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姜超:创新宣教打造禁毒宣传主阵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06-25 13:37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在第35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特区卫士》特别聚焦深圳公安禁毒战线上的民警。

【核心提示】毒品危害身心健康,诱发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毒的是生命,赌的是家庭,堵的是前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为全面筑牢禁毒防线,深圳公安在执法打击、毒品预防宣教、社会帮教等三个方向聚力发力,构建禁毒“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局面。在第35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特区卫士》特别聚焦深圳公安禁毒战线上的民警。他们之中,有的奋战在缉毒一线,不能公开姓名,被称作“无名英雄”,有的奔走在毒品宣传防范一线,有的在幕后研判给予前方强大支撑……本期听他们讲述筑牢全民“防毒墙”的故事,敬请关注。

姜超(右)在开展禁毒宣传工作

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龙华有轨电车穿上了“心有边界,坚守自我”的“新衣”。列车内部放置的禁毒宣传折页、车身张贴的禁毒宣传海报,让乘客在乘坐电车出行的同时接受“浸润式”的毒品宣传教育。在有轨电车的每个站点,同样不缺禁毒元素。

每当国际禁毒日来临,都是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禁毒大队社会化工作中队中队长姜超和同事们的忙碌时刻。6月18日,龙华有轨电车禁毒专列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喷涂和张贴设计中。创新禁毒宣传手段,牵头打造龙华有轨电车禁毒专列,今年是姜超和他的团队走过的第四年。

“一讲到禁毒,很多人觉得就是破案、抓毒贩、抓吸毒的人,面对生死搏斗。”姜超说,这只是我们禁毒工作中的其中一块,“在社会面进行宣教预防,预防吸毒贩毒,让大家知道毒品对身体的伤害,从心理上产生畏惧,毒品犯罪自然就少了。”

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公安机关加大对制毒、贩毒、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形成禁毒社会化工作合力。8年前,姜超就从案件侦查岗位转向禁毒社会化工作,逐步统筹龙华各街道建成6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和禁毒宣教基地,在2个物流园成立禁毒工作站,完成88所禁毒示范学校建设。

走进龙华区观澜街道平安基地,这个禁毒展厅集合知识、趣味、科技等诸多元素,通过吸毒血液循环演示、VR体验设备、3D全息影像,可以近距离模拟体验,更加真实地认识、了解毒品的危害。在墙上,60余种仿真毒品立体化展示,并配备相应“名片”和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可以玩转信息详解、音频导游、视频全览等功能。此外,展厅内还增设游戏互动、人机互动、视频抢答等趣味环节,参观者可以在参观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受教。

在深圳北站,高铁、地铁带来了巨量的客流,这里也成为姜超的禁毒宣传主阵地。每年的全民禁毒宣传月,11块圆柱形LED显示屏滚动播出禁毒视频,市民游客在乘坐地铁、高铁时就能接受一次禁毒宣传教育。

在民治、观澜分布着许多寄递物流企业,其中民治有15家大型物流企业。为从源头减少毒品通过物流的形式流通,姜超带领团队成员稳步推进民治、观澜两个物流园区禁毒工作站的建设。“目的是给从业人员开展识毒辨毒的培训。”姜超说,督促从业人员落实开箱验收、实名登记等四个100%的安全责任制度,从而防止毒品流入或流出,“特别是粉末状、晶体状的物品,会提醒他们格外注意。”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姜超:创新宣教打造禁毒宣传主阵地》)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