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等院士大咖共同探讨中医药守正创新推动中西融合,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文/图
2022-08-21 10:57

8月20日,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广州盛大举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吴以岭、高天明、张运、于金明、贾伟平以及来自海内外10万余名医学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樊代明、王红阳、丁健等专家通过线上方式为此次大会隆重召开送来祝福。

大会现场

络病理论为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作出了示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到要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以“络病理论原创结合现代科技 践行守正创新促进中西融合”为主题,在国内20余个省市设立3000多个视频分会场,同时有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视频分会场,展现了络病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及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主办。

络病理论是吴以岭院士经过40余年的研究,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构建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形成指导临床疑难杂症、“脉络—血管系统病”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系统理论,属于重大理论原创,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为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作出了示范。

近年来,以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等慢性病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提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血管病变的干预策略,研制出一系列创新专利中药,被列入国家多项指南、共识、教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理想的药物选择。

中医络病学强化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实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中医药心脑血管病防治和慢性病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国际络病学大会始终秉持传承、开放、创新、融合的大会主旨,促进了国内外中医药行业交流和互通,为中医药产业化走向国际发挥作用,强化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实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院士通过线上方式致辞

钟南山院士在现场致辞时表示,中医的发展,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理论的创新;二是人用的经验;第三就是临床试验,用现代医学方法来证明中药有效。近年来,中医取得了很多成绩,最典型的就是屠呦呦,以她为代表的一大批的研究人员在中药中提炼出青蒿素,成为抗疟疾的主要药物;从紫杉树中提炼出紫杉醇成为典型的抗癌药;从八角中提炼的莽草酸让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大大降低成本。他希望我们的研究单位有胆量、有勇气、有信心能够在西医里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专门的试验,从而证实其是否有效和安全。他认为,中西医结合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语言,那就是用现代医学证明是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致辞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人民对健康需求的日益迫切,中医药学在治病防病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健康中国伟大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恰逢其时,我们迎来了振兴发展、走向世界的良好机遇。中医络病学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典型代表,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团队经过40余年的砥砺创新,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为临床重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陈香美院士强调,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在于传承精华,中医药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希冀中医络病学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在中西医结合医学界成为推动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中流砥柱,中西医结合学会也定将一如既往地鼎力支持,推动其学术体系建设、学术经验交流和学术成果推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通过线上方式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在致辞中提到,中医络病学作为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在吴以岭院士带领的国内外同行专家共同努力下,在中医理论创新、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研发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两年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连花清瘟胶囊在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大中医药优势。大会主席贾振华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也获得了重要进展,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代表性中成药。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致辞

大会设置脑血管病论坛、呼吸论坛、抗衰老论坛等十余个分论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学者对络病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围绕络病理论与现代科学接轨,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本次大会的院士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张运、于金明、贾伟平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分别作题为《络》《CAPITAL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证据》《精准肿瘤学新实践》《血糖波动异常与津力达干预研究》的学术报告,针对络病理论研究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以及在多个疾病领域的防治价值展开深入探讨。

在专家高峰论坛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河北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教授分别作重要学术报告,探讨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通络药物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衰、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发挥的作用。

大会还设置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论坛、脑血管病论坛、心律失常论坛、心力衰竭论坛、糖尿病论坛、呼吸论坛、抗衰老论坛等十余个分论坛,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医学专家针对络病理论在各个疾病领域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

呼吸论坛现场

国际络病学大会是海内外专家交流、探讨中医络病学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的顶级盛会,成为中医药学术交流与传播、国际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八届,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学者对络病理论开展深入研究。一年一度的国际络病学大会,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原标题《钟南山等院士大咖共同探讨中医药守正创新推动中西融合,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桂桐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