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区岩前社区集中了不少民宿,夜幕下流光溢彩,热闹非凡。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近年来,肇庆积极将生态优势和旅游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极具本地特色的民宿业发展。目前,全市商事登记为“民宿”的市场主体有360多个,肇庆民宿初步形成环星湖、环鼎湖山等民宿产业集群。但与此同时,品牌特色不突出、精品旅游民宿总量不多、开发运营模式亟待丰富等民宿业发展痛点逐渐显现。
品牌特色不突出成发展短板
近日清晨,在鸟语花香中,端州区岩前社区开始忙碌的一天。沿路而行,风格不一的民宿随处可见。其中,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星湖揽月宋文化店、注重生态环境营造的涟岸湖居、以宫崎骏风格和体验为主的风之谷等省乡村民宿示范点,更是以鲜明特色成为当地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上述民宿是肇庆民宿中特色较为鲜明的民宿。如今的肇庆民宿业虽然已迎来蓬勃发展期,但民宿以中低端为主,品牌特色不突出成为了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短板。
端州区民宿协会秘书长区丽萍介绍,肇庆民宿发展起步晚,2016年进入萌芽阶段,2019年迎来蓬勃发展期,发展至今普遍缺乏个性化特色。
“肇庆民宿主要在原有民房的基础上改造,个体经营居多。”区丽萍分析,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地方层面的整体规划和规范引导,这些民宿多数仅有食宿功能,对自身文化内涵挖掘不多,核心主题特色不突出。
肇庆市民宿协会理事李勇认为,现时肇庆大部分民宿同质化严重,结合地方特色资源满足游客深度体验、手工制作、亲子游乐等互动性项目较少,因此难以形成消费吸引力,“这是肇庆民宿要走品牌特色路线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他说道。
精品旅游民宿总量不多
随着旅游振兴的深入推进,肇庆初步形成环星湖、环鼎湖山等民宿发展集群。不过业内认为,由于缺乏知名头部品牌的引领,民宿产业整体呈现规模小、形态散、精品少的特点。
涟岸湖居民宿负责人钱洁华告诉记者,要打响地方民宿品牌,发展精品民宿是必然之路。
钱洁华分析,从近两年来肇游客构成来看,大部分为省内的亲子家庭或朋友结伴同行,“这部分人对民宿的要求相对高,进而拉升了精品民宿的需求空间。”不过,令她惋惜的是,如今肇庆民宿经营主体普遍经验不足,市场缺少知名头部品牌的引领,导致有资源优势以及高标准的精品旅游民宿屈指可数。
她认为,要打破该局面,需在加强政策引导、注重引进品牌民宿等方面形成合力,以促进肇庆市民宿品牌化发展。
开发运营模式亟待丰富
肇庆民宿产业的开发运营模式也有待丰富。
8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封开贺江碧道画廊旁的风水间民宿,瞬间被这个集农耕文化、民宿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民宿所吸引。风水间运营总监刘嘉兴介绍,因注重创新开发运营模式,该民宿有效助力周边旅游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据介绍,风水间民宿实行民宿资源租赁流转、农户收租开发模式,引入华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同时,该民宿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推出游玩项目,如举办研学夏令营、婚礼主题活动等,依托乡村优势丰富农家乐体验和亲子活动,注重与大型OTA平台深度合作,为民宿创造了可观业绩。
“目前,肇庆民宿以独立运营为主,开发模式普遍是个人承租、农户收租。”刘嘉兴坦言,由于大部分民宿主体不是专业的运营机构,缺乏专业、规范的运营经验,开发和经营模式都相对单一。
刘嘉兴认为,要有效盘活民宿资源,提升品牌建设,就得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力量,丰富开发运营模式,如可采取“企业+农户”,或乡村集体开发,委托专业公司运营等模式,推动全市民宿业高质量发展。
多方合力破解发展痛点
如何解决肇庆民宿面临的这些发展痛点?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广东民宿大会上,肇庆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为加强政策引领,肇庆致力制定地方性政策,在认证、开办和经营过程中,对民宿主和各部门实现证件与管理、流程与服务、制度与执行规范化。
针对民宿品牌特色不突出问题,肇庆将大力引进高端连锁品牌,以高拉低实现民宿品牌化升级;扩大和孵化本地知名品牌,形成肇庆民宿样板,并致力打造一系列不同价值主张的个性民宿,以特色化实现民宿差异发展,推动形成更多精品旅游民宿。
肇庆还将围绕高端民宿、文化民宿、民宿集群等核心产业,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休学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品。各县(市、区)则依托自身优势,结合单体民宿、民宿村落、民宿集群、民宿小镇等战略,实现民宿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为丰富开发运营模式,肇庆积极落实多部门协同管理体系构建,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主体共建的民宿产业发展机制,整合和提升乡村环境、乡村资源和村集体资产,搭建多种合作方式,实现村民、村集体、企业多方共赢。
原标题(《肇庆民宿业打通痛点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