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书评年中好书榜|这份书单呈现了我们对好书的态度
读特记者 余梓宏
2020-07-24 14:38

回首2020年上半年,千言万语道不尽,唯有感叹一句:人间不易。但是世界越纷扰,读书的风景越让我们动容。仍记得武汉方舱医院里的“读书哥”,他让我们看到由读书所构建的精神世界,有多么超越纷纷扰扰,又是多么宁静纯粹。

读书当然有多重功用。既可以是探求知识,也可以是启迪心灵;既可以消遣娱乐,也可以愉悦审美。但现实世界荒诞难测,有时候未必非要追问读书的世俗意义何在。或许读书本身就是意义,是我们屏蔽喧嚣的无形窗户,也是我们摆脱荒诞的便捷小径。

深港书评依旧为你推荐好书。在经过编辑部的反复遴选后,《晶报·深港书评》2020“年度十大好书”年中榜(1-6月出版的书)正式出炉。我们按照一贯标准,依旧以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别划分榜单,始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立一张关怀年轻人视野的阅读书单,力求书籍的多样性与阅读的广阔。

这份书单呈现了我们对好书评选的态度。虚构类书籍看重贴近现实的、具有文学性的独一无二的表达;非虚构坚持自定的“五重”标准:重故事讲述结构、重深度调查功夫、重细节再现能力、重文献数据元素、重真相呈现品质。在细化标准上,新引进的译作,但原著的写作时间过早或作者已去世多年的,让位给作者健在的或新写的作品;话题陈旧或离我们生活太远的,让位给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作品;非虚构类书籍偏散文、主观意识强、太学术以及故事性较弱的,让位给可读性更为突出的作品。

◎虚构

1.《三室两厅》

小说以室内布局结构为框架,注入文本内容,是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呈现的非线性叙述文本。作品分为三室(“虚构室”“非虚构室”“反虚构室”)和两厅(“黑厅”“软厅”)五部分,配以各自特定的时间背景,五个不同的空间区隔为线索。通过虚构、非虚构、戏剧片段、文论式叙述、非虚构的旅行笔记、戏中戏等文本之间的穿插、交叉、糅杂、连缀,呈现时代社会迅速转向之下,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格局。

2.《仁慈的关系》

这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其代表作《茹兹的陷阱》《理发师的手》在内的八个故事。他的作品晦涩艰深,主题阴郁,常常被归入后现代派小说。故事中的句型结构怪异,地点含糊,意思难以捉摸,情节跳跃性极强,结构常常呈放射性,叙事者总是模糊不清,结局充满神秘意味

3.《商禽诗全集》

他做过码头临时工、园丁、卡车司机,卖过牛肉面。1960年开始,以笔名“商禽”发表诗作,震惊文坛,被誉为台湾现代诗最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商禽的诗作量少而质精,散文诗的创作形式以及超现实主义风格,往往能在最现实的题材中发挥超出现实的深刻想象力,令其诗作兼具冷峻的自省与悲悯的同情。

4.《隐》

这是一部以《左传》的部分内容作为素材,以当代小说的手法进行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并不企图呈现全景式的春秋时代,而是更关注个人命运与时代的微妙关系。在那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既有坚守周朝道德伦理传统的理性主义者,也有毫无道德底限破坏一切规矩的人。出现在作者笔下的,是不同于历史视角的孔子、夏姬、子路、鲁隐公……在不断变换叙述视角的小说世界里,读者甚至会忽略人物的姓名,而沉浸于视觉的不断地变化,时间的不断重叠,各种声音气息的不断融合。这一切就像发生在读者的想象里,或梦境里。

5.《四象》

梁鸿的全新长篇小说力作。基督长老,留洋武官,IT精英,熟知所有植物的女孩……四个人物,四种面貌,他们生平经历密切交织,串联起一个村庄漫长而曲折的故事。他们携带梁庄的秘密而来,迫切热烈激情跌宕,他们通晓人类的智慧与全部渴望,愿景在梁庄的现实建立起一个理想国,不料分歧早已悄然埋下……

6.《大月亮及其他》

陆源最新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社幻小说家》《大月亮及其他》《倏兰》《萨斯》《夜轮》《西铁人》等六篇小说。小说叙事绵密,旁征博引,调用智识和绚烂的言语展现一个个带有荒诞奇幻彩色的文本时空,犹如炽烈燃烧的青春花火,绽放于难行如棘的成长歧路。敢于闯荡的情感幽灵,无限增殖的纷乱思绪,借助词语爆裂喷发,直至被幻象压倒,被热望征服。作者描写现实生活的经验碎片,但又翱翔于现实生活之上,给无名者以行动力和尊严。

7.《七个疯子》

阿根廷著名作家罗伯特·阿尔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述男主人公在社会底层挣扎并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故事集中在三天时间,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从一件绑架案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乃至拉美的社会现实生活。作家以精湛的文笔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摹,并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变形地透视了身边的现实和种种人物,其混乱怪诞之感,正应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画风。

8.《遗忘通论》

这是一个女人将自己“隔离”28年的故事,一部现代城市中的“鲁滨孙漂流记”,一段国家内战与身份建构的多舛命运。内战开始后,一个女人出于恐惧,将自己关在家里28年,枪声、旗帜、街上的人群,她试图遗忘一切汹涌的怪物;死里逃生的葡萄牙雇佣兵说,遗忘就是死亡,就是投降;而血债累累的秘密警察因为自己被遗忘感到幸福……一张记忆的蛛网,一段动荡的历史,他们的命运在此交错,也将在梦里重新开始。尽管本书展示了饥饿、酷刑和杀戮,它的基调与核心仍旧是爱,所有读者都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

9.《流溪》

这是一份疑点重重的独白:很难说清叙述者是天真少女、狂人、骗子,抑或三者皆是。她周旋在浪荡的情人、破碎的母亲、暴戾的父亲之间,用泡沫和幻梦高筑起可疑的前半生,最终坠向不可挽回的结局。这部作品呈现细密画质地,携带着亚热带岭南独有的滋味、风景与记忆,讲述成长的歧途和可能的代价,纪念那些被随意折断与腐败在地的微弱者,和他们有过的爱与生活。

10.《安南怪谭》

先锋小说家、古籍达人、妖怪向博物学发烧友朱琺的小说力作。南方,丛林蓊郁,气息氤氲,意味着边缘、狂妄、不经以及怪力乱神的故事。朱琺以独异的文体,转译、改写、重构了那些在口头上与故纸间传存的荒诞怪异情节,在幻想与现实的交叉点上描绘世界。这部作品,旨在继承从叶芝、小泉八云到卡尔维诺、安吉拉·卡特一脉相续的传统,回到元气淋漓的民间叙事,从中凿虚汲深,为小说寻求不同于既有的精致而充分的格局、技法与动力。

11.《鞋带》

一个炎热的夏季,人到暮年的阿尔多和婉妲从海边度假回到家,发现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连爱猫都不见了。是谁干的?每个家庭都隐藏着一些过去的秘密,阿尔多的秘密是他年轻时曾经抛妻弃子,与一个叫莉迪娅的女人同居。经历紧张、摩擦和平淡生活的重压,婚姻维持下来,但裂痕早已存在。如果细细打量,就会发现裂痕显而易见,就像一只早已有裂缝的花瓶,一触就碎,只是无人愿意承认。意大利著名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不但是展示暮年生活的高手,他的笔触犀利、深刻,也揭示了婚姻家庭生活的错综复杂。

12.《朱三小姐的一生》

本书延续了任晓雯近年来关注的上海底层市民视角,在市井生活的背景中,《朱三小姐的一生》描绘世态炎凉,《别亦难》展现家庭暴力的因果怪圈对男女两性的交互伤害,《杨金泉之死》揭示人性的孤独,《迎风哭泣》试图描摹同理心驱动下对陌生人的善意以及可能利用这善意的骗局,《郝家县奏鸣曲》描写中年女性为情所困、遭遇诈骗时的身心危机,《换肾记》直面生死考验之下伦理关系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从新审视一般意义上被歌颂的“母爱”,力图从更深的层面挖掘人性、追问伦理……六篇作品围绕情、爱、欲望、人伦等主题,在人性探索方面,又有新的开掘。

13.《织巢》

本书是西西自传体小说《候鸟》的姊妹篇。继《候鸟》之后,在《织巢》中西西的家族故事得到延续,小说讲述了一家人在香港陌生的新环境中艰辛坚韧、守望相助的生活。它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不过是广义的。作者分别用“姐姐素素”“妹妹妍妍”的口吻叙述,并编织糅合进母亲1960年代书写的自传小说、来自内地二姨的家书,用四种不同的女性视角将两代亲人间的家族故事细腻讲述。漂泊各地的亲人于离散后各自生活,重新筑巢成家。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从这一普通市民家庭生活中,亦可看到香港历史的变迁。

14.《象人渡》

90后作家王苏辛以崭新视角,排列一代人的内心低语。其中《东国境线》讲述教师郑东阳突然不再跟任何人交流,同事柳方蒙着手调查他突然沉默的真相,并因此踏上一条前往东部小岛的旅途。随着郑东阳不为人知的生活渐渐揭开,柳方蒙感觉眼前的世界也在悄悄发生变化……《雍和宫》里“中年”的年龄标准是50岁。35岁的女青年项奕突然接到旧时好友过元朝的邀约,和另外两个好友一道成为某装置艺术作品的助手。在这个特殊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各自内心的困惑,也逐渐得到了解答。《接下来去荒岛》里,两个青年跨越十多年的特殊友谊,支起了一条低调明亮的地带,他们借此参与对方的精神世界。与之对应的,是新生行业急速的繁荣与萎缩,还有信息时代雾障般的数据壁垒。

15.《比利时的哀愁》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借11岁少年路易斯的视角,勾勒出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画卷与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雨果·克劳斯以率直与激情混融的强韧,借助讽谑的微妙,创造出光怪陆离的塞涅夫与伯塞茨两大家族及时代群像,笼罩在战时和战后的氛围下,家族及身边人因私利与欲望深陷修罗场,上演兴衰起落。堕落发酵,谎言滋生,背叛横行,哀伤的氛围漫入世态人情

16.《万重山》

收入了甫跃辉近年来创作的17篇中短篇小说,作者试图在这部书里言说人的一生,书名借“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来表达光阴不可驻留的无奈。作品分为四辑:“现实种种”,主要是以从乡村来到大都市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角,故事围绕着他们的爱与死展开,凸显人在都市生活中的恐惧和孤独;“父辈们”一辑,讲述父辈的苦难;“孩子们”描写旧日的乡村世界,以及“外省青年”返乡后所见证的今昔变迁,有几分鲁迅《故乡》的调子;“虚妄种种”将幻想与现实交融,表现出对人类荒诞处境的讽刺、怜悯或困惑。

◎非虚构

1.《廷巴克图》

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有一座堪比敦煌的古城,它叫作做廷巴克图。那里曾是声名远播的学术文化中心,留存着珍贵的古阿拉伯文手稿。在历史的动乱中,手稿被摧毁、掩埋,直到1984年一个名叫阿卜杜勒·卡迪尔·海达拉的年轻人横穿撒哈拉沙漠,沿尼日尔河搜集、保护和修复手稿,廷巴克图的文化传统得以复兴。然而,威胁再度降临。2012年,恐怖组织占领廷巴克图。为使手稿免受极端分子的毁坏,海达拉再次踏上冒险之旅,密谋将手稿偷渡出城。

2.《袁庚传奇》

本书从袁庚出生写起,从他加入东江纵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担任东纵驻港办事处主任,从被调往中央军情部受训到出任中国驻雅加达总领事馆领事,从赴港参与招商局的领导工作,到担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总指挥,在蛇口进行改革开放的实验,创造了“蛇口模式”,直到99岁在蛇口逝世。袁庚一路披荆斩棘,以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和改革精神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3.《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

本书就像一部以文字为载体的影片,用平视的、细腻的镜头,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借由对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十位拾荒者的走访与记述,呈现了这个群体的日常点滴、内心独白和家庭故事。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人,作者尝试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废品从业者的工作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城市成员、城市化,以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4.《狼的智慧:我的25年荒野观狼之旅》

埃莉·拉丁格是享誉大西洋两岸的狼专家,25年来,她一直潜心观察和研究黄石公园的野狼群。她发现,狼是极聪明、富有人情味的动物,它们会共同抚育后代,照料年迈的老狼和负伤者;它们遵从头狼的领导,女性拥有着意见领袖地位;它们会因爱人去世而心碎,也会为寻找未来而奔走远方;它们会思考,会做梦,会交流,会定计划。爱家人,负起该负的责任,不轻言放弃,热爱嬉戏……狼的社会性不逊于我们人类,狼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像我们。

5.《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今年是伟大音乐贝多芬诞辰250周年,2020年也被称为“贝多芬年”。本书既是献给贝多芬,也是献给一颗伟大心灵的故事。作者在这本厚达870页的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像我们一样,他被贝多芬吸引,先是被音乐,然后是被这个人本身吸引。是什么造就了《月光》,是什么造就了《悲怆》,是什么让人们看到贝多芬的名字,脑海中便响起一阵阵旋律,无论是细腻优美的,还是振聋发聩的。这本书想要做的,就是在旋律之中还原贝多芬的真实形象。这个形象也许厌世、粗鲁、多疑,却有血有肉,令那些音乐作品更加立体,更有韵味。

6.《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我们对雷蒙德·钱德勒的了解总是掺杂着各类秘闻和真真假假的逸事,他的一生同他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一样扑朔迷离。如今,“文学侦探”汤姆·威廉斯跨越大西洋两岸,吸纳大量新的采访、此前未曾公开的信件和档案,帮助我们剥丝抽茧地了解这位神秘的作家。

7.《宋仁宗:共治时代》

宋仁宗究竟是平庸之主还是后世帝王效仿的对象?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既包含他作为个体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更着力刻画他作为皇帝要面临的重重考验。

8.《她们》

阎连科,十年圆梦之作,描绘了一方土地上不同女性的命运,窥见东方女性在上百年的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过活,又是怎样变成了今天这般千姿百态的模样。书中包含他的母辈:母亲、姑姑们,同辈:姐姐、嫂子们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与孙女辈相处的生活故事。从她们生命的延宕与变迁的岁月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身为女性的她们,不得不面临的人生困境,以及身为女性的她们自身所独有的光辉。女性被挟裹在这个时代里,开始了她们的人生和营生。车轮滚滚,人生如流……

9.《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

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困惑不已的美国国民翻开《故土的陌生人》,试图了解保守派的阶级、种族、教育背景、宗教环境,以及工业、政府、媒体等社交领域对其政治之下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在大选前五年深入茶党大本营——路易斯安那州莱克查尔斯一带的社区,以环境污染为锁孔问题,探索保守派人士的一个个深层故事,寻找攀越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间“同理心之墙”的可能性。

10.《血殇: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随着过去渐渐变成未来,作者预测了一场全球性爆发,由某种生物安全四级的新发病毒引起,它能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没有疫苗,用现代医药无法医治,用术语说,这是一起四级事件。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假如一种四级新发病毒扩散到北美或任何一个大陆的百万级人群之中,医院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么多的患者并照护他们?假如感染人数超过百万,流行病学家是否有能力追踪并打破传染链?

11.《从汉城到燕京》

1592年,一场波及中日韩三国的大战,就在朝鲜半岛开打!丰臣秀吉挥兵朝鲜,朝鲜国王连夜出逃,使者急向中国求救,当时的大明王朝,救,还是不救?16世纪的东亚,朝鲜身为明朝藩属,每年派遣朝天使(后称“燕行使”)出使中国。这场惊动天下的“壬辰之战”揭开了本书的序幕,带出这群罕为人知的“朝鲜使者”的故事。从元代到清末,从汉城到燕京,从倾慕到鄙夷,无数燕行使穿梭于贡道,越过高山与深河,传递最新的情报和中国观察。中国确曾居于朝鲜人世界观的中心,明亡清盛却成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以“小中华”自居的他们,一边咀嚼着明朝灭亡的悲伤,一边在思索该何去何从……

12.《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1872-1998》

晚清中国,传统商业规则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一种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股票,随之进入国人的生活。人们对于财富与投资的理解,发生了巨变。本书以1872年轮船招商局建立为始,以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落幕为终,记述了百年来证券市场在神州大地激荡起伏的历程,对中国股市的演变细节做了全景式呈现。作者重现了九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从股史中读懂人心。

13.《男性的衰落》

男人,阳刚、坚强、理性、独立、自信、勇敢的代名词。但对一些男人来说,这样的男子气概可能是致命的负担。在英国,45岁以下的男性最常见的死因是自杀。从全球范围看,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两倍。这些悲剧的原因不在于男人们的性别,而在于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性别角色:“娘娘腔”免谈,要追寻成功和地位、被人仰望,要独立解决问题、承受压力,要压抑痛苦、掩藏悲伤……在21世纪,这样的“传统男性”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在本书中,伦敦艺术大学校长格雷森·佩里从自身经历出发,反思传统男子气概的弊端及成因,探索身处新时代的男人应如何改变,才能让自己变得幸福圆满,让世界变得更好。

14.《钻石与铁锈:琼·贝兹自传》

20世纪传奇歌手琼·贝兹,以真挚坦诚的笔触回望自己的传奇人生,讲述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天才少女如何成长为美国民谣的关键人物,进而又成长为以歌声和行动对抗不公和暴力的和平使者。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爱与勇气,关于60年代的青春,也关于自我挣扎和坚定信仰的回望之书。她写道,“这人世间的挣扎啊,变成了我们的眼泪和笑容。”

15.《菲利普·迪克传》

1958年10月, 初露锋芒的菲利普·迪克遇到了知性而浪漫的灵魂伴侣,即不久之后成为他第三任妻子的安妮。在新的家人面前,迪克显得快乐而充满爱心。但在平静生活的表象之下,他却一直与内心的恶魔搏斗着。安妮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菲利普·迪克这位不世天才的真实人生。本书通过大量的书稿、访谈、书信,展现了迪克的写作生涯与感情世界,还原了他作品中无数场景和人物的原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天才作家最为真实,最为美好,也最为可怕的一面。

16.《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九年间,作家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人之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沿着国境线飞驰,绕过散落的飞地,驰骋于帕米尔无人区,在苏联的核爆试验场抛锚,他以探险者的精神见证隔绝之地;踏上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徜徉于血腥战场和帝国宫殿,凝视最古老的圣书,抚摸玄奘笔下的佛塔,他试图寻回古人的目光;结识将未来寄托于汉语的塔吉克青年,遇见困守咸海七年的中国人,在乌兹别克的酒吧里,听见把酒言欢的商人指着撒向空中的钞票大喊:“你之前看到的全是假象,这才是现实!”一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在希冀与失意、自由与迷失之间。

(以上排名以出版时间为序)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作者:读特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