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胸外科通过胸腔镜微创技术,为一位女青年成功切除了罕见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四天,患者顺利出院。
女患者小姜(化名)去年刚刚大学毕业,自己平时也没有感觉身体有任何不适,但在最近的入职体检中,经X光胸片及CT检查发现,其左侧胸腔后纵隔脊柱旁有一个巨大占位影,着实把她吓了一大跳。为避免父母担心牵挂,趁父母离深之机,她马上联系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胸外科就诊,办理了住院手续。
主刀医生罗经文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小姜术前检查显示占位影纵跨6节椎体,长约12厘米。放射和临床均考虑为罕见的神经节细胞瘤,来源于胸交感神经节。经与小姜及其姐姐充分沟通交流后,医生决定采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实施肿瘤切除术。
据介绍,这次手术非常顺利。通过左下胸部一个长约3厘米切口置入胸腔镜,可以清晰暴露和分离肿瘤及相关神经血管、椎间孔等重要组织器官。一个多小时过去,肿瘤被完整切除。不过因肿瘤太大,切口又小,需要先把肿瘤放入标本袋内剪碎了方能取出。
术后病理报告证实是良性的神经节细胞瘤。术后小姜恢复很快,4天后就顺利出院了。
罗经文表示,本例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病例。后纵隔肿瘤一般都是神经源性的,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多见,起源于神经节细胞的罕见。大部分是良性,少数恶性变,部分有内分泌功能,一般无症状。纵隔肿瘤由于心脏,纵隔器官的遮挡在体积较小时X光难于发现,只有胸部CT才能看到,所以比较全面的体检应包括胸部CT。此瘤虽良性的多,但喜欢往缝隙里长,比如往椎间孔方向生长。有报道以截瘫或出现神经症状而就诊的,所以手术难点一是分离肿瘤的时候要保护好紧邻肿瘤的主动脉、椎间孔、脊髓,防止出血和脑脊液漏甚至截瘫。二是瘤体巨大,显露困难,切口的入路选择尤为重要。
胸外科主任陈开林介绍,南山医院胸外科伴随深圳特区建设的脚步,与南山医院一起成长。从90年代初发展到今天,始终致力于紧跟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诊断治疗的理念及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标杆同步。自第二个周期“协南合作”起,胸外科是第一个深度合作的科室,时任武汉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王建军兼南山医院胸外科主任,埋下技术管理水平全面发展进步的伏笔。
南山医院胸外科胸腔镜技术从当初的小切口辅助、三孔、两孔发展到目前的大部分单孔胸腔镜手术。近两年的磁导航技术,肺小结节的各种定位技术,计算机三维血管支气管重建,荧光腔镜,超声定位骨折端,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人工气胸的应用使得手术更为精准,加速康复的理念得以实现,并使一些如肋骨骨折,手汗症,肺大疱等常见病的手术治疗变得更为简单和高效,使得胸外科也可以开展日间手术,新的术式如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乳晕切口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等技术也得以落地,深得市民的信任,逐渐成为网红科室。
南山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区医疗集团总部党委书记兼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党委书记陈渊青表示,2020年是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全院上下要进一步深化“协南合作”,管控好疫情的同时,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秉承“深技术之精,臻大医之德”的新院训,更好服务市民,共同开创新时代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