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图书馆“灯塔夜话”活动再续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实习生 张怀方
2022-08-25 21:05

8月22日,伴着栈道上游人非洲鼓轻缓的演奏声,海风徐徐,由盐田区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夜间阅读活动品牌“灯塔夜话”第二场活动,于灯塔图书馆温馨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于青少年的“从读到写”,同时借诗歌之体,辟出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

此次活动邀请了深圳市第十二届十佳文学少年、深圳市童谣征集一等奖获得者、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学生、学校星星新诗社成员邓尔雅,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得主、星星新诗社发起人、深圳市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其星为在场读者“点灯”。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特等奖、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佘悦杭作为本场嘉宾主持。

从读到写 向着灯塔的光

谈及青少年阅读与写作,周其星表示,虽然家长起到关键作用,但孩子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当孩子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眼光会更为独特,看书的深度也会不同。而快速达到这样境界需要借助名著。每个人都无法在一开始轻松阅读名著,但在越来越多的名著阅读沉淀后,之前很难阅读的名著也会变得能够轻松以对。“轻松和不轻松是相对的。”周其星说。“我们可能写不出经典,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对文字的热爱。”周其星表达自己对写作的体悟,“文字就像灯塔一样,它永远吸引着我们。我们是一群向光的动物,一直向着光去靠近它,慢慢地,我们身上也有了光彩,也能活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人。”

邓尔雅的分享也为在场读者提供了阅读参考。她对文学的热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积累而成,在她还不识字时,父母便给她讲故事、播放文学类光碟,受益于家庭,她早早培养起了对文学的热爱。除此之外,她从小学就开始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关于写作,邓尔雅将她的创作过程分为四步:多读、多观察、多思考、多写。她表示,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在路上看到任何有感触的事物,都可以随手记下来。“思考并不一定是刻意的,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思考,也可以在读书中‘顺便’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都应该是自然和快乐的。”邓尔雅说,“在写作初期,可以尝试名著仿写;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由选择风格及题材,开始自主写作小段文字。”

诗的国度 读写翩翩起舞

互动环节中,一位小读者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写下的诗交予邓尔雅和周其星,期望他们给作品一些指导和建议。小小的一篇短诗,蕴含孩童最为真诚的想法与感受。诗歌作为一种极为自由的体裁,引领着阅读和写作翩翩起舞。

邓尔雅认为,诗歌是非常有包容性的一种语言艺术,“没有任何的题材限制,不会像应试写作,你写好之后会有人来‘批评你’。”她说。诗歌影响了邓尔雅许多。与诗歌接触之后,她感到自己的心思越发细腻,和同学相处更为融洽。除此之外,多写诗意味着多观察,诗歌赋予了她一颗用心观察、热爱生活的心。

周其星对诗的自由性也有相似的体悟。他认为,“诗兴”要从小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多读质量高的诗歌,这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读诗让人变得敏感,这样的敏感能造就“落笔成诗”的能力,也会助成诗一样的文章。

(图片由盐田区图书馆提供)

(原标题《盐田区图书馆“灯塔夜话”活动再续》)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桂桐,特区报-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实习生 张怀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