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靓声|第64期:尺八音韵 千古流传

2022-07-06 17:31
收录于专题:曾兄靓声
摘要

一根竹管奏响千古音韵,绘出清风明月,渲染万千情感……



普通话版

潮汕话版


朗读者:曾兄

尺八演奏:李闻海

作者:彭庆元

音乐编辑、技术处理:邬运河

图片摄影砚峯山书院提供

录音时间:2022年7月6日(小暑节气前夕)

尺八音韵   千古流传

彭庆元

是从九天飘來的仙乐翩翩?

是从空谷足音中踏出的流水高山?

一根竹管奏响千古音韵,

绘出清风明月,渲染万千情感……

《半山梦影》映出青峰如黛,

《一掌水月》点染胸中悠然;

《春雨的足迹》踩出春天的印痕,

《自己的彼岸》敞开心扉一片……

从九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骨笛,

到东汉隋唐的羌笛步步演变;

从沈括《梦溪笔谈》中走出的尺八,

竟又在敦煌莫高窟乐舞图中闪现。

君莫叹"羌笛何须怨杨柳",

又何悲"春风不度玉门关"。

啊,今天的尺八后继有人,

砚峰山人推陈出新翻出一片新天!

李闻海

(注1):尺八,一种古老的中国吹奏乐器,最早远溯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唐之羌笛,东汉尺八。

(注2):《半山梦影》《一掌水月》《春天的足迹》《自己的彼岸》均为李闻海所创并演奏的乐曲。

(注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唐朝王之涣《凉州词》诗句。

(注4)李闻海,第八届世界尺八周组委会主席,尺八非遗继承人。


朗读者 曾若明


诵读/制片: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高级咨询顾问。

作者 彭庆元


彭庆元,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化行政管理与文艺创作,出版有《天涯芳草》《艺穗集》《行走的足音》《凝固的诗情》《家园之恋》等十二种散文、诗歌集。武汉大学毕业,1994年由湖南省文化厅调入深圳。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北京文艺》《山花》《花溪》《湘江文学》《作品》《深圳特区报》等省市级以上报刋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歌词近3000篇,400万字。部分散文、诗歌、歌曲获奖。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