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将举办首届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林彦君 文/图
2022-06-09 07:30
收录于专题:科学城

重磅!本月,光明区将开创性地举办首届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发力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

6月8日下午,光明区在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楼演播大厅举行“科学城之声”新闻发布会——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节专场。光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无非出席。光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才工作局、教育局、科创局、工信局、人资局、住建局、文广旅体局、卫健局有关负责人,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要负责人,光明区部分人才代表以及众多媒体代表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干货满满,气氛热烈。现场发布了光明区将举办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的有关情况,介绍了中日韩三国青年创新合作对接赛总决赛助阵青年科学家节的有关情况,详细解读了光明科学城人才政策体系,随机回答了媒体记者及网友的提问。

精彩可期:创新举办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

光明区人才工作局局长谭祎现场介绍了举办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有关情况。她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充分发挥光明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众多、作用大的特点,光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将从本月起联合开展“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系列活动。

“光明向未来”青年科学家发展大会是由光明区委区政府联合光明科学城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举办的科学盛会。大会首次采用“1+N”办会模式,即光明区委区政府举办主论坛,光明科学城各高校、科研机构分别举办分论坛。主论坛于6月13日举办,将邀请杨学明院士、成会明院士进行主题演讲,寄语青年科学家持之以恒探索自然奥秘,严谨审慎寻求科学真谛。主论坛还将邀请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王韧,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邵理阳,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文婧、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龙贵围绕科技伦理开展高端对话,倡导科技向善价值观。主论坛结束后,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会(联合会)、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将陆续举办6个分论坛,分论坛主题包括“科研产业融合发展”“‘新经济’时代下的数据融合应用”“光明新医科”等。青年科学家发展大会旨在有效搭建“政产学研”深度交流平台,共话光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共谋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

“光明向未来”青年科技人才原创音乐MV是光明区首个原创人才音乐MV,曲风动感清新、歌词琅琅上口。歌曲由光明青年科技人才演唱,既展示了青年科技人才多才多艺的另一面,也描绘了光明科学城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光明向未来”青年科技人才专场音乐会是“光明之声”交响音乐季的重要演出,邀请青年歌唱家王传亮与深圳交响乐团铜管五重奏联袂带来《我爱你中国》《青花瓷》《卡门幻想曲》等经典作品,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以高雅艺术为纽带,汇聚青年力量。

光明喜相逢——青年科技人才专场脱口秀演出将邀请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脱口秀演员黄西,以现代青年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献礼光明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交流和互动,丰富青年人才的文娱生活。

光明微跑——青年科技人才专场,微跑作为光明一个全民健身品牌项目,过去六年为光明群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跑者盛宴。本次“科技微跑,智创光明”2022年光明微跑青年科技人才专场活动将以“科技+健康”为主题,通过实施线上打卡+线下比赛模式,将“科技产品”“音乐会”等融入到运动项目中,给科技跑者以及市民带来别样的运动体验。

此外,光明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也将围绕青年科技人才需求,举办系列活动。其中“科学光明,启明未来——光明人才进校园系列活动”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将组织青年科学家进校园,为孩子们播撒“科学的种子”,点燃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热情。光明人才进校园系列活动将制定完善的创新科学课程,让学生享受光明科学城专属“成长福利”,激励学生励志笃学、创新发展。

“智慧路演,科学赋能——2022 光明人才路演厅”活动将邀请投资机构、银行等相关行业专家作为现场评委,联动光明区各大产业园区,招募区内外优质人才创业项目进行线下路演,通过专家面对面的点评,助力人才项目的投融发展,实现人才项目更快的落地转化。

现场助阵: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对接赛总决赛开赛

据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海介绍,为推动中日韩三国创新资源的交流、对接与合作,实现共赢目标,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及科技人文交流项目”支持下,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计划开展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专项行动。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对接赛作为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根据需求导向、企业主体、精准对接的工作指引,聚焦双碳技术、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三大重点领域、发掘中日韩三国优秀青年创新技术项目和人才资源。

2022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对接赛项目征集启动已于2022年1月20日在深圳市光明区成功举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领导、深圳市光明区领导、以及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创新机构、合作单位代表均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会。

现计划于近期在深圳市光明区、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2022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对接赛总决赛,活动计划包括开幕式、总决赛及颁奖、中日韩青年创新人才主题交流研讨会、前期对接辅导咨询与能力建设、会期一对一对接、项目展示等重点内容。

2022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对接赛将分为项目征集、初选、领域筛选、总决赛四个阶段展开,针对双碳技术、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三大重点领域广泛征集日、韩创新技术项目不少于100项。经过线上初选及领域筛选,最终将评选出不少于15个日韩项目进入总决赛。总决赛邀请入围的日韩项目依次进行8-10分钟的项目路演及3-5分钟的项目答辩,并邀请特邀点评专家,包括政策专家、投资专家、产业化专家、创新创业专家、技术转移专家、相关领域专家等进行点评与提问,最终评选出日、韩项目各前三名。

为推动总决赛形成务实的对接效果,将通过前期对接辅导咨询与能力建设、会期一对一对接安排、会后对接跟踪等形式安排当地机构与项目代表进行对接洽谈。计划为光明区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引智管理部门、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律所、投资机构、相关企业等重点单位,以及经前期筛选、参与对接的日韩项目团队,提供在技术转移政策与科技评估、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实务、需方梳理与对接、企业开放创新建设等方面的辅导咨询服务,旨在帮助形成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技服务团队,为会期的一对一深度对接、及会后的持续对接做充分准备。

前期对接辅导、咨询与能力建设将分为线上及线下两个板块。线下板块将衔接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和认证考试体系,完成学习模块、达到出勤要求可申请考试,考试通过者将获得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

线上板块将衔接由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联合佐治亚理工学院、依据中国科技部指导下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领域重要工作成果《APEC技术商业化实践指南》开发的“创新与技术商业化专业人士ITCP”项目。将邀请7位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讲师以线上授课的形式开展,通过考试后将获得由佐治亚理工学院颁发的ITCP证书。

总决赛同期还将举办中日韩青年创新人才主题交流研讨会。研讨会也作为中日韩青年创新合作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计划围绕三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发展、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等相关主题,组织中日韩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创新企业代表、国际合作方向专家等与当地政府科技与引智部门、园区、重点企业共同开展主题交流与研讨,加深中日韩青年交流与创新对话,共话国际创新合作之路。

“人才高地计划”:光明科学城人才政策形成体系

新鲜出炉的光明区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若干措施,尤其引来各方瞩目!

这是因为,光明目前正承载着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荣使命,肩负着为深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破题先行的重大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0+10”工作安排,光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提出,光明要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不动摇,集中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如何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如何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中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光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苏亨数介绍说:近期我们制定出台了光明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的若干措施。“人才高地计划”从分层次引才聚才、分类别育才用才、全方位爱才留才三方面共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其中分层次引才聚才部分,主要是针对战略科学家、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海外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基础性人才等6个不同领域人才,发挥用人单位、中介机构、平台载体等引才作用,强化项目、活动等方式汇聚作用,打造极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在分类别育才用才部分,主要是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科技型企业家、技能人才、科技服务人才、卫生健康人才、基础教育人才、文化体育人才等8个不同领域类别实施培育专项行动,打造极具活力的人才成长高地。在全方位爱才留才部分,主要是从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学术氛围、线上线下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打造极具亲和力的人才服务高地。

苏亨数从四个方面对光明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政策进行解读。

第一方面是支持基础研究,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光明科学城要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必须靶向精准引进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科学研究类人才。其中,针对战略科学家,主要举措有,出台“一事一议”引进办法,给予在光明区工作期间获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学大奖的战略科学家自主支配经费资助,授予战略科学家“人才大使”称号,为光明引才荐才;针对院士、国际大奖得主,主要举措有,给予全职引进院士、国际大奖得主的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奖励,支持设立院士工作站、以国际大奖得主姓名命名的实验室(工作站),设置专项服务包,提供考察、交流、落地等全程保障服务;针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主要举措有,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发布科技项目,鼓励人才揭榜挂帅,支持入选省、市重点创新创业团队的项目落地光明,支持在国家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的项目团队落地光明;针对青年科技人才,主要举措有,引进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对留下继续承担本项目科研的出站博士后延长支持期,为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才备好“暖板凳”;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揭榜挂帅,引导支持重点产业领域研究的“开拓者”;经重点科研机构自主推荐,支持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研究的“探索者”;支持博士后站点、人才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举办“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系列活动。

第二方面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光明科学城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是产业蝶变的战略抉择,其中关键在于利用好基础研究溢出效应,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这就需要引进培养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引进培养一批以科技创新为使命、以成果产业化为目标、具有科学家素养的科技型企业家;引进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科技服务人才。其中,针对卓越工程师,主要举措有: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在国外知名国家实验室、国立科研机构3年以上工作经历,并从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工程等领域的优秀工程师,实施校企“双导师制”,支持开办“工程师班”,推动科研机构开展大科学装置建设运维领域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自主评审,探索共建多方参与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创建“首席工程师工作室”等;针对科技型企业家,主要举措有,重点引进拥有连续创业成功经历的企业家,曾入选国家、省、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在世界500强科技类企业、海外知名工业技术研究院具有3年以上科研工作经验的转型创业者。实行“一人一策略”,组建“科技型企业家服务专员”队伍;支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赋能“研发端”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的助力引才工作机制,优化投融资支持,赋能“量产端”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企业梯队成长,开展能力提升“特训班”,助力扩大“朋友圈”,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赋能“市场端”产业化发展。针对科技服务人才,主要举措有,引育一批技术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工业设计、法律服务、科技和产业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专业服务人才,推动试点开展技术经纪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重点发展领域的服务业企业落地。

第三方面是招揽天下英才,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人才资源,强化基础性人才支撑,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其中,针对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主要举措有,定期编制更新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征集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给予落地的急需紧缺人才资助,给予用人单位引才奖励。针对海外科技人才引进,主要举措有:鼓励单位重点引进在海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的人才,或在海外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人才,给予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引才奖励,打造海外科技人才回国(来华)“第一站”。针对基础性人才引进,主要举措有:持续开展“万名博士聚光明”活动,支持科研机构、重点企业、园区设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合作设立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建设光明科学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第四方面是推出人才无忧政策,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其中,在“住房无忧”方面,加大人才住房供给,到2025年,预计供应公共住房4万套,符合光明科学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可按规定安排保障性租赁住房;在“教育无忧”方面,加大优质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到2025年,预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88万个。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深实验、深外等10余所名校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化学校。让孩子们接触顶尖的科学大师、完善的创新科学课程,享受光明科学城专属“成长福利”。在“生活无忧”方面,构筑高品质科学家园,规划建设“科学家谷”,加大优质医疗供给。加快中大附七医院二期、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配置涉外服务名医中心或门诊部,开设优诊通道和特需门诊;集中布局创新孵化、创意社交、休闲聚会、公共艺术等综合空间,打造国际化创新街区。

苏亨数透露,同时光明区将打造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其中,线上推出“人才码”,人才持码享受子女入学(园)、配偶就业、医疗保健、小汽车增量指标、人才安居、户籍办理、研修等政策性服务;享受政务服务、出行便利、金融服务、创业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父母颐养服务等便利性服务;线下建设SET服务阵地,打造“科学家的家”“工程师之家”、“技能人才之家”等服务交流展示空间,提供高品质配套服务。

接下来,光明区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抓紧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加强经费保障,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政策尽早落实到位。光明区原“鸿鹄计划”人才政策同时废止,在鸿鹄计划实施期间已认定的鸿鹄人才,仍按原政策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林彦君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