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让“席地而坐”成为常态 打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李忠 通讯员 马文琪/文 钟子杰 /图
2022-09-05 10:36

干净,是一座城市的底色。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既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深圳作为超大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难度大、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环境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解决环卫管理的突出问题。

十年来,深圳全面深化环卫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环境卫生保持全国前列,“最干净”擦亮城市环境新名片。

干净,是一座城市的底色。

从“垃圾围城”到“全量焚烧”

能源生态园打造成花园式设施

深圳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几十年一直保持着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生活垃圾达1.3万吨/日,而全市焚烧能力仅4875吨/日,其余垃圾只能依靠填埋场超量填埋来解决,“垃圾围城”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圳坚定不移确立“垃圾焚烧”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建成多座能源生态园,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提升至最高2万吨/日,在国内大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后全量焚烧,创建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深圳样板”。

——创新“能源生态园”建设模式,以超欧盟标准建成三大能源生态园,“邻避设施”变身“网红打卡地”。

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面临选址难、建设难、技术难等问题。为了破解难题,深圳出台全球最严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标准,各项主要排放指标限值为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的一半甚至更严。对标标准,深圳选用最先进、最稳定的技术设备,对焚烧设施外观实行去工业化设计,配建咖啡厅、科普馆等设施,将能源生态园打造成为花园式设施。2017年,盐田能源生态园率先完成升级改造,颠覆了人们对垃圾处理设施的印象和认知。该园获得了“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全国垃圾焚烧的标杆,吸引一波又一波市民游客参观,变身“网红打卡地”。以此为标准,2019年,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宝安能源生态园三期、龙岗能源生态园相继投产,2022年6月平湖垃圾焚烧厂(二期)改造提升完成。“能源生态园”建设新模式获国家发改委作为深圳改革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

——以超常规力度、用最短时间,完成下坪安全隐患治理,有效化解全市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源。

深圳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下坪场长期超负荷填埋,保障深圳生活垃圾全量无害化处理。再加上早期建设标准低,设施严重老化,场区险情环生。2018年市委市政府要求“紧急行动、特事特办、抢险救灾、全力以赴、科学处理、确保安全”。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组织相关单位对存在的风险源进行治理,投入2300人、320台大型设备,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仅用时106天,完成正常情况下一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安全隐患治理后,下坪场经受住了多次暴雨考验。三大能源生态园投产后,这里不再填埋处理原生垃圾。如今的下坪场,已经成为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环卫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深圳以更高标准推进新的能源生态园建设,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探索更多的路径经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强的保障。

从“一市两制”到“特区内外”一体化

给市民游客留下干净整洁“深圳印象”

曾经,深圳以“二线关”管理线为区分,形成了“关内” “关外”的格局。由于管理标准不同,环境卫生水平差距明显。随着特区内外一体化实施,为彻底改变发展不平衡,以及“关外”管理粗放等问题,市城管部门在考核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全面提升环卫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席地而坐”的要求,给市民游客营造干净整洁的“深圳印象”。

——坚持常态化,全国首创“环境卫生指数测评”。

2017年,深圳在全国首创“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机制。不分原特区内外,按照“一个标准”对全市74个街道3万余个考察点进行现场考察,对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形成量化指数得分排名,在主流媒体上公布。指数排名成为“指挥棒”,全市各街道把环境卫生品质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长效管理机制。原特区外区域环境卫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集贸市场、城中村等环境卫生短板地带得到有效治理,“席地而坐”成为中心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标准之一。全市环卫指数由最初的77.72分提高至2022年的87.97分,居民满意度由不到60分提高至80.56分。

——坚持全覆盖,全市推行“行走深圳”一线工作法。

环境卫生管理重点重心在现场、在一线。2017年起,市领导带头,以“不打招呼、不设路线、直奔现场”方式,走街、进村、串巷,现场发现和督促解决各类“脏乱差”问题。“行走深圳”一线工作法成为全市城管系统一项重要工作方法,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推手。各区各街道敢于碰硬,督查督办,开展了城中村、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将伸缩雨棚、僵尸车、垃圾乱堆乱倒等问题逐一整治,与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机制形成组合拳,助推市容环境跨越式提升。

——坚持高标准,加大投入全面提升管理标准。

为有效解决清扫保洁投入不足、标准偏低等问题,深圳一直将调单价、提标准作为环卫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陆续修订标准,确定配备人员数目、机械保洁及冲洗频次等环卫作业量定额。全市清扫保洁平均单价由原来的6元/平方米·年提高至18元/平方米·年,保洁配员和道路保洁冲洗频次大幅增加。环卫作业标准和质量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从试点示范到百行万业一起行动

厨余垃圾分类率超过住建部标准线

深圳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工作起步早、行动快,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积累、总结,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深圳模式”。在住建部组织的考核中,深圳位于全国前列。

在石厦村地埋式垃圾分类投放点,志愿督导员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构建多角度、多场景法规标准体系。

2015年6月出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使垃圾分类站在了法治化起点。2020年9月出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深圳全面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提供法治保障。同步配套出台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执法指引》等多个文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标准体系,陆续发布《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等地方标准,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科学系统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构建全过程、全品类分流分类体系。

在全国“四分类”的基础上,深圳城管部门率先建立完善玻金塑纸、废旧家具、年花年桔等九种垃圾分流分类体系。在住宅区设置2.1万个集中分类投放点,全力推动密闭化标准桶建设。全市共有生活垃圾收运车辆3196台,对各类垃圾专车专运。至6月底,深圳四分类垃圾“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42.1%,有害垃圾回收量增长54.9%,厨余垃圾回收量增长153.0%,其他垃圾处置量下降7.6%。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6%,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关键评估指标的厨余垃圾分类率,截至6月底,全市厨余垃圾收运量达5516吨/日,分类率达22.9%,超过国家住建部的20%标准线。

——构建多层级、多维度宣传教育体系。

创新实施“蒲公英计划”,让垃圾分类文明行动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不断传播扩散。以“党员、志愿者、物业、热心居民”为主体,每晚超过2万名督导员在物业小区和城中村桶边值守。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千余名志愿讲师队伍“进社区”“进校园”等,开展各种宣传讲座和培训2万多场。建成科普教育场馆26个,累计接待市民近37万人次;打造“垃圾分类微课堂”约900所,培训200万余人次。

——构建重社区、抓基层综合治理体系。

深圳将垃圾分类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载体,制定印发《深圳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铁十条”》等意见,引导基层落实落细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开展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评选垃圾分类“百优社区”和“百分书记”,通过社区书记讲垃圾分类、行走调研等方式,调动社区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和主动性。2.8万余名党员深入社区参加志愿督导。发挥社区网格员、物管人员和楼栋长作用,使垃圾分类深入千家万户。

从“小散乱”到机械化智能化

环卫作业转型升级 探索行业发展“深圳经验”

作为全国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发源地,深圳始终走在环卫行业发展转型的前沿。近十年来,为改变环卫行业“小散乱”等现象,深圳大力推动环卫行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装备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积极探索行业转型发展的“深圳经验”。

——规模化:推行标段改革,规范招标履约。

深圳整合环卫服务标段,提升标段规模,引导末端处理设施运营商、环卫设备制造商等大型企业向产业上游和前端延伸,规范环卫服务招标,严格合同履约监管,激发市场良性竞争。与2012年相比,全市承担市政环卫服务的企业数量由200多家减少至40余家,环卫服务市场进一步规范。

——机械化:推广机扫设备,减少人力投入。

除大型洗扫一体化设备外,城管部门要求环卫服务企业配备小型环卫作业机械,包括扫地机、高压冲洗机等,形成“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人机结合、组合作业”的清扫保洁模式。目前,全市大型环卫装备由不到2000台增加到5200余台,市政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83.9%提升至接近99%,各类小型环卫机械设备使用数量达到4000多辆。

——密闭化:实行“车载桶装”,革新转运模式。

针对传统垃圾运输过程跑冒滴漏、污染严重等问题,深圳自2012年起全面取缔垃圾池,日常垃圾运输一律采用平板车“车载桶装”+勾臂车“整箱转运”方式,实现全过程密闭化运输。2018年起,对全市4000余辆环卫作业车进行统一设计喷绘,干净整洁、外观亮眼的环卫作业车变为“靓丽的风景线”。

——清洁化:使用清洁能源,践行绿色低碳。

201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环卫作业车,截至2022年6月,全市推广新能源环卫车超3800台,占比超85%,推广比例全国最高。目前,还在大力推广LNG垃圾转运勾臂车,到2024年实现全部清洁化替代,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贡献。

——智能化:人车设施互联,实时在线监管。

市城管部门开发了智慧环卫系统,实现全市环卫作业服务“一网统管”。将全市环卫人员、车辆等信息和作业要求录入系统,并安装传感器等物联设备,做到环卫作业全过程实时在线监管。

伴随着环卫行业的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深圳“城市美容师”群体中来,担任具有技术含量的环卫设备驾驶员等。目前,深圳在国家住建部的指导下,试点搭建环卫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和职业认证体系,促进环卫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型。

从小厕所到大民生

“厕所革命”引领新风 街头公厕成为“深圳名片”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率先将17类行业公厕全量纳入、统筹管理,免费向市民开放。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厕数量由2012年的不足800座增加至目前4540座。高标准实施改造提升,累计新改建公厕3400余座,一大批公厕焕然一新,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和“深圳名片”。

2018年,深圳市荣获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第一名,开放厕所数量与用户日常需求之间的平衡程度最高。2021年,高德地图发布城市如厕便捷度,深圳市位居全国第二。

改造后的宝安区钟屋荔枝公园公厕,融入社区公园。

——升级改造,让原有公厕脱胎换骨。

深圳城管部门大力推动传统公厕升级改造工作,全市共改造提升公厕3094座。优化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增强通风采光、配建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每个厕位配备双卷纸巾、扶手、挂钩、搁物板等贴心设施,确保实用、好用。同时,增设休息座椅等便民设施。升级改造后的公厕设计新颖、环境优美、人性化设施齐备、智能化+科技范,不再使人掩鼻而过,而是成为环境优美舒适的场所。

——新建新增,街头小型公厕闪亮登场。

为弥补公厕数量不足,深圳采取多种渠道增加公厕数量,2017年以来新建传统公厕259座。同时,自主研发,在全国首创街头小型公厕。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在社区公园、绿化带等区域,组装了100座功能高度集成的小型公厕,公厕单体占地5平方米左右,最大不超过8平方米,结合周边绿化提升打造成城市建筑小品、景观精品,大大缓解了市民紧急如厕、出租车司机如厕难等问题。

——精细管理,营造贴心舒适如厕环境。

全面实行公厕专人专业管理,免费提供厕纸。开展“每周查厕所”行动和公厕环境指数测评,自2018年起每月单独对全市74个街道、17个行业的公厕保洁管理、硬件维护等进行评分、排名并向社会公布,倒逼责任管理单位提升水平。在测评标准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全市公厕环境指数依然由2017年最初的60.67分提升至90分左右。同时在“美丽深圳”公众号等多平台发布“公厕地图”,一键导航地址,让市民“方便”真正方便。

(原标题《环境卫生:让“席地而坐”成为常态 打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桂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李忠 通讯员 马文琪/文 钟子杰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