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后张海生:在深圳用AI“狙击”胃癌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2-07-08 16:37

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2造梦季 高能来袭

别眨眼!

在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里,张海生曾仔细阅读大量的研究数据。冷冰冰的数字背后,他看到了胃癌这个“凶险的对手”;胃癌患者的迷茫与无助,也让他下定决心,解决有效靶向药物的迫切需求。

2020年,哈佛博士后张海生来到深圳,在创业领域还是“初生牛犊”的他,瞄准了“First-in-Class”原创新药研发,用AI技术“狙击”胃癌。


从“paper谈兵”

到“实战演练”

高中时,张海生最喜欢的学科就是生物,无论是分子与细胞还是遗传与进化,他都学得津津有味。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被张海生放在心上,也落在了行动上。高考报考大学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了生物这条路,直到本科毕业时,张海生才有些后知后觉,“生物相关的工作选择似乎并不多。”他开玩笑地说:“该不会是被忽悠了吧?”

只要有人类生存,生命健康这个主题就永不过时,这是张海生学习生物多年后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既然已经做出选择,那就不能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随后,张海生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攻读博士。

2014年底,博士毕业的他远赴哈佛大学深造,师从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Adam Bass教授,从事胃癌病理发生和靶向治疗的研究,在生物学的路上不断深耕。

张海生在哈佛大学的实验室里接受采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实验室里,身披“白大褂”的张海生对实验工具信手拈来;实验室外,他敲着键盘写起paper来也“毫不手软”。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中,张海生发现身边的同事似乎都在“闷声干大事”——

“他们不仅能发表很好的paper,更能迅速地将研究转化落地:找到药厂合作,然后开启药物临床试验,最终让病人眼中遥不可及的药变得真实可触。”

此时此刻,张海生才意识到,“我做的学术研究离落地转化太遥远了。”

做出一款让病人受益的药,让“paper谈兵”变成“实战演练” ,光是守好自己在实验室里的“一亩三分地”已经不够了。

在科研学术之余,作为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与创业论坛(MIT-CHIEF)的主席,张海生活跃在各类学生活动和交流会现场。他充当起国内医药园区、药企以及美东创业者的“桥梁”,也正是在不断的知识和资源叠加里,张海生创业的想法愈发坚定:要想出实实在在的成果,还是得将研究和技术进行产业化。

把“短板”变成“跳板”

在波士顿的时候,张海生曾经参加过当地的冬季马拉松比赛。当被问及他是否是一名“跑马达人”时,张海生却笑着说,“体育可是我的短板!”即使不擅长运动,张海生也想挑战从未参与过的马拉松。

8公里的“跑马”结果在张海生的意料之中,“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名次,但我坚持跑完了全程,可见想要突破自我的力量是无限大的。”

张海生参加波士顿8公里马拉松比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短板短了,那就补齐它。在创业面前,张海生更是主动出击,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

“我一开始做出来的PPT就很‘幼稚’,完全是学术风格,比起商业计划书差远了。”张海生回忆,他不断地请教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结识的“大牛”和“大咖”,在药物研究、风投、法律等领域寻求指导,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和学习。

“如果做不到单一领域的100分,何不把二者相加?”张海生在心里算了算,决定发挥自己“80分的学术积累”和“70分的商业意识”,打出自己在医药领域创业的更高分。

张海生(第一排右一)与MIT-CHIEF执行团队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集聚发展的浪潮,张海生瞄准了时机,抓住了“跳板”,拿到了与国内药物研发公司深度合作的机会,并立即着手进行药物设计开发及测试,最终获得了一系列前期数据。

与此同时,他买了一张回国的单程票。

2020年底,张海生在深圳成立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基于疾病模型和 AI 技术开发创新靶向药。正如他所坚持的,希格生科的成立,就是为了推动在胃癌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落地转化,为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贡献力量。

张海生清楚地记得,到深圳的那一天是2020年11月8日,踏上这片土壤的瞬间,创业的真实感扑面而来。创造力、创新力和服务力满满的深圳是张海生心目中最合适的选择。“深圳整体创业氛围很活跃,政府效率非常高,最好的一个团队,加上最好的技术,来到最好的土壤,一切皆有可能。”

让胃癌靶向药

也能印上“深圳制造”

回国后,张海生“单枪匹马”承担起了公司的各项工作,在上学时期还能到处旅游的他,创业后不是泡在公司里磨方案,就是在去见投资人的路上。

三个月内,张海生见了十几位投资人,好不容易看到了融资的希望,他却在2021年春节前陷入了焦虑。“口头上的协议还没落在纸上,春节假期里可能发生任何变动。”张海生心急如焚,不断地与投资人见面商谈,最终抢在了过年前几天敲定了4份投资协议,“能过个好年了。”

心中大石落地,团队渐渐组起,在张海生的带领下,希格生科挑战的第一个在研项目,就转化自哈佛大学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Adam Bass 研究团队,后者阐明了弥漫性胃癌发病的分子机理,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一个针对弥漫性胃癌的有效药物靶标。相关论文已发表于癌症研究顶级杂志《Cancer Discovery》,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张海生。

张海生在2022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上演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谈及选择“弥漫性胃癌靶向药”这一方向的原因,张海生坦言,一开始只是跟随着导师在做胃癌方向的研究。但他渐渐地发现,在冷冰冰的数据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凶险的对手”。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张海生表示,“因为胃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不高,所以胃癌药物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但在中国有较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胃癌患者的现实情况,让张海生陷入深思,他们面对“用药难”的迷茫与无助,也让张海生看到了迫切的需求。

张海生在希格生科的实验室里工作。

在深圳挑战“First-in-Class”原创新药研发,张海生势在必得。但原创等于从0到1,向来都伴随着未知与风险。

“会失败吗?”“如果拿不到理想的结果怎么办?”张海生不是没有过犹豫。“确实有机会可以做‘me too’或者‘me better’的仿制药,很多人也选择了这些更轻松的路,但是我们决定去趟一条未知的河。”他说。比起仿制药,原创新药有巨大的临床价值,本国患者是其最先受益者。

“我们预计明年初进入I期临床试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胃癌病人能够受惠到这些研究成果,在绝境中依然能看到希望。”张海生坚定地说。

出品人 | 陈寅

总策划 | 丁时照

总监制 | 蓝岸

监  制 | 陈建中

策  划 | 甘霖 刘思敏 徐雅乔 赵偲容

撰  文 | 陈苑婷

拍  摄 | 魏丹 张越洋 旦增达杰 杨哲

剪  辑 | 张越洋

海  报 | 林嘉嘉 林安迪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