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行业传统,人工智能在法律界施展“无痕伸展咒”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斯茹
2022-09-29 20:55

你最想拥有《哈利·波特》中的什么魔法咒语?“无痕伸展咒”多次获得提名。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后两部,为了维护魔法世界的和平,主角三人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外勤任务,而他们的日常所需,全靠赫敏的一只手提包。有了无痕伸展咒加持,巴掌大小的包中,能塞下衣服、药品、帐篷,还有车载斗量的书籍。

如今,得益于AI技术,法律界也有了这种神奇“魔法”。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和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得理科技”)共同成立的“法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推出了智能案例检索系统、法律机器人等产品。

“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法律行业带来全新想象。”深圳先进院副研究员、联合实验室主任杨敏告诉深圳商报记者。

△深圳先进院副研究员、联合实验室主任杨敏

当法律遇上人工智能

西装革履、能言善辩、行业精英……谈起律师,总绕不开这些关键词。但大部分人不会注意到的是,律师身边如影随形的海量文件。无论是诉讼出庭,还是文件审核,律师前期都要研读大量资料,一些大案件仅仅卷宗就能达到几十甚至上百个。

得理科技CEO贺倩明告诉记者:“据国外权威数据机构统计,律师行业中大概有30%~40%的工作内容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比如资料整理、案例查找等,从而帮助律师减少重复劳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能力。”而他本人正是一位已在行业深耕二十余年的资深律师。

据统计,我国的很多判决书都没有律师代理,司法触达率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律师市场不断扩大。“我国目前拥有执照律师约70万人,2025年可能会达到100万人。”贺倩明说。

将律师从大量重复劳动中解放、解决律师与用户间信息不对称、为用户提供便携的法律检索,在这样的愿望下,由联合实验室研发、得理科技推出的两款APP产品已经于今年8月上市。

第一款APP是“得理律助”,APP中不仅收集了新法速递、最新案例、最新观点等海量信息,更为律师们打造了工作台,查找案例、新建任务,一台手机就搞定。

第二款APP是“得理法搜”,贺倩明形容它是“为大众打造的一部法律百科全书”。据悉,通过算法,APP不仅能为用户精准推荐感兴趣的案例,还提供“机器人律师”在线问答服务。

让人工智能更会联想

传统的语义检索与机器问答,通常基于关键词匹配,机械式问答提供的参考意义并不大。此次联合实验室推出的产品,则是利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新性地基于语义进行检索。

“简言之,就是让机器更会联想了。”杨敏表示。

比如在法律问答功能中,用户只需要正常描述出问题,系统会基于自己的理解,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完全颠覆了此前的机械式问答。而在律师案例检索方面,传统的检索模式,只能根据关键词找到相关案例。得理律助系统会自动对案例进行关联,为律师们呈现最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要让智能问答和人类问答达到相同程度,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杨敏说,“目前我们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攻克认知智能,才能让机器真正地理解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目前看来还有一定距离。”

为此,团队在设计模型时,会让机器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

比如人们在做阅读理解时,通常会先粗略浏览整个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遍再带着问题精读寻找答案,第三遍确保答案正确。杨敏团队模拟这一过程,为机器设计了预读、精读、后读三个阶段。

此外,人类天生具备多任务处理能力,即在阅读的同时,还会进行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标注笔记等,参照这一行为模式,团队也为算法设计了相关的模型。

两个领域的“左右互搏”

谈起双方的合作,深圳先进院与得理科技分别从直线的两个端点出发,最终“不期而遇”。

自求学以来,杨敏对自然语言处理一直怀有极大热情,“看到自己开发的算法能真正给人们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她看来,法律行业涉及到大量的案例、合同、专利等文本,是最依赖自然语言处理的领域之一。此外,她发现有法律问题想要咨询的时候,网上检索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于是,团队开始研究法律方面的自然语言处理。“越做越发现,我们的算法在不断优化,但是要让产品真正落地应用,必须有专业人士的助力。”杨敏说。

而此时,已在法律方面耕耘二十多年的贺倩明,恰好有意向数字化方面发展。“最初只是想寻找一款方便信息检索的工具,提高我们律所的工作效率,没想到开发的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他告诉记者。

双方一拍即合。2019年,法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基于深圳先进院开发的算法,得理科技补齐了专业知识这一块,不仅提供了大量案例,更专门成立了律师团队,协助进行数据标注。

△2019年法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成立

经过近三年的打磨,检索系统逐渐形成。为了确保产品经得住考验,得理科技内部反复测试了一年多,才将其正式推向市场。

在合作初期,双方一度面临“语言不通”的问题。“比如业内一说都懂的法律词汇,AI算法工程师并没接触过;同样地,他们在讨论的专业技术名词,对我们来说也是完全陌生。”贺倩明说。

为此,双方开始学习各自专业领域的底层逻辑,还互相组织培训课。“左手法律,右手AI,需要‘左右互搏’,融会贯通,才能做出落地应用。”杨敏表示。

为法律行业建“数字化高速公路”

作为法律从业者,为什么要坚持走数字化之路?在贺倩明看来,这是必然趋势,更会为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

“数字化已是行业内普遍需求,此时得有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搭起法律行业的‘高速公路’。在我看来,我国未来在法律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会产生龙头企业。”贺倩明表示。

他以律师资源分布举例。在一些偏远地区,律师数量少,有了数字化“高速公路”加持,可以让律师服务直接触达这些区域。

今年6月,深圳将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8个未来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提到,推进软件技术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贺倩明表示,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海量数据,数字化和智能化能促进现代服务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杨敏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中将发挥深刻影响,而自然语言处理正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随着AI算法的不断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随之带来更多经济增长点”。

“得益于深圳先进院这个平台,团队可以走出去,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在研发与应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杨敏特别强调。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项目来了|颠覆行业传统,人工智能在法律界施展“无痕伸展咒” 》)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关越(客户端),特区报-连博
(作者: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