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善为国者 必先富民
秦德君
2022-07-26 11:36
收录于专题:圳论

“富民”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正义基石所在。以现代眼光看,社会经济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生活质量提升、人生存境遇改善上来,才有意义。

中国古代有两种治理理念,都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相应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亦对今天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春秋前期,管仲提出了“富民”治国论。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百姓富裕易于治理,百姓贫穷则难以治理,其历史依据是,“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百姓富裕就能安居,重视家业,就能服从管理,就怕违法,这样就容易治理;百姓贫穷则不能安居,轻视家业,就会作奸犯科,这样就难以治理。

由此“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管仲协助齐桓公实行了一系列“通货积财”的富民政策和相应改革,如“遂滋民与无财”,关心百姓,救济贫困者;“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推行税制改革,废除树木税、六畜税和人口税,只抽铁税和盐税;重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开创职业技能教育等,齐国也由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富民”治国论是中国最早的“国富论”,不少理念与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有相通之处。

战国末期,商鞅则提出了“贫民”治国论。认为国家要治理好,须以贫民、弱民为前提。“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理由是民贫易治,民富难治,“家有余食,则逸于岁”“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由此“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就是要让贫者求富,富者复贫,这样人们就匍匐于生计而无力于其他,天下可治也。

商鞅是基于“制民”效能最大化提出“贫民”治国论的,认为“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 “民愚,则力有余而知不足”。治政之道在于抑民致富,不让他们在智力和财富上“强”起来。

从文明发展看,“富民”治国理念有着翔实的历史依据。所谓“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民愈富,愈益治,这一“技术理性”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一个简单事实是,历朝历代起义者赤贫者居多。从人性角度看,正如孟子指出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有恒产者要守一份家业,这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从社会结构看,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的,有一定财产的中产阶级是城邦最稳定的因素,中产阶级阵容越大,贫富两头越小,城邦就越稳定。

重要的是,“富民”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正义基石所在。以现代眼光看,社会经济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生活质量提升、人生存境遇改善上来,才有意义。这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所实施的一系列富民政策所具有的远见卓识。无论在治政技术上,还是治理价值上,“发展”是硬道理,“富民”也是硬道理。

(作者系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

(原标题《观澜丨善为国者 必先富民》)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秦德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