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内地(大陆)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 徐扬生:为国家和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香港商报
2022-09-21 19:40
摘要

教育部于9月20日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交流情况。

教育部于9月20日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交流情况。发布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香港、澳门、福建。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介绍称,该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成绩也不错,未来将继续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毕业生广受欢迎

在回答记者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年来开展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问题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建校八年多来,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深圳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徐扬生校长介绍了大学的办学进展。港中大(深圳)目标是创建一所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目前,大学已建立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和音乐学院等六个学院及一个研究生院,设立本科专业25个,研究生专业32个。同时,大学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不同学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全人教育,现有5所书院,在校生10000名(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目前,港中大(深圳)在全国的录取生源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本科毕业生就业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220921175010.jp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介绍大学办学进展。摄影陈鸣

与127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

徐扬生表示,全球聘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建设这所国际化大学的关键。目前学校已引进500名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和各国院士近30名,100%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徐扬生介绍,大学旨在培养学生兼具中国文化传统知识与国际视野,拥有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学实行书院制培养,打造集生活、学习、社交为一体的书院社群空间,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认可度。另一方面,大学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目前已与127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20个。合作院校包括牛津、剑桥、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

大学的学科建设注重交叉新型学科和前沿基础学科的发展,在经济与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未来智能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和能源科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徐扬生表示,接下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继续追求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

(原标题《推进内地(大陆)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 徐扬生:为国家和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见习编辑 韩湘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怡天 周梦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