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双胞胎兄弟一起实现了“特战梦”!
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良焕 通讯员 叶伟杰 林宇华 文/图
2022-08-01 08:40

“张新想。”

“到。”

“你不是张新选吗,怎么乱答‘到’?”

一旁的战友赶忙纠正:“排长,他就是张新想,张新选在宿舍整理内务呢。”这是日前发生在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二支队特战中队“00后”双胞胎兄弟身上的一幕。

“00后”双胞胎张新选(左)、张新想。

血脉相连,心心相印

2018年,张新想、张新选高考后选择外出打工。分隔两地的兄弟俩,在没有任何事前沟通的情况下,作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报名当兵。说起缘由,兄弟二人异口同声说道,是因为看了当时的热播剧《我是特种兵》,荧屏上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让他们产生了对部队生活的无限向往。

初入军营的兄弟俩,被分配到不同地方。时隔两年多,兄弟俩的相遇,是因为一次重大勤务任务紧急抽调了部分人员帮勤。张新想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能在粤澳一线“偶遇”自己的双胞胎弟弟——张新选。

张新选在训练中。

当时,张新想和两名战友正在营地巡逻,途中,两支队伍不期而遇。看到迎面而来的张新选,两名战友先是一愣,继而细细端详,得悉是双胞胎弟弟,不由得拍手称奇。

勤务结束后,兄弟俩虽回归两地,却一同为实现“特战梦”而奋斗。两人在同一时间选择参加全程淘汰制的预备特战队员集训,围绕基本技能、极限体能、极限智能等科目进行强化训练,经历了武装越野5公里、负重行军30公里等重重考验,最终双双当上特战队员,并被分配到了同一单位,实现了在工作岗位上的“团聚”。

“我是哥哥张新想,我弟弟叫张新选,我们来自安徽淮北。我们要当特战队员,完成双胞胎兄弟的强军梦。”在集训队开训动员会上,哥哥说出了共同的心声。

互相鞭策,互为提高

“兄弟俩各有长短。”这是中队长全晋良的评价。

初到集训队的兄弟俩,在不同方面展示了各自的优势。哥哥在体能方面略胜一筹,弟弟在内务与文化方面更仔细更用心。

回忆起在集训队的第一次1000米间歇跑,张新选依旧记忆犹新。张新想足足拉开他有200米距离,这不禁让为兄者发懵:“这真是我亲弟弟么?”

张新选内心不是滋味。为了追赶哥哥,他向人请教训练方法,定制强化计划,每天一有空余时间就进行补差,晚上收操后还独自在器械场上进行负重深蹲、卧推等核心力量锻炼,经常是手臂肿胀、胳膊酸痛,有时候吃饭筷子都拿不起来。但是,经过不懈努力,张新选终于在考核中摘掉“体能后进”的帽子。

张新想虽然体能好,但是内务技能有所欠缺,毛巾被总叠不好。张新选是队里的内务标兵,文化学习也突出,就经常教一些内务小技巧,充当张新想的 “小教员”,把文化常识制作成“小贴士”,利用训练间隙、休息时间带着他一起学习背记。

到了预备特战队员集训考核,这对“00后”双胞胎一举夺得了中队两面流动红旗。不服输,敢打敢赢的精神让张新想斩获单兵综合演练第一、张新选斩获特战战场救护专业第一。“特战双胞胎”的称号就这样传播开了。

你是我的依靠,我是你的后盾

兄弟情在“魔鬼周”里体现得更为直接和感人。第一次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张新选好几次因为体力透支,差点没坚持下来。张新想体力好就拿出背包绳,一边拉着走,一边咬牙坚持。张新想腿疼,张新选就帮他按摩敷药,打上热水泡脚。俩人就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中挺过“魔鬼周”。

“我们像一面镜子,可以互相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相互鞭策,从而不断进步。”谈及弟弟,张新想如是说。

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是他们互不言说的默契。“哥哥,手榴弹要注意挥臂扣腕。”“弟弟,低姿匍匐两脚要注意外张。”兄弟俩经常在训练间隙坐在一起交流心得,训练成绩也不觉间在陪伴中促进,在帮助中提高了。

(原标题《热血青春 挥洒军营——记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二支队双胞胎特战队员》)

见习编辑 韩湘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桂桐 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良焕 通讯员 叶伟杰 林宇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