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盐田区安委办在地铁海山站站厅召开深圳市地铁8号线8132标事故约谈警示会,针对该标段“6·22”触电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约谈施工、监理、劳务分包等涉事相关单位。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盐田区应急管理局、盐田区住房建设局、盐田区前期办、辖区各街道办、中英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以及辖区所有地铁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约谈会。
6月22日,地铁8号线8132标段盐田路站C出口装修施工作业时,一工人在进行照明线路连接时不慎触电,酿成事故。事故发生后,盐田区安委办高度重视事故调查及伤者救治工作,立即派员到事发现场调查取证,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随后,区应急管理局组建了事故调查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展了调查。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会上,盐田区应急管理局通报了该事故的有关情况。成都锦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就事故发生后、单位整改情况做了汇报,表示将深刻检讨,积极接受事故调查。中交二公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从现场安全管理和特种作业操作方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整改、防范事故措施。深圳市中弘策工程顾问公司从施工环节存在的岗位培训、隐患整改、应急处置等监管薄弱环节反思了事故,并针对短板部署了整改措施。市地铁集团和市住房建设局质监站就施工、分包和监理单位在该起事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作分析、指导,并就如何做好地铁在建项目安全施工和规范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盐田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6·22”事故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扎实、现场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应急处置措施不力等问题。地铁施工参建单位要直视问题,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加大对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上岗情况自查自纠力度,并针对此起事故在本单位内开展一次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从业人员“带病”作业。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生产经营单位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盐田区安委办有关负责人在警示约谈会上强调:一是要抓源头。源头防控事故最经济有效。施工单位要分析排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点,从人、机、环、管等方面编制管控措施,告知从业人员其岗位职业危害,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和监督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杜绝生产中出现不安全行为,防范事故。二是要抓重点。地铁施工交叉作业多,风险点点多面广,各相关单位要抓好重点工区、重点设备、重点人员和重点时段的风险管控。要围绕短板漏洞等问题点,结合季节、气候、工时等不确定因素,举一反三,开展重点排查,对重大隐患要定人定岗,实施过程化、精细化管控,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三是要抓责任。地铁施工各责任主体必须用“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指导生产经营,不折不扣地落实法定的责任,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资质的审核,严禁不具备从业资质和安全专业技能的人员从事特种岗位作业,坚决杜绝“三违”现象,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四是要抓规范。地铁施工单位要对照《安全生产法》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等法律规范,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讲规矩、讲诚信,配合职能部门把事故原委调查清楚,妥善处理事故善后等事宜,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