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驻港总领事蓝天铭(Amir
Lati)最近接受香港商报专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对全球商界是极为重要的市场,惟以色列商界对大湾区市场监管和法例等营商环境并不熟悉,不少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以色列企业尚未打入大湾区市场。由此,他期望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政府共同合力设立一个针对外资和外企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和营商流程咨询、机遇与产业配对或对接等服务,以加强以色列和大湾区企业的相互投资。
蓝天铭曾在以色列驻中国不同城市领事馆工作过9年之久。今次,他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商报记者畅谈他担任驻港总领事任内的 “工作大计”。
盼以科技透过香港走向内地
今年是中国与以色列建交30周年,双方一直以来优势互补、关系密切,中国包括香港特区在内,也已成为以色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作为以色列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打开以色列市场;与此同时,以色列企业也渴望借助中国市场优势发展和壮大。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双方在合作上仍面临不少挑战。
蓝天铭指,香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尤其是透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至东南亚市场将会容易得多。他认为,如果说香港是内地和世界的桥梁,那么以色列驻港总领事馆就是以色列和香港两地间的一座桥梁,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向香港,以及透过香港向内地介绍以色列的先进科技。
作为坐拥11座城市、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锐意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蓝天铭坦言,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经济总量和发展潜力,对全球商界是很重要的大市场;大湾区内所有城市联合在一起,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多的商业机会。
蓝天铭(中)以流利的普通话表示,以色列有很多先进技术是香港所需,期待双方加强合作共创双赢。 记者 蔡启文 摄
以企业希望抓住大湾区机遇
“不过,以色列商界和资本对大湾区合作、销售、投资等的规则了解不深,例如营商法律和规例、内地企业需要的技术等等,都了解得不够深入,不少以色列企业可能想要把握大湾区机遇,却又无从入手。”蓝天铭说, “我有一个想法,希望大湾区有一个特别的一站式的办事处可以告诉我们:如果要想进入大湾区应该怎么做,比如当地的要求和标准,应该如何注册公司,从头到尾告诉资金和企业如何操作。正如在金融方面、商业发展方面等等,有一个顾问帮助。”
他续说: “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的机会,但我在以色列怎么知道有这个机会?有广告?有网络?有招标?领事馆得不到这些消息。但是,如果有一个一站式服务办事处提供信息,提供法律、税务、财务、企业发展机会等各方面的资讯,我们就会知道!”
蓝天铭强调,有关建议其实是互惠互利,让外来企业为大湾区经济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和支援等,有助于强化大湾区的经济发展。
香港“一国两制”优势
另外,蓝天铭特别提到,香港回归中国 25 年了,一直在 “一国两制”下运作,回归后也一直是全球性的重要经济体,包括是世界金融中心、经贸中心,又是不同创意的大熔炉,拥有强大兼独立的法治体系等,这些元素组成了现在的香港。他说, “以色列希望香港保持在 '一国两制'机制下平稳运行。”
(顶图:蓝天铭期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合设立一站式服务站,帮助有意参与大湾区发展的外资企业。 记者 蔡启文 摄)
(原标题《【融通大湾区】以色列驻港总领事蓝天铭谈“融通大湾区” 冀湾区合力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