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40年影像志③ | 华强北的地下竟曾有军事碉堡?
深圳特区报全媒体经营中心
2020-08-03 09:20



如今繁华的深圳华强北,地下竟然曾经有过军事碉堡?你知道这碉堡是什么时候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来猜猜看~

A. 唐朝,抵御海盗

B. 清代,抵抗外国入侵

C. 新中国初期,保卫边境

当当~答案就是C啦!


说起这些碉堡,就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深港边境情况错综复杂,作为边防重镇,如今的罗湖至南头一带曾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其中一处碉堡就位于现在的福田区华强北群星广场地下。经济特区建立后,深圳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陆续拆除了军事碉堡,卸下了对外的重重防备,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探求新的发展机会。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这里,只要敢闯,只要肯干,机会都是平等的。本地村民可以住上别墅,当上“万元户”;外来青工在流水线上打工,发工资时也有大把钞票可以数;无论在传统的种植业,还是在新兴的“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只要有勤劳的双手就能掌握致富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时的记忆吧~



边防碉堡拆除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改革开放前的深圳作为边防重镇屹立在祖国南疆,人民解放军在罗湖至南头一带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改革开放后陆续被拆除。图为1983年福田区华强北现在群星广场一处地下碉堡拆除现场。江式高  摄


勤劳致富“万元户”

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是一个热门词,代表着勤劳致富,“万元户”也成为当地名人。1983年举行的“1982年度宝安勤劳致富表彰大会”表彰了深圳宝安区(当时为宝安县)首批“万元户”,这些“万元户”在种植业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劳达到了年收入万元的标准。江式高 摄


“楼上楼下  电灯电话”

1983年,深圳市罗湖区黄贝岭村的村民富裕了,家家住上了别墅。“楼上楼下  电灯电话”是当年一句代表富裕生活的民间标准,体现了当时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的一个物质标准,这个梦想中的富裕生活在深圳的一个城中村率先实现了。刘廷芳 摄

青工赴深应聘

1990年,福田工业区青工招聘。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从内地奔赴深圳发展,每年春节过后是各个工业区招工的高峰期,工厂会在工业区现场招聘、现场录用,每逢这个时间,各个工业区都挤满了前来应聘的青工。余海波 摄


电子厂发工资

1986年,宝安区沙井街道一家“三来一补”电子厂在流水线发工资。“三来一补”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的统称。“三来一补”业务早在1978年就出现在珠三角企业中,“三来一补”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外资企业的主流。郑东升 摄

策划 | 潘未末执行 | 丁庆林视频 | 陈皓晖美编 | 张伟编辑 | 詹婉容 实习生 王鹤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全媒体经营中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