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工作了14年的高少康,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到香港的家了。
从2008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圳后,高少康和很多奔波于深港两地的人一样,周内在深圳忙于设计工作,周末匆匆回到香港与家人团聚。
但新冠疫情的到来,打乱了这如常的节奏。
上一次在香港与家人相聚,还是2020年春节。那之后,他就没再回过香港。
此前在深圳多个设计界活动中,我常见到这位 “大湾区哥哥”高少康,着一袭时尚个性又整齐衣裳的他,举止儒雅得体,在人群中显得出众。我们将采访地点约在八卦岭的一栋办公楼里,办公楼3楼正是业内有名的靳刘高设计顾问公司所在的位置。在办公室里,我看到一群打扮入时的年轻设计师正在工位上忙碌着。身穿白衬衫与藏青色风衣的高少康走到我面前时,我瞬间想到“少年感”这个当下热词。每一个问题抛给他,他都会认真思考之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言语间你能感受到他的坦诚。
两年多没能回香港,无法与家人相聚,让高少康非常痛苦,但也是无法回港的这段时间,他才真正融入进深圳的生活氛围,感受到融合。
“很奇妙。”他说。
联合策展人
去年圣诞节至今年元旦期间,许多深圳市民在深业上城逛街时发现,平日熟悉的购物中心变成了一个巨大展场,电子产品、建筑模型、海报、服装、互动装置等各类出自设计师的作品遍布商场各层,这是2021深圳设计周的主展场。在观展人群中,高少康也是其中一员,但他还有另一重特别身份——2021深圳设计周联合策展人。这是深圳设计周首次实行联合策展人制度,高少康与韩家英、刘晓都、张宇星这4位在设计领域早已卓有建树的设计师,一起担任联合策展人。4个人里,高少康是唯一一个有香港成长背景的策展人。
那次设计周上,有几件设计作品让市民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高少康本人带来的一盏故事花灯。这盏花灯是高少康与十多个小孩子一起为西安城墙新春灯会设计的“闪亮吧!穿越古都的孩子”灯群中的核心作品,叫“闪亮的不老之树”,充满童趣的花灯成为展场醒目的作品之一。作为靳刘高设计合伙人,除主要负责公司内地业务外,高少康肩上还有香港设计师协会副会长一职,因为有深港工作的经历,他常作为联系纽带,促进深港两地乃至更多元的设计资源对接。2021深圳设计周上,他邀请了多位香港设计师参与其中。不倒翁装置《互动深圳》在贴有深圳地铁运行图的地面上林立,让观展者玩得不亦乐乎;酷似蹦蹦床的《顽皮的仙山》上,大人小孩在灯光、音乐、多媒体动画等艺术中追逐嬉戏、互动交流,柔软的空间里,那一刻剩下的都是轻松与童真。这两件作品分别来自香港设计师叶小卡与阮文韬。
共融共创,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融合,这是高少康作为设计师与联合策展人所关注的,这从他自身的设计与引进的作品中就能窥见一二。当艺术家袁思亮带来的“一夕餐桌”出现在连接深业上城与笔架山的桥上面时,人的空间感再次被重塑,尤其是疫情当下,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空间、与自然的关系再次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以容纳多人的餐桌的两端,一端是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密集空间,一端是都市人向往的户外自然风光,于桌前野餐一顿,与其说是展场内发生的行为艺术,不如说是一场极具仪式感的户外聚餐。这与当下火爆的户外露营现象如出一辙,内里都是人们对广阔天地的渴望,只不过,被设计师先一步敏锐地捕捉到了。
“总的来说,这些项目的基调都是在探讨人与人、人与空间交流的可能性。”高少康并不是第一次做策展人,但担任设计周的联合策展人,还是首次。同样是创意思考工作,设计师做的工作更为具体,但策展人需要从行业全局出发,思考一场展览的定位以及如何让它与城市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它向大众展示设计的价值。
高少康会继续担任2022深圳设计周的联合策展人,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留给他和同事们的时间相对充裕。新一届设计周的筹备已陆续启动,让粤港澳大湾区活跃的设计力量有展示机会的同时,联合策展人们希望通过更充分的准备,使深圳设计周这个平台汇聚设计资源,带来更多交流机会。在高少康眼里,以城市为单位的设计周,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让越来越多的创意人才参与进来互动学习,从国际标准而言,这是全世界设计周都应存在的价值意义。
因为疫情,去年的深圳设计周在国际性的联动上有所欠缺,这是高少康较为遗憾的一部分,今年,他们希望有所弥补。6月9日,在意大利著名的米兰艺术与科学博物馆,2022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举行了推介会,米兰、深圳两地连线交流设计,作为联合策展人之一,高少康也在其中。
▲高少康在深圳宝安壹方城覔书店。
文化碰撞
深圳罗湖东门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也是很多异乡人在深圳打拼的起点,包括高少康。
1978年,一个男孩在广州出生,6岁时,他跟随家人到了香港。在香港读书长大的最初几年,他时常会经由深圳罗湖口岸,回广州探亲。那时他对深圳仅有一些模糊印象,只记得每次经过罗湖口岸时,周围透着几分荒凉。彼时,他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如今,他已在这座曾途经多次的城市生活了14年。这个男孩儿就是高少康。
高少康从小就喜欢画画,很多画画、设计的比赛中常能看到他的名字。17岁时,他在香港一个邮票设计比赛中拿了冠军。当时为他颁奖的正是国际著名设计师靳埭强,高少康尊称他为靳叔,这次颁奖以及靳叔称其“很有潜力”的鼓舞,成为高少康设计生涯的一个关键点。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高少康受邀加入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为了拥有不同的文化视野,后来他还远赴伦敦印刷学院求学。
一路通畅的事业背后,高少康自称刚好遇到了几个关键的发展契机,始终不变的是“坚持做下去”。彼时,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已较为成熟,藉由公司,高少康时常会接触到内地设计项目,对内地的印象比以往清晰了许多。而真正促成他下决心北上的,是他在2007年前后参加的“7080——香港新生代设计人”巡回展。包括高少康在内的许多年轻设计师通过此次巡回展,在7个城市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看到内地庞大的市场,也接触到了不同城市的设计圈子。基于这样的了解,2008年,高少康选择从香港来到内地,全身心投入内地市场的开拓与发展。那一年,深圳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的第一个“设计之都”,新锐城市与新锐设计师的命运,有了交集。
事实上,当年选择在内地开拓业务时,公司内部也考虑过是否要去别的地方,比如市场相对成熟的上海。深圳在那时仍以制造业为主,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还远未到来。但高少康看到,深圳除了离香港近,回家比较容易之外,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许多包袱,能为有动力的年轻人提供更包容的空间与更多的机遇。他很快搬到深圳,虽然要适应包括语言在内的许多新生活方式,但因为注意力全在工作上,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似乎也就没那么明显。“那个时候没想到深圳会发展得这么快,我专注于工作,其实如果那时候专注一下投资房产,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也不忘展现幽默的一面。
2010年,高少康成为靳与刘设计合伙人。两年后,公司正式更名为靳刘高设计。许多我们熟悉的品牌设计,诸如深圳机场标志与形象、八马茶业形象、五谷磨房、覔书店等品牌整合升级,都出自高少康之手。从深圳出发的“中国最美书店”覔书店,也已在不同城市林立。在靳刘高设计,有一个空间叫O.O.O.SPACE创意设计交流分享空间,用于创意工作者不定期交流与分享。得益于不同交流所碰撞的思想火花,高少康认为,设计的交流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跨界交流。2021年以来,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创艺互联”相继在深圳、广州、佛山及东莞4个大湾区城市线上线下开展。高少康担任副会长的香港设计师协会,是这次交流展的主办方之一,他们希望在创意与艺术中,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联互通。这只是高少康近些年来主动促成的业界交流工作的一个。
“就像靳叔会对刚进来的同事说,不能只做自己专业的事情,你要为这个专业去做力所能及的一些贡献。”高少康感念年少时不少前辈创造的一系列机会,让他能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得到更多机遇。不能独善其身,要在能力范围内去影响一些人,这是靳刘高设计的传承,早已形成一种公司文化,也成为他要实践的部分。
▲工作中的高少康。
和孩子们共创
深圳图书馆5楼报告厅,一场设计论坛正在举行。上下两层挤满了人,有人来晚了没有座位,只能在过道上席地而坐。这是2019年3月的一个雨天,许多设计专业的学生与从业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想听一听来自深港两地的设计大师们的分享会。
在设计界,深港两地设计师的交流互动由来已久。1995年,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成立时参照了一些香港设计师协会的章程、规则,如今为年轻人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在学术上树立了行业标杆。香港平面设计发展较早也更为成熟,诞生了包括如靳棣强等的国际设计师,他们早期便与深圳设计界建立联系,分享经验,促成两地设计界在专业上数十年来的良性互动。“我觉得这是平面设计领域很重要的一个时代价值,但这些通常来说是被低估了。”作为深港两地平面设计交流互动的实践者,高少康认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对一座城市的意义深远。
香港与深圳,前者是孕育他的地方,后者是提供发展土壤的地方,高少康这么形容两座城。包括在英国留学的经历,这种跨文化的对撞,为他的创意工作提供了养分。“我觉得创意人见过越多不同的理念,他的能量就会越充沛。”2020年,高少康的大儿子从香港来到深圳读高中。他想让孩子在内地的学习生涯中,获得跟内地文化接触的机会。孩子在深圳念完高中后,未来,他希望儿子能继续往外走走。“这样,他就可以有一个更大的视野,我觉得这样才是比较好的。”
今年6月份,深圳南头古城会诞生一家新画廊,这是靳刘高旗下的画廊。高少康的个展会在这里展出。连同此前展出过的《十二星星》《2020》,他会将近几年创作的一些艺术作品展出。这些作品大多是以童年的卡通角色人物作为灵感,利用不同表情、不同颜色的表情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地球”,远看像是一幅彩色剪纸的笑脸。卡通头像里有孙悟空、米奇、Hello Kitty等,这些都是他成长中接触到的动漫角色。这些代表童年的符号,代表了某种我们曾想获得的能力,是一种寄托,也是对自身性格的一种投射。这次,他会重新创作《2020》,色彩更加强烈,一些作品画上了红色心形图案,既代表这几年的改变,也是希望在疫情的阴霾下,表达一种乐观态度,寻求支撑能量。
个展的作品有一些是高少康与孩子们一起创作的。和孩子共同创作,是近年来高少康工作的一部分。5月20日,他在朋友圈晒出一些和孩子们一起画画的照片。这是他参与的一个儿童主题的新项目,是深圳与英国曼彻斯特双城交流活动,名叫“OUR PLACE双城儿童共创计划”,分别邀请来自两座城市的儿童加入共创团队,以绘画和讨论的形式,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角差异,共同探索城市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以及他们对这些空间的体验。孩子们的创意表达能力有趣且独特,藏着更多可能性。孩子的参与,让高少康打开了另一种创作思维。
看到照片里每个孩子拿着自己的画大笑,我想起采访中,高少康也时而笑得像个孩子。
▲深圳设计周-“穿越古都的孩子”核心灯组。
生活是设计的全部
逛展、打篮球,时而也打网球、踩单车,不工作时,高少康经常会在朋友圈这样记录生活。做创意工作的人大都对周遭一切较为敏感,在瞬息万变的生活里,他喜欢寻找并维持一种平衡状态,“我不属于那种特别激烈的人”,让自己不至于陷入极端状态,是他同时处理很多事务需要的心态。他的生活被划分为很多碎片,“一般像这种能聊一下午的时间都不太有”,他看了眼手机。很多人都会大谈最近所读的书,高少康坦言,他近来几乎没怎么看书,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看手机。“我心态比较包容,它已经改变了那些轨迹,那就在这样一些轨迹里获得你想要的东西。”在手机上阅读文字的量比以前更多,但前提是阅读那些有效信息,并且消化它。
印度导演塔森曾说的一番话,一直被创意人认为道出了实情,大意是“你出的价钱,不只买到我的导演能力,而是买到我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吃过的每一餐美食、看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谈过的每一次恋爱、眼里看到过的美丽女子和风景、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这与高少康总结的“生活是设计的全部”如出一辙。设计师成长中经历的生活,最终变成创意的养分,演变成一个个具体的作品。对他而言,设计需要专业,而非外界误解的灵感。灵感真正发挥作用之处在于设计师的感知能力。而感知能力会随着年龄与阅历产生变化,它决定了设计师能否站得更高更远,做更有穿透性的洞察。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强调创意人要尽可能地去与外界互动。
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高少康将过往经历一一拾起、打磨、串好的过程,他过的每一天皆是他自如交出作品的底气。他最近在写一本书,题目就叫《生活是设计的全部》。
真正融入到深圳河北岸生活的高少康,挂念着南岸的家人。“这明明就是关口,看都看得到”。今年5月,父亲70岁生日这天,高少康因为疫情不能回家,他在朋友圈写道,没能回港一同祝贺深感遗憾,愿疫情不再阻隔相聚。
今年暑假后,高少康的小儿子就小学毕业了。之后,他思念的家人将一起搬来深圳。一家人相聚,便再无阻隔。
人物简介
高少康
●著名设计师,靳刘高设计合伙人
●香港设计师协会会员 副会长
●深圳设计周联合策展人
●亚洲设计连理事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
●广州美术学院客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士(艺术系)
●伦敦印刷学院艺术硕士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2002年获取志奋领留英奖学金, 并赴伦敦印刷学院进修设计硕士课程。2010年成为靳与刘设计合伙人,201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靳刘高设计 KL&K DESIGN。2018年至今为香港设计师协会会员、副会长。曾被《艺术与设计》杂志选为年度人物(2011),透视40骄子奖(2014),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奖(2014),大湾区设计力大奖(2020)等,为内地与香港新一代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高少康品牌设计经验丰富,主导过不少具影响力的项目,其中包括李宁、深圳机场集团、八马茶业、五谷磨房等品牌整合升级。
(原标题《元故事026期|双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