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不出再见。近日,东莞汽车总站将结业的消息刷屏,引起许多市民的回忆杀。作为很多人来莞的第一站,20年间,汽车总站的大巴运送来无数期待,承载了众多悲欢,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加速发展。
“关停”背后,是现实的不得已:东莞汽车总站高峰期日客流量曾超10万人次,而今年前八月,日均客流量仅400多人次,平均到124条客运线路上,每趟车的旅客还不足4人。整个行业的现状,也与此相差无几。
道路客运的落寞,折射出市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在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了私家车,公交出行则更多转向轨道交通,除了繁忙的地铁2号线,虎门站、东莞站、东莞南站、莞惠城际等高铁站城际站点在东莞相继建成,市民在市内外出行效率更高。与此同时,地铁1号线在7月底开始全线铺轨,地铁2号线延长线8月底已进入施工建设,且广深第二高铁、佛莞穗城际等也正奔赴而来。更加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轨道交通,正进一步渗透进城市生活中。
但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客运仍在发挥它的独特功能。如近年来,东莞巴士整合优化了公交资源和线路,重新布局出发;一批纯电动微型巴士投放市场,在市区核心地带开通微公交线路,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近日推出的“网约公交车”,乘客可随时下单预约上下车点。将“关停”的汽车总站,也有消息称,地铁1号线轨道车站将选址在此,规划打造集各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交通枢纽,它将以全新面貌华丽归来。也就是说,道路客运仍将在公交出行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东莞现代化综合交通中的一环,为市民的无缝换乘、便捷出行发光发热。
因此,汽车客运总站的“关停”,并非是道路客运的尾声,而是东莞现代化综合交通建设的序曲和进行曲。相信随着各交通项目的持续建设投用,配合高效高质的运行系统,人与城市将更加和谐高效地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原标题《茶话莞|汽车总站“关停” 不是尾声是序曲》)
见习编辑 韩湘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