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日本西部奈良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当日上午在奈良发表演讲时中枪 。人民视觉 图
一场本来平淡无奇的政治集会,却发生了日本二战后最严重的政治刺杀事件之一。
当地时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遇刺身亡,终年67岁。当天上午,安倍晋三在一场为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的拉票活动中遭到枪击。当天下午,日本广播协会援引自民党官员的话称,在奈良市演讲中被枪击中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送医后,不治身亡。
同时在参加选举活动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随即中止行程,紧急返回首相府邸发表了讲话,称这起枪击事件是“令人发指的行为”。
“这种针对(前)首相级别重要政治人物的刺杀事件,是1932年 ‘5·15’事件以来的国家大事。”日本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媒体人安田峰俊表示,“从大选的角度来看,对自民党非常有利。但是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也肯定特别大,我有和当年‘5·15’事件时日本知识分子一样的感受——时代真的变了。”
事发前后
当地时间8日上午11点半(北京时间10点半),日本古都奈良火车站附近的一条街道上,前首相安倍晋三站在路边人行道边临时搭建的一个简易平台上,挥动着拳头,对着麦克风大声演讲。
安倍刚开始演讲不到一分钟,身后突然想起了两声响亮的枪声。据《纽约时报》报道,当时站在安倍身边的自民党地方分会秘书长荻田義雄描述称,他听到了两声响亮的声音,然后看到一缕白烟冲天而起。“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在电话中说,“我看到他(安倍)倒了下去。”
遭到枪击时,67岁的安倍晋三正在为7月10日即将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进行拉票活动。共同社民调显示,本次选举,执政的自民党支持率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但为确保胜利,包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和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自民党高层仍前往日本各县为候选人拜票站台。这些常规活动多在城镇街头进行,规模或大或小,但行程都是公开的。
“安倍比较受一些民众的支持,所以他每天去日本各地,为自民党和自己派系的候补人支持演讲。他原来计划去长野县,但是昨晚突然改了计划(这样的事情在大选前夕很常见)。”安田峰俊说。
事发时有不少媒体和民众正在拍摄,现场画面显示,安倍晋三演讲的场所是在路边的一个人行道上 ,四周仅用白色的栏杆围住,背后有一片停车场,四周比较开阔,当时现场聚集人群数量不多,约在30人左右。
社交平台的一段画面捕捉到了枪手在安倍演讲时的行踪。画面显示,一名身着灰色T恤和卡其色速干裤,身背斜挎包、戴口罩的男子从后方接近了安倍一行。安倍中枪前,他站立在其右后方,不断向四周张望,当演讲告一段落时,他还曾随人群一同鼓掌。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
安倍演讲刚开始后不久,该男子从后方约3米处射出两枪,两枪均击中安倍。现场画面显示,安倍中枪后受伤倒地,胸口有流血。自民党工作人员随即上前救援,安倍被救护车送离现场,并转直升机紧急送往奈良医科大学医院。
安倍晋三在被直升机送往医院抢救。 人民视觉 图
日本媒体报道称,救护车赶到时,安倍尚有意识与呼吸,但之后“心肺功能停止”,失去意识。
当地时间7月8日18时左右,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进行抢救的奈良县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了记者会。
据央视新闻报道,该院院长及参与抢救人员表示,搭载安倍晋三的医疗直升机于当地时间12时50分左右抵达该医院。到达医院时,安倍晋三已处于心肺停止状态。医院对安倍晋三采取了抢救措施,但因伤势过重,安倍晋三于当地时间17时03分被确认身亡。
院方透露,导致安倍晋三身亡的直接原因是,枪击导致其心脏血管破裂。除心脏血管破裂外,安倍晋三的颈部还有两处伤口。
行凶者身份和动机
袭击者在开枪后并未逃离现场,多名警察在第一时间将枪手制伏,其使用的武器亦被缴获。
奈良县警方公布的最新消息称,该男子为居住在奈良市大宫町三丁目、现年42岁的山上彻也(Tetsuya Yamagami),已经被警方正式逮捕。
调查人员表示,山上彻也是一名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成员,使用的枪支为自制手枪,当时他将其伪装成了相机。
他在警局供述称,“我对安倍感到不满,想杀了他。”“这不是对政治理念的怨恨。”他说。
长期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莫邦富对澎湃新闻表示:“针对(前)首相级别政治人物如此恶性的事件,在日本近四十年政坛上没有发生过。”
日本难道不禁枪吗?前首相没有安保吗?
由于此次事件发生在通常被认为治安水平较为良好的日本,一时间引爆国际舆论,不少人产生了疑问:凶手为什么有枪?安倍难道没有贴身保镖吗?
日本是否禁枪?
日本并不禁枪,日本公民可以合法购买枪支。
然而,相比于美国,我们似乎很少听说日本有发生枪击案。这是因为日本对于枪支的管理极其严格。
在日本,买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日本《刀枪管制法》,持枪者需办理持枪证。办理过程中要对申请者的身体和心理进行全面的审查,通过心理测试证明申请者没有暴力倾向、反社会倾向、自杀倾向等。此外还有严格的背景审查,申请者不可有任何犯罪记录,也不能有违规行为。
被捕嫌疑人脚边掉落的疑似犯案枪支。
通过资格审查后,还需要进行笔试以及实弹考试,确保申请人技术过关,有较高的命中率,合法持枪后不会误伤他人。
此外,枪支一年一检,拥有者需配合警察调查其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持枪许可证三年更新一次,每次检查还需重新考试。
除气枪以外,日本可以合法持有的枪械类型只有两种,栓动步枪和霰弹枪,主要持有者为射击或狩猎爱好者。
日本拥有枪支的人数已得到严格限制。据外媒统计,2019年,日本总人口数为1.25亿,平民合法持有枪支约31.04万支。因此,日本发生枪支暴力事件十分罕见,据外媒统计,2018年,日本报告有9人死于枪击,而同年在美国则有39740人死于枪击。
据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奈良县警方更正说法称,枪击安倍的嫌犯使用的是手枪。此前,有多家日本媒体援引警方的消息称,安倍晋三被人用霰弹枪从背后击中。
日本前首相配有什么样的安保?
作为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依然是享有警卫保护的。据悉,日本前首相和现任首相的安保工作由日本警视厅警备部警护课第1系负责,这些特殊警卫被称为SP(“Special Police”)。
作为重要人物的贴身警卫,SP警员的选拔要求非常严格。SP警员要从普通警察做起,必须在警察部门工作满5年,并达到警长级别才能成为候选人。候选人不限性别,但要求至少在一种武术类别中达到三段,并具有高水平的射击能力。此外,男性候选人需要身高超过173厘米。
现场的警员迅速制服并逮捕了嫌疑人。
此次安倍被刺事件中,从现场照片和视频可以看到,安倍在演讲时身后及两侧均站有多名身着西装、胸口佩戴SP警徽的警员。在安倍中枪倒地后,一些警员马上冲到他身旁进行保护,其他警员则迅速制服并逮捕了嫌疑人。据分析,由于社会治安相对安全,日本政客一向习惯以“亲民”形式进行演讲。此次安倍发表演讲的地点选在了人流较多的大和西大寺站前,该地点马路较为宽阔、人员混杂,安保工作难度比较高。此外,有日本媒体称,嫌疑人系把枪支伪装成照相机作案,是安保人员疏忽大意。
日本网友评论道,在日本很少会想到需要考虑到发生枪击事件,所以平时即使配有SP警员,他们的主要职责也只是防止很多人冲上来。
各方谴责和慰问
事件发生后,引发了日本国内和全球各国的强烈关注。
岸田文雄中断了正在山形县举行的参院选举有关活动,紧急返回东京,于当地时间14时30分左右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
在竞选首相时曾受到安倍支持的岸田在发布会上显然有些激动,他表示,虽然目前枪手动机不明,但“这是在作为民主之根基的选举进行期间发生的卑劣野蛮行径,绝不能容许。以最强烈的言辞予以谴责。”
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去世发表评论。
问: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今天遭遇枪击去世,使馆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对安倍晋三前首相遭遇枪击事件感到震惊。安倍前首相在任期间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慰问。
与安倍私交甚好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枪击事件是“绝对毁灭性的消息”。正在巴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 G20)外长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他对有关安倍晋三的遇刺“深感悲痛和担忧”。
同样在巴厘岛参会的韩国外长朴振向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慰问。昨天刚刚宣布辞职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也表示,“感到震惊和悲痛”。
媒体评论:日本政坛或重新进入震荡期
安倍遇刺,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一个重要节点:本周末,日本将进行参议院选举。目前,岸田文雄首相已经在首相官邸成立了危机管理中心,应对安倍枪击案。
安倍晋三是日本任期最长的首相,虽然已经卸任,但却依然是自民党内的“大佬”,是自民党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的会长。安倍遇刺对即将到来的参议院大选,将产生直接的冲击,而安倍及其政治遗产会,很可能以“遇刺”这样惨烈的方式被遗留下来,进而可能符号化。
首先,遇刺是安倍个人的悲剧,也可能日本政坛重新进入震荡期的开始。要知道,安倍是日本政治保守化和稳定化的象征。相比于首相走马灯式地换人,安倍政府任内,日本的内外战略具有比较强的可预期性。
安倍因身体原因在2020年辞任首相,但是其政治雄心依旧,无论菅义伟还是岸田文雄都在安倍的身影之下,尤其是菅义伟是极其弱势的首相,担任首相不到一年,就主动让贤了。岸田文雄虽然经历了众议院大选,但是自民党内还是受制于安倍。在安倍遇刺之后,自民党内的格局或许会发生比较大的调整,相对稳定的局面被打破。
其次,在参议院选举前两天,安倍遇刺必然搅动选情,也会引起选民的同情之心,进一步扩大自民党及其右翼政党的基本盘。日本在安倍任内加速右倾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或者说动力,就是安倍以及自民党搅动日本民众的不安全感,而这次安倍遇刺必然会加剧日本民众的焦虑情绪和不安全感。
在此情形之下,强硬政策与鹰派政客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最后,安倍遇刺还可能会加速日本修宪的进程,推动日本社会跨过修宪的历史和心理障碍。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以修宪作为其政治战略目标,将日本变成所谓的“普通国家”,虽然其任内在一些具体政策上有了很多突破,但是修宪的目标并没有完成。
作为安倍晋三继任者的菅义伟和岸田文雄,都继续扛着修宪的大旗。此次参议院选举之后,自民党及其联盟将可能控制参议院三分之二的席位,跨过修宪的门槛。安倍晋三在参议院投票前外出发表演说,是为了参议院的席位,更是为了修宪的终极目标。
安倍晋三遇刺,并不意味着日本极右翼政治势力遭受重击,而是有可能加速日本的右倾化。自民党或将修宪变成安倍晋三的政治遗愿,而遇刺这种充满悲情色彩的事件,无疑是进行政治动员的火药。
综合来看,无论在自民党内还是日本社会,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都将会持续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作者孙兴杰,系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写在“安倍时代”终结之际
出身政治世家,四任日本首相,在位时间超3000天,却两度因身体原因辞职;
对内,“安倍经济学”给日本带来战后最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对外,在大国博弈的复杂局势中,腾挪转换……
安倍晋三在日本政坛历史上留下了多个“现象级”印记。
1954年9月21日,日本山口县的安倍家族,一名男婴降生,后其名为安倍晋三。
这名男婴深得外公岸信介的宠爱,并对他教诲有加。
安倍晋三3岁时,外公岸信介成为了日本首相。
1960年7月14日,岸信介在参加自民党总裁池田勇人的招待会时,被右翼团体成员荒牧退助刺伤,但没有生命危险。来源:极目新闻
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安倍晋三深受外公影响,并称自己“从小继承岸信介的DNA”。
在外公的安排下,从幼儿园到大学,安倍晋三一直就读于16年一贯制的贵族学校成蹊学院。在这里,安倍晋三成绩并不理想,不过仍然顺利完成学业。1977年,安倍晋三大学毕业后,前往欧美游学,就读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1982年,28岁的安倍晋三涉足政坛,担任时任日本外务大臣的父亲安倍晋太郎的秘书官,并获得前首相福田赳夫和竹下登的大力提携。
1991年,父亲病故,安倍晋三继承父亲在山口县的传统选举优势,正式独立踏入政坛,并于两年后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
安倍晋三。
在日本,进入议会标志着一个人政治家生涯的开端。按照惯例,一位议员在3次当选后才有资格被挑选担任内阁各省厅的政务次官,或者担任众议院常设委员会理事和自民党政策调查会各部会的副部会长。如果干得不错,并且能第四次、第五次当选议员,就可能做众议院常设委员会的委员长,或自民党政调会有关部会的部会长乃至于副干事长,成为党组织里的头面人物。当选5次以上的议员才有机会入阁,成为“大臣预备队”的一员。再往后,才可能成为内阁大臣,执掌国家的机要部门。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为一个终极目标做准备:入驻首相官邸。
日本首相官邸。
从议员会馆到首相官邸,一个议员要花多少年?
安倍晋三交出的答卷是13年。
在他之前,小泉纯一郎1972年首次当选议员,29年后方才修成正果。上世纪80年代执掌日本政坛5年之久的中曾根康弘1947年当选议员,入主首相官邸已是1982年的事了。
2006年9月26日,日本东京,日本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在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第90任日本新首相。来源:视觉中国
2006年9月20日,安倍当选自由民主党第21任总裁,这成为他52岁生日最好的礼物;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为第90代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日本首相),成为首位战后出生、战后最年轻的首相,一时风头无两。
安倍能够成为日本首相是件不寻常的事。
自民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干事长、总务会长和政务调查会长是自民党内部三个最高职务。
要成为自民党总裁和首相的最低条件是担任过这三个职务中包括干事长在内的两个。而2006年时的安倍不仅没有担任过除干事长之外的其他党内职务,也没有担任过三个大臣职务中的任何一个。
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纮一曾评价说,“在政治领域,安倍晋三真是如鱼得水。”
“安倍经济学”贯穿执政过程
然而,安倍的政治蜜月期仅持续了短短的10个月。
2007年7月,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败,首次失去参议院控制权,后续安倍内阁支持度持续下滑。
同年9月,安倍宣布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首相一职。
安倍晋三向民众挥手致意。来源:央视新闻
但安倍没有放弃对最高权力的追逐。
在之后的5年里,为了重出江湖,安倍一直在做准备。
安倍花费大量时间补习经济知识,可以说“花5年时间读了个经济学博士”。他在日本全国四处奔走,到任何地方都先为上一个任期的表现道歉。
安倍晋三父亲安倍晋太郎曾说,一个人是否能够当日本首相,一半靠命运一半靠实力。
正是这5年的努力,让安倍晋三再次走上权力巅峰。
2012年9月,安倍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成为“黑马”,成功当选;同年12月,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堪称“传奇”。
一年之后,安倍带领自民党夺回参议院控制权。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来源:新华社
也正是在这一届的任期上,“安倍经济学”呼之欲出。
当时,日本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晋鳗鱼卷”的袋装零食。一袋三支装的鳗鱼卷,象征“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宽松货币政策、扩大公共支出以及刺激投资。
食品外包装的漫画上,安倍一手握着三支箭,一手举着鳗鱼卷当望远镜,旁边是一行字——“安倍经济学”前景看好。
一款名为“小晋鳗鱼卷”的袋装零食。来源:朝日新闻
这“三支箭”,在此后多年时间里贯穿了安倍在经济上的作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笪志刚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则表示,从2013年至少到2018年,多项经济数值都验证了“安倍经济学”的效果。
安倍在任期间,日本失业率很低,而且有效求人倍率上升,企业营收能力大幅提高,“可以说,安倍执政近8年的时间,受到政界、企业和民众的多数认可”。
“我认为‘安倍经济学’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表示,2012年之前,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美元兑日元汇率创下历史新低,曾一度下跌到75日元。
安倍上任后,这些政策促进日元贬值,股市也大幅上涨,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
日本街景,资料图。
留下备受争议的政治遗产
2019年11月20日,安倍超过战前首相桂太郎,成为累计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2020年8月24日,安倍超越前首相佐藤荣作保持的连续担任首相时间纪录。
但即使是“最长在职首相”,也会有离开政治前台的一天,而已然暴露的问题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日元,资料图。
随着国际局势演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日本的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
2017年之后,“安倍经济学”中真正奏效的部分实际上只剩下了被认为存在巨大隐患的量化宽松这一项,而公私债务高企、消费能力萎缩、劳动力数量下降等痼疾丝毫未被触动。政府两度通过提高消费税税率来填补社保体系资金缺口的举措,不仅引发巨大争议,也在事实上反过来影响到了经济景气。
东京奥运会,资料图。
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导致“以量化宽松驱动长期增长”的经济政策成效就此归零,还使得就业数据以及期待中的“奥运景气”发生重大逆转。
继东京奥运会被推迟到2021年之后,经济产业省上月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日本GDP快报数据环比年化增长率为-27.8%,创下战后以来最大降幅;6月全国非正规就业(弹性就业)人数同比减少104万人,同样是历史跌幅峰值。
安倍晋三,资料图。
而影响更加深远的举动,则是安倍借助执政党获得的空前稳固地位,强行推动修宪进程。
2014年底第47届众议院选举后,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众议院475个议席中占据了326席,构成了占比2/3以上的“超级多数”;加上两党在参议院的议席之和一度接近六成,安倍政府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借助“强制通过”这一手法,推进其“事实修宪”布局。
除此以外,安倍及其亲信在森友学园、加计学园、“赏樱会”问题上的一系列丑闻也沉重打击了安倍政权和自民党的形象。安倍宣布辞职前几天的一份民调显示,安倍政权支持率继续处于30%左右的低位。
日本东京塔。来源:视觉中国
对安倍晋三中枪事件,7月8日,外交部表示:“安倍前首相曾经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过贡献。”
事实上,2006年9月,安倍首次当选日本首相,10月即打破日本外交惯例,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进行“破冰之旅”。
这让由于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6年参拜靖国神社而降至“冰点”的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然而,自2012年重回相位后,安倍在敏感的历史问题上,一再做出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挑衅行为。安倍第二次上台后为博取国内右翼势力支持一度参拜靖国神社。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推动“战后政治总决算”等方式,安倍政权对日本政坛和社会保守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安倍中枪现场。来源:央视新闻
将近8年的执政,安倍在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留下浓重的个人烙印,但也留下不少争议。
政权的空前稳定,原本可以成为日本实现内外政策转轨的机会。
然而到“安倍时代”终结之际,观察家们猛然察觉:一切皆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