海上世界,并欣然题字“海上世界”。决战淮海与改革开放,邓小平人生中的两个高光时刻,就这样在前海石上“不期而遇”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离京视察,在深圳前海发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

这块前海石,从此成了前海乃至深圳的标志性景观,国内外来客参访、深圳人“打卡”的胜地。

一时间,前海春潮涌动。

扬帆起航

一定程度上,前海真正走进深圳人心中,是从2012年底开始的。

前海石,这一块造型酷似船帆的石头,矗立在前海之滨,恰如它的寓意,开始撩拨人们“扬帆起航”。

很多人的心弦被拨动了。其中的一位,就是危薇。

彼时的危薇正在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景观设计工作。自打2004年从武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她已经在深圳工作将近十年。正如很多深圳人那样,换一个赛道的想法,不时在脑海中浮现。2013年,前海开发加快脚步,各种规划设计竞赛、设计方案公开征集,你方唱罢我登场。“因为在房地产行业里,对这种信息就很关注”,虽然以往并没有太多关注,但在此时,“前海”这两个字,已然在她的心中扎下根来,“就是觉得这个地方,很有未来感。”

2014年春天,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危薇投了简历。

“面试那天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记得:四周全是黄土,办公室设置在偏远的集装箱里,车都开不进去”,危薇的回忆,与今天的前海当然有着很大的落差。但是,也绝非夸张。

彼时的前海,一切都在开发建设之中,道路也没有完全修好。“办公室在偏远的集装箱里”,这个典故只有当时去过前海的人才知道。因为办公地点是由333个废旧集装箱搭建而成的,前海管理局当时还有一个别名,叫“集装箱里的前海管理局”。

前海,求贤若渴。十分顺利,危薇也成了“集装箱里的前海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前海建投集团有限公司置业开发事业部担任主任工程师。

那些年的前海,可谓潜龙在渊,蓄势而发。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她在不停地“变”。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前海石。2012年底之后,前海石顿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如何安排它的配套景观,前海管理局也是费了一番苦心。2014年,一项前海石景观岛设计大赛在深圳设计界引起了关注,大赛专家评审团由何镜堂、孟建民、杨保军、王晓东等建筑界大咖组成。来自国内外的62份设计方案参赛。经过评审,评出二等奖2个。但是,一等奖空缺。

当时深圳新闻媒体是这样说的:“评委们一致认为参选作品中尚没有达到一等奖水平的作品,故一等奖空缺。”

前海石,谁让你的分量那么“重”呢?

归位

“你看,那里就是前海石最初的位置”,危薇将手指向一条小河对岸,大约30米开外的地方。前海石搬过一次“家”。这也是前海石迄今唯一的一次位移。

“最初的位置是在桂湾河水廊道的河槽边,但是当时水廊道还没有建”,危薇说,到了2015年初,为了顺利开展水廊道建设,同时也更好地配置前海石的景观,前海管理局决定将前海石向南方偏东平移300米,设置在桂庙渠水廊道南侧的海滨休闲带上,与整个海滨休闲带连成一个整体。

这次迁移的一个附带效果是,前海石新址与东滨路直接相通,交通更加便利,增加了市民游客的“可到达性”。

2017年,危薇调到前海建投集团基础设施建设事业部担任资深工程师,开始负责前海的市政公共绿地、公共空间板块的规划管理。前海石,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时她才发现,这块不寻常的石头在深圳人心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

首先,“前海石公园”这个名字就是市民自发的称呼。本来规划的时候,前海石周边的景观,规划的称谓是“前海滨海岸线公园带”。有一天,危薇和同事突然发现,手机地图APP、网约车APP上,都直接把这一带称为“前海石公园”,成了一个当地居民约定俗成的称呼。于是,前海方面从善如流,采用了“前海石公园”这个称呼。

有段时间,危薇和同事经常接到市长热线12345转来的市民意见。其中比较集中的一点是反映前海石公园洗手间太少。深圳新闻媒体也曾经以“到前海‘方便’很不方便”为题做过报道。

增加厕所配置的工作刚刚落实,“停车难”的问题又被12345转了过来……

“前海石,不只是简单的一块象征地界的石头”,危薇渐渐理解了前海石究竟意味着什么。周边甚至住得更远的深圳市民,会习惯性地到它的旁边散步、锻炼、观赏日落,来了亲人朋友,会带到这里来参观、拍照。甚至外地游客来了,也会慕名前来“打卡”。在前海居民甚至更多的深圳人眼里,前海石,就是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某种精神寄托,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前海石面前,深圳人是不会把自己当做“外人”的。

提升

“前海石下面的那一块基石,是2018年景观提升的时候加上去的”,危薇指着前海石的方向说道。

前海石稳固地安放在基石之上,显得更加高大、雄浑、坚实。

对比一下2012年的新闻照片,不难发现,当时的前海石是直接摆放在地面上的。直至2018年之前都是如此。而新造型的设计、基石的选择和安装,以及前海石公园整体景观的提升,无疑是危薇入职前海之后遇到的最大挑战。

把时钟拨回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日子”要到了。毫无疑问,前海石又将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

事实上,前海石公园的环境,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优化的。2016年底,桂湾水廊道完工通水,海水黑臭问题得到根本性好转。

但是,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首先,使用了多年的红色地砖已经老化并且有的已经开裂了,需要翻新。更重要的是,不少市民和游客反映,前海石不够“高”。

前海石自身的高度,当然是不低的。但是,来此“打卡”,看的不仅仅是石头本身,更重要的是上面的“前海”两个大字。2018年之前,“前海”的“海”字下缘,距离地面高度只有0.7米。

彼时,游客站在石头前方,与前海石拍一张合影,考虑到人与石的距离以及拍摄角度因素,往往拍不全“前海”二字,很多情况下照片里只露出半个“前”字,那就不免有些扫兴而归了。

前海石公园景观的提升,势在必行。方案,必须优中选优。

“前后设计了几十稿,但也没达到我们的期望”,在危薇的回忆中,那是一段压力山大的日子。选来选去,都觉得与预期的目标有些差距。因为预期的目标很简单,但是又很不简单——既庄重又亲民。

作为前海石公园改造提升项目艺术顾问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克,提出了一个创意,说到了大家心里:“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隔4年,陈克在通过微信接受采访时,对当时的心路历程仍然记忆犹新:2012年的前海,基本上还是一张白纸;短短6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海石,象征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搅动着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前海石公园提升改造的空间命题思路。以前海石为中心点,用浅、中、深色调相间的地砖铺设,向四周散发出“同心浪”的视觉效果。这一颗“激起千层浪”的石头,需要更有分量,更有高度,更有气势。

同样作为顾问的日本设计师矶崎新则提出,采用同样材质的卧石,为前海石加上一个基座。两石结合,不但能够抬升前海石的高度,更能突出“海上扬帆”的意境。

专家确立了设计方向,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了危薇,以及叶劲枫(承建单位广州普邦设计公司董事、规划设计事业部总裁)。

当务之急是寻找那块适合做基石的石头。

山中寻石,有如大海捞针。但是,不能无的放矢。两石结合的黄金比例,赏石者与石头之间的空间尺度,都为这块基石奠定了某种格局。

“项目组用24小时的时间,捏出了前海石和基石的整体模型,模拟前海石平台整体效果”,叶劲枫说,根据模拟出的效果,对要寻找的基石的模样,大家有了大致的概念。

2018年8月,岭南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危薇、叶劲枫带着项目组出发了,前往英德、云浮一带寻找基石的石材。

有灵魂的石头,与人之间自有缘分。比对、排查了无数块石头之后,在广东石材集散地英德,一块巨大的黄蜡石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它长5.5米、宽3米,与预先准备的模型十分神似。“就是它了”,危薇一眼相中了这块石头。

装车、搬运,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确保巨石不磨损、不破裂,完好无损地来到前海。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让前海石与基石“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对前海石要作百分之百的保护,是不可以做任何切割的”,叶劲枫说,所以只能在基石上凿出空洞,把前海石严丝合缝地安装上去;这个过程容不得任何差错,“我们对前海石底部埋入基石的部分进行翻模,用一比一的玻璃钢模具,在基石上进行定位”。

2018年8月6日开始前海石和基石的拼装。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无疑是危薇、叶劲枫和同事们职业生涯中最“煎熬”的一段时间。8月18日前海石与基石实施拼装,8月23日拼装接口完成精细收口。“达成零误差榫卯嵌接”,叶劲枫在网络日志里,用一个十分专业的名词,标注了这个时间点。

提升改造之后,“前海”二字的中心点恰好位于前海石与基石高度的黄金分割点。

广场的地砖铺装也随即展开。以前海石和基石为“激起”的中心点,用深浅颜色地砖的错落分布,形成向四周散发的“同心浪”图案。人走在其上,犹如踏浪而行。

接下来的事情,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了。2018年10月24日,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再次来到前海。在前海石前,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发展这么快,说明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要研究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新年贺词中说道:“深圳前海生机勃勃。”

激起千层浪

“前海”,围着前海石拍“打卡”照片的人们,按下快门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用手指把图片拉大,看看这两个字是否清晰可见。

现在不用担心了。提升改造之后,前海石的“海”字下缘,距离地面1.5米。加上花坛的距离,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与前海石合影,这两个字都可以拍得清清楚楚。

环顾四周,前海石公园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绿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各种乔木近1600株,蓝花楹车行道落英缤纷,高山榕树阵庄重大气,草坪空间舒朗开阔。“深圳前海,生机勃勃”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危薇对这些自然是如数家珍的,早在2019年担任前海公共环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之前,她作为“前海小花匠”的名声就不胫而走了。

如果说前海石公园提升改造之后有什么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前海石公园更深地融入了深圳人的生活。

201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在深圳设立分会场,在前海取景。危薇和同事忙了7个昼夜,熬了4个通宵,在前海石公园布置了大红灯笼。原计划录制完成就撤掉。但是,周边的居民不乐意了。春节前后,每天游人络绎不绝,充满灯光和舞台效果的前海石公园俨然连日开起了迎春游园会。应居民强烈要求,前海石周围的大红灯笼,从录制完成挂到除夕,又从除夕挂到正月初七上班,又从初七挂到元宵节……

此后,逢年过节,前海石公园如果不布置出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周边的居民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出“强烈要求”的。

前海石属于前海,更属于深圳人。深圳人把它当成了自己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走在深浅色相间的地面上,如同行走在“一石”激起的“千层浪”之中。望向前海石西北方,“湾区之光”摩天轮傲世独立;西边海平线上,沿江高速车来车往;转头向东,前海嘉里中心、前海法治大厦、前海金融中心……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深港青年梦工场,无数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目光所及之处,“一石激起千层浪”,波涛滚滚,奔涌不息。

【时间线】

2010826

前海的历史开始了,随后,一块高约2.8米、宽约2.1米、厚约0.65米的“黄蜡石”被运回深圳,“前海”两个字深深地刻在了深圳人心中。

2015年初

前海石搬了一次“家”,向南方偏东平移300米,与整个海滨休闲带连成一个整体。

2018年

前海石公园改造提升,前海石下面加上了一块基石,“前海”二字的中心点恰好位于黄金分割点。

(原题《元故事 | “前海石”》)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高原(客户端)
(作者:晶报记者 马骥远 实习生 徐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