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去年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把香港新界西北部——以往被视为郊区及边境地带,包括元朗北、粉岭、上水古洞、罗湖等地,打造成容纳250万人居住的新都会区,将香港构建成“南金融、北创科”和“双城三圈”的新格局,令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使香港经济产业更加多元化。新一届政府首份施政报告即将出炉,人们更期待北部都会区规划尽早落地、成为现实。
北部都会区是深圳河边“深”藏着的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区”。新华社发
根据港府制定的发展策略,北部都会区涵盖毗邻深圳的天水围、元朗、粉岭、上水等现有新市镇及6个新发展区,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及新界北新市镇。在以往规划里,香港这一带属传统边境区域,长时间只能作为新界郊区低密度发展,忽视了这些区域的真正发展潜力。而在“北都会”新规划下,这些边境区域得以释放出来共约3万公顷的土地资源,并将改造成活力十足和具吸引力的地区,可为房屋、科技发展及其他产业提供更多土地,纾缓困扰港人已久的土地房屋问题。
打造第二城市中心意义重大
港府希望北部都会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并以创科产业为经济引擎的“新区”。未来,香港可藉此加强与深圳合作,计划以20年的长期发展,兴建约90万伙住宅,打造容纳250万人居住的都会区,同时区内工作职位亦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包括约15万个创科产业相关职位。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形容,北部都会区可以更好地将香港维港中心和北部中心进行分工。“北部都会区对整个香港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开拓土地空间。基于历史原因,香港经济活动长期集中在港岛北和九龙南,就业机会亦集中在这些区域。而在香港北部建立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引进新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平衡香港的整体经济空间,不只是集中在维港两岸。”他说,“北部都会区创造香港第二个城市中心,对香港本身尤其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北都会”将深化港深合作
方舟指出,现在香港金融产业都集中在港岛,北部都会区则会潜心发展创科。当前,深圳创科领域实力雄厚,香港可以藉发展北部都会区之机与深圳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未来许多科技机构都会坐落于此,最终让香港达成“南金融、北创科”的格局,两者都是高增值行业,可以让香港经济变得更加多元化。
香港环境保护协会主席樊熙泰认为,规划北部都会区必须珍惜和善用每一寸土地,若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而得其所,对该区整体的保育、经济、金融、科创产业均有好处。他又指,香港和深圳的合作,在国际上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双城故事。“过去我们和深圳就是好紧密的合作伙伴,香港有人才和资金,内地有广袤的空间和市场,可以继续让香港的科创、保育发展。”他期望,港深未来发挥更紧密合作关係,互补长短、共同发展,以各自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余锦雄则称:“科技发展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建立北部都会区,连同深圳共同发展有关创新科技产业等,将会是我们昌盛未来最为重要的部分。期望香港在10年内可以把创科产业占本地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到两成,现时深圳创科产业的比重是30%。”他表示,香港如果能够与深圳共同合作发展高科技产业,这个目标绝对是可以达成的。“北部都会区一旦建成,香港将会成为一个充满机会、适宜居住、适宜工作和各类先进设施齐全的幸福之区。”
构建港深一小时通勤网络
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原则之一,就是优化、增强及添加跨境连接的交通基建及通关安排,以构建港深一小时通勤网络为目标,扩大香港与深圳的连接面。因此,发展策略建议加快落实5个新铁路项目,当中包括3个跨境项目。5大铁路接通深圳湾、大鹏湾及深圳河,可谓“强强联手”,港深两地最终将形成“双城三圈”发展格局(即香港及深圳两大城市,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并会保育湿地公园、发展创科打造新田科技城、户外康乐设施及开拓土地建屋),整个区域“宜居、宜业、宜游”将不在话下。
“交通是北部都会区的首要问题。”方舟指出,铁路接通、交通便利,既可方便内外企业来北部都会区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也能将很多内地科创企业需要的世界性人才引入和落户北部都会区,让他们身居香港为深圳等地的内地企业服务。北部都会区一旦变成研发中心,将来不止可服务于企业,更可为大湾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科创发展服务。
方舟还表示,铁路交通等硬件方面香港建筑起来还是较慢,全部发展下来“可能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为此,他建议北部都会区可考虑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引进内地建筑公司,鼓励内地资本、公司参与北部都会区的投资和建设,加速发展进程,早日实现蓝图。
发展商竞相插旗“北都”
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各区私人住宅落成量数据,上半年全港私人住宅落成量录得12064户,较去年同期的8961户按年增加34.6%,其中新界区共有8591户单位落成,占整体落成量约71%,亦较去年同期落成量增加约82.1%。自从北部都会区概念出台后,不仅发展商看好该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市民也憧憬该区的发展潜力。
北部都会区效应下,粉岭首个大型新盘ONE INNOVALE首批推售318户,项目截收共录得7802票登记,超额逾23倍。屯门新盘NOVO LAND首轮推售336户单位亦即日沽清,市场反应堪称热烈。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可以看到,最近位于北部都会区的两个新盘价格上有优势,卖得很好。我本身亦看好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因为市区发展已经几近饱和,而新界土地相对比较多,未来有很大增值空间,适合长期投资。”他解释,(北部都会区)可能短期3到5年时间没有太大变化,但看好十年或以上的回报。
陈海潮谈到,北部都会区内新盘和二手房发展趋势都不错,如果不是急着入住,不妨考虑新盘,因为新盘的配套比如会所、建筑都会比二手楼有优势,而他更推荐天水围、元朗等地。
打算明年买房的何先生表示,自己本身在中环上班,原本考虑在九龙购楼,但看到北都会新发展规划以及屯马线、沙中线接连开通后,他打算多看看新界区楼盘。他笑称:“价格上差好多,返工多半个小时也无所谓!”
(原标题《融通大湾区|跨两湾一河 促双城三圈 北部都会区续写独一无二双城故事》)
见习编辑 吴剑雯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