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干燥、秋意渐浓,近段时间,秋季养生成为不少人关注的健康话题。不同类别人群有不同的养生需求和方法,结合儿童、妇女的身体特点,中医师也有“亲子版”的秋季养生建议。
少吃辛辣提升免疫力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曾美玲中医师介绍,进入秋季,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宜早卧早起。在秋季养生方面,儿童和妇女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
如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妇女以血为用、以气为本,因而两者养生不可同样对待。其中,儿童抵抗力较弱,容易有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症状,调养上要滋阴润肺。而女性群体润肺则不可以太过,太凉会伤脾胃。如果本身脾胃虚寒、月经量少、痛经,就应加些养血温肾的药物,如杭白芍、肉苁蓉、菟丝子等。总体来说,秋季饮食宜滋阴润肺、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才不至于“肝气犯肺”。
曾美玲建议,妇女儿童自行开展秋季养生时,应尽可能少食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食物。多饮用温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饮料,并适当多食糯米、鸭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药、芝麻、藕、柿子、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鲜果蔬,以此润肺生津、养阴清燥。还可烹制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食用。
秋季干燥补水最重要
秋季气候变得干燥,除了通过养生保健增强免疫力、提升体质,应对干燥天气带来的健康问题,也同样重要。其中,为身体“补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曾美玲表示,秋季补水,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饮料。不仅不含卡路里,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也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解渴、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功能,增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对于妇女、儿童群体来说,秋季为身体补水的量可根据尿液颜色判断。正常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黄,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
日常生活中,除了渴了就要喝水,可坚持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并每隔1~2小时喝一杯水。
除此以外,初秋时节,妇女、儿童的脾胃常会出现疲弱的情况,此时,汤和粥就是调理脾胃最好的食物。
曾美玲表示,根据中医五行养生法,秋季宜清肺润肺,白色食物多偏寒凉,多用于秋季防燥润肺。妈妈们可以按照宝宝的体质,适当多给他们吃些山药、莲藕、鲫鱼、梨、银耳、白菜等食物。
与此同时,还应少吃易上火的食物,辛辣热量高的油炸食品等都不宜给孩子吃。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如此,避免因秋燥不能上敛,产生虚火,易出现烦躁、不寐、便秘等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咽干、喉咙痛、口唇干裂等上火的情况,家长可尝试用红萝卜加上马蹄、杏仁、蜜枣及两片陈皮煲约3小时饮用,缓解上火情况。
(原标题《秋季妇女儿童如何防秋燥、强体质?》)
见习编辑 吴剑雯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