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北移南归“短鼻家族”怎样了?带你追踪这群老朋友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8-12 18:18

今天是世界大象日。亚洲象作为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

去年,一个名叫“短鼻家族”的野生亚洲象群在云南开启了一场北移南归的组团旅行,它们翻山过河,席地而睡,泥塘嬉戏,最终回归家园。大象一路前行,人类一路守护,观众一路追象,国外的网友也是一路关注。时隔一年左右,如今这群大象情况怎样了呢?

野生亚洲象 老朋友们还好吗

近日,我们的记者来到云南的普洱与西双版纳等地,探寻去年“短鼻家族”象群的最新动态,以及亚洲象救护与繁育、野化训练的相关情况。

在云南西双版纳,之前北上南归的象群回到栖息地后,这一年,它们与其它象群结了亲,生了娃,家族不断壮大但唯一不变的是它们仍怀有一颗奔向远方的心。

普文镇,位于云南西双版纳与普洱的交界处,是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根据现场脚印以及无人机监测判断,还是那条熟悉的路线,还是那群任性的大象,今年仍试图选择从这里北上。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测预警团队工作人员 郑璇:南边就是我们的保护区。我们北移的这个象群,就是通过这条路段进入北山之岭。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测预警团队工作人员 郑璇:北边就是普洱方向,主要就是村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区域。因为去年这个象群它是一个(群),今年它们回到保护区以后又组合了,又变成两个象群。一群是七头,一群是十头。从前天和昨天晚上,它一直想突破这条路,我们就在这条路进行一些设防,让这些象群回到森林里面。

郑璇及其团队在云南与野生亚洲象打交道已有七年多的时间,同时肩负着保护大象与保护村民的双重责任,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测预警团队工作人员 郑璇:野生动物在森林里面,我们不去干预它。但是作为一个大型的动物,跑到城里面,肯定会给我们的村民带来很多危险。对大象而言,车辆、火车、高铁对它来说也是非常的危险,我们从保护人的情况,或者保护象的情况,还是希望我们把这个象留在山上去。

虽然亚洲象“离家出走”的图谋给寻象队制造了不少麻烦,但作为大象的朋友,郑璇虽不支持,但表示理解。种群数量的增加,人象关系的缓和,使亚洲象探索外面世界的欲望,越发强烈。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测预警团队工作人员 郑璇:的确这几年我们的生态恢复了很多,亚洲象对这种生态环境变化,也可以很亲身地感受得到。森林和森林之间的一些廊道也连通了,它的活动地方更大了。

连通的不仅是森林间的廊道,更有人与象之间的情感。云南省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的白涛与同事们,在一次救助任务中,就与象群们进行了一次隔空交流。

云南省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消防员 白涛:它(小象)往上走的时候,怎么也上不去,它后面的象妈妈就用鼻子去帮助它,用鼻子推它,突然之间小象脚滑了,就往山下滚。还好象妈妈反应很快。冲上去用鼻子把小象截住了,就是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的一幕。然后三头象转过来,对着我们无人机拱了拱鼻子。它们好像在告诉我们,你们放心吧,这小家伙没事。那一幕感觉真的好神奇,大象跟人没有什么两样。与其说是保护大象的安全,也可以说是保护我们人类家园自身的安全。

朝夕相处悉心照料 “象爸爸”们的心愿

在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一些因受伤而被救助的亚洲象在这里被悉心照料、进行康复治疗,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大象是最亲近的,他们也被叫作“象爸爸”。如何更好地救助亚洲象,让它们在康复后尽快回归大自然,是“象爸爸”们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在象爸爸面前,象宝宝们如何放肆都不足为过。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和繁育中心,20多头野生亚洲象都在这里获得过救护。不要小看眼前这位汗毛竖立、桀骜不驯的龙龙,它可是一头有故事的象。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工作人员 陈继铭:(龙龙)在野外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被带刺的藤蔓把左脚缠住。它可能想要把这个藤蔓给解开,可能一时用力过大把左脚勒伤了,伤口就严重地感染了。它的家族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伤势比较严重,所以把它带到我们老百姓的茶叶地就走了,刚好我们的护林员在巡护的时候发现了它。

无奈的象妈妈留下了小象,而在象爸爸悉心照料下,龙龙如今脚伤康复,还喜提外号“小扎精”。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工作人员 陈继铭:它肚子饿的时候,除了另外一名象爸和我给它兑好羊奶它会喝,其他象爸爸去的话它几乎不理。我们说龙龙,马上它眼睛睁得特别大,特别高兴,我们奶一放过去,它就哗哗两口就给它吃掉。给它起名“小扎精”的原因就是它比较挑象爸爸。

然而小象与象爸爸越亲近,象爸爸却越发愁。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工作人员 陈继铭:最终的目的和初衷都希望它们回去(大自然),但是这个过程还很长。治差不多还没好,你把它放回去,它也生活不了,那时间长了和我们人又产生了感情,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挺矛盾的。现在就是在摸索和探索当中,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每天六小时的野化训练是大象们的必修科目,通过野外适应性训练,希望它们能保持野性。而这一切为的是有一天象爸爸们能挥手对它们说上一句,朋友,慢走不送。

云南省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工作人员 陈继铭:以前我们也尝试过带我们的然然(救助象)到很远的地方去放养,我们就偷偷离开了。(结果)我们还没回来,家里面打电话,(问)你们去哪里啦,我们说还在山上。你们赶紧回来,大象都回来你们还没回来。大象的记忆非常好,它可以记到十年走过的路,它可以找得回来。

(原标题《火爆全网的北移南归“短鼻家族”怎样了?带你追踪这群老朋友们→》)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关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