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微光 笋岗街道核酸检测点的“红白蓝”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通讯员 邓杰 王嘉葆 李芷源
2022-07-04 22:40
收录于专题:专题 | 活力笋岗

为方便市民检测核酸,罗湖区笋岗街道建成 “15分钟步行核酸服务圈”。有这么一群人或身穿红马甲、或身着“大白”、“小蓝”,他们甘于奉献、志愿同行,坚守核酸检测点测温、扫码、验码、维持秩序......构成了一道最美的“红白蓝”风景线。

刘沛明:紧要关头,党员得第一个上

在罗湖区艺展中心核酸检测点,当朝九晚六的人们踩着下班的脚步来到这里做核酸时,有一位老先生却是顺着人流来这里“上班”。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先生名叫刘沛明,是一位退休又被返聘的高级工程师,做志愿者已十年了。疫情发生时,他每天下班都会来这里协助扫码。

“我最开始做志愿者是受我太太影响,她是义工联心理咨询组的,是个内心很有力量的人。疫情发生后,我立刻去地铁站和妇幼保健院支援工作。孩子也很支持,叮嘱我们注意卫生消毒、做好个人防护。”

在2020年初,他第一个主动向社区提出要来做志愿者,“紧要关头,党员得第一个上。”“社区是防疫第一线,我就是要到这样紧急的地方去。”他身上带着技术人员的执着和干劲,把防疫作为一项挑战自我的难题来攻克。

张际华: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请扫场所码,打开行程码,保持一米距离。”一位穿着防护服的瘦小的老太太在认真地检查排队人员的健康码。她叫张际华,今年73岁,做志愿服务3年了,她站过文明交通劝导岗、打扫过社区街道、驻守过核酸点、疫苗点,每次志愿服务2至4小时。

“我是1986年入的党,之前在一个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人做志愿者,交谈后受益匪浅,就立刻去社区报名了,第一次就是站交通岗,劝导文明出行。”疫情发生之后,张际华就报名参加了核酸点的志愿服务。现在不仅是她,张际华的丈夫晚餐后也到核酸点做志愿者。

“我们这些老伙计能坚持做义工,一是身为党员,我们有这个义务;二是退休后,能再为社会做贡献就觉得心情舒畅;三是社工们都非常照顾我们,给我们分配到的都是我们能够胜任的工作。”

赖沛菱:再忙,也要参与这场接力赛

赖沛菱是一个具备多重身份的“忙碌人”。白天,她需拜访客户、培训代理点、巡店、开会部署工作,是一位妥妥的“女强人”;晚上,她是北站社区核酸检测点的志愿者,扫码、引导、讲解,一样也不落。

“需要我就上。平常的工作量也不多,我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赖沛菱语气云淡风轻,她说:“白天年轻人都在为生活奔走,多是年长的志愿者撑起了核酸检测点的工作,晚上,我们就该扛起大旗。”

当被问到如何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时候,她笑道:“我觉得这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发自内心的热爱。”正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认可和热爱,才愿意牺牲休息时间身披星光,砥砺前行。

梁柱强:做社工就是要做到将心比心

他见过初心公园每一天的夜幕低垂,却没有一次欣赏过夜景。晚上十一点,当城市沉沉睡去时,他却刚刚结束当天的工作。他每天坚守岗位12个小时,风雨无阻。他叫梁柱强,是田心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

2020年初,他的孩子刚出生,每天高强度、长时段的核酸检测点工作让他没有办法兼顾家庭,而且为了照顾年纪大的志愿者们,他都是主动值最晚的班次,“家人也希望我能多陪陪,可是我走不开,这里需要我。”

钱秀清:帮助别人,自己也收获开心

“你好,请扫场所码,并提前准备粤核酸码。”这是湖景社区常驻志愿者钱秀清最常说的话,顶着炎日的暴晒,穿着闷热的隔离衣,56岁的她以坚守着核酸检测点的第一道防线。

至今,钱秀清从事志愿服务5年了,总义工时长达1123小时。“我就是想帮助别人,这样我自己也开心。”谈及参与服务的初心,钱秀清表示,起初是朋友带动参与,只希望通过志愿活动能多交朋友,多和别人交流沟通,后来,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体会到参加志愿活动的意义,将帮助他人化作自己坚持扎根志愿服务的动力和养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秀清的腰部出现经常性劳损疼痛,家里人出于心疼纷纷劝其暂缓参与志愿服务,但钱秀清表示“没关系,我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看着她的坚毅和服务真心的笑脸,家人也只好默默支持。

范松:来深两年,我也是深圳人

田贝社区志愿者范松,今年62岁,来深两年,志愿时长却已近400小时,是二星级志愿者。他主要负责核酸检测点扫码、验码工作,在人手不足的时候,他从下午2点值守到晚上10点,尽职尽责、毫无怨言。

“我是深圳人,我希望能为这座城市做点贡献。”范松笑眯眯地道。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尽管来深时间不长,他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标语有自己感性的认识,他希望自己能在感受社会的关怀的同时也能反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栎:“社恐”变“社牛”,只因放不下这份热爱

90后的黄栎,是笋岗社区党群中心社工副主任,负责疫情期间整个社区志愿者的招募和协调;每天的通话量达上百通,奔走于各个核酸点、卡口,用脚步丈量社区。


当提起做志愿者工作对她产生的影响时,她说:“其实我之前很怕跟人说话的,尤其是陌生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就是个妥妥的‘社恐‘。”工作的需要促使她每天要和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志愿者们打成一片,慢慢地就转变了她内向的性格。


她表示: “上班时间在不停协调大家的问题,下班了还要安排明天的工作岗位、招募人员,我几乎没有私人时间,甚至没时间去陪伴家人......但是想了下当时加入社工组织的初心和社区几个骨干志愿者大姐的鼓励,终究还是放不下这份热爱。”

他们是全市志愿服务者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志愿者的缩影,他们身上体现了志愿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也体现了党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奋斗精神。他们是温暖微光,“红白蓝”志愿底色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同心战疫新篇章。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通讯员 邓杰 王嘉葆 李芷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