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昨天晚上,许多朋友打来电话,主要问我一句话:这位作家何德何能摘取了全世界最高的文学奖?当时我在备课,还要码字,搪塞了几句,此刻我庄严回答。
第一,法国如今有17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居世界之首,埃尔诺是其中的第一位女作家。先前的波伏娃、杜拉斯名气比她大,都失之交臂,只得了龚古尔文学奖,虽然含金量也高。尤瑟纳尔名满天下,1980年当选法兰西院士,那是法国的第一位女院士,也无缘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埃尔诺已过82岁,是法国作家得诺奖最老的一位,加缪最幼,仅44岁,这个数目不详,三年后他遭遇车祸丢了命。1974年暮春,埃尔诺携《空衣橱》登上文坛,十年后以《地位》引人注目,一举获得勒诺多奖,当年卖出50多万册。第一杰作《悠悠岁月》发表于2008年,作者已68年,四年前患了乳腺癌,身体久久不好。埃氏的佳作一大半写于她60岁退休以后,其勤奋与顽强在法国独一无二,罕见于世界。没这股狠劲,在文学道上、埃尔诺走不了多远。
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埃尔诺的套路与众不同,很早便放弃纯虚构,投入传记。用我们的术语,叫非虚构写作。她的家境不富,父母当一般工人,后来开了个咖啡杂货店,十八岁之前,作者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个中的酸甜苦辣写入《空衣橱》。用细腻伤感的文笔,《羞愧》和《地位》描绘了出身贫寒的父母为摆脱社会底层卑贱所进行的充满失落、绝望、希冀、梦想的奋斗,客观再现了法国当代不同社会阶层在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同时以痛苦矛盾的心情,真切表达了对父母及故乡的爱恨交加。《冻结女人》写作者的婚姻生活。《简单激情》《迷失》说性事和情人。《外部日记》描写环境。《事件》记述作者的一次流产。《一个女人》写其母之死。作者得癌症的经历记入了《照片之用》。前后十五部作品合力再现了一个小商贩之女通过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最后做了语文教师和著名作家的历程。几十年间,她一半教中学,一半在远程教育中心任职,助以写作,一直在做人类心灵的工程师。2016年,已76岁的埃尔诺出版《姑娘的回忆》,浓墨她18岁在一次夏令营中失贞的经历。“这个第一次与羞耻紧紧连在一起,对她而言,比其他事件更重要,也是社会的馈赠。”
通过回忆自己与家人,借助自传的外形,埃尔诺巧妙写了他人,写了社会,写出法国人的集体记忆。用作者的话说,“在个人记忆里发现集体记忆的部分,重建一个共同的时代。”为此,她追求中性写作,“不要判断,不要暗喻,不要明喻。” 要求手中的笔尽可能的客观,“不褒不贬所述的事件,努力留在历史叙述和文件袋里。” 但是,虚构并未离去,也走不了,它与纪实巧妙糅合,绚烂了真假。《悠悠岁月》的末尾透明了作者的雄心壮志:“我要从稍纵即逝的时间里拯救某些东西,救出将消失的意象。”换个角度,也可这样说,埃尔诺出神入化地将文学和社会学融合在一起,革新鲜活了自传体。她认为:“私密也是社会的,没有他人没有社会没有历史的纯我难以设想。我很少将自己看作独特的人,而是某些经验与限定的总合,这等合既是社会的、历史的、性别的,也是语言的,它们继续与现在和过去的世界对话,形成独一的主观性,利用我的主观,我努力揭示找到更广的集体现象与机制。如此经营,可以丰富扩大传统自传的‘我’,我所用的‘我’是无人称的,或超人称的,既是我的话语,更是他人的话语,依靠它,我可以在我的经验中抓住某个现实的景象和实存。”对埃尔诺影响最大的社会学家是布尔迪厄。
简单地说,埃尔诺创立了一种无人称自传。写自己,她用第三人称。在她之前,米修、巴特都这么干过。埃尔诺更出彩的是许许多多的闲笔,是她通俗中的精美与细腻,是简朴的历史厚度和美学独特性。套用巴特的话说,是从零度写作中缤纷出的数目,可无限大,也可无限小。读者惊奇发现,在这位女作家的书中,他们看见了自己,看见了亲朋好友,看见了时代。这便是埃尔诺有别于他人的德与能。对于渴望诺奖的中国作家,也是一个巨大鼓励,环境或许恶劣,我们却可远离荒戾,蔑视蛮傻,爱惜身体,静静地写,过了82岁,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你的份。
【作者简介】
杜青钢,巴黎第八大学博士,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评委会主席、中国法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获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出版专著3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56篇。《雨果诗选》获四川省文学翻译一等奖。法文小说《主席辞世》入选法国年度二十部最佳图书。《字行天下》已出法文版,将由中国国际广播台播出。有微小说集《河里只有蛤蟆》。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原标题《学者聚焦|埃尔诺凭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