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论见 | 以媒体跨区域深度联动放大破圈效应
2022-05-25 14:33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王宣海   胡武龙

对于地方媒体而言,如何在全国重大主题报道中出圈,关键在于发挥融媒体优势做足地方特色,创造独特影响。本文以大江网、红网“情牵红土地”建党百年融媒体策划报道为例,探讨了地方媒体创新全国重大主题报道,立足地方、做出特色,跨区域媒体联动,在策划高度上做大格局,在内容深度上凸显内涵,在传播广度上壮大声势的具体报道路径。

【关键词】融媒宣传   媒体联动   助农直播   技术赋能   创新引领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既是党的盛典,也是人民的节日。做好建党百年宣传报道是新闻战线贯穿全年的主题主线,也是对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中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集中检验。大江网在精心策划建党100周年报道中,积极主动地开展重大主题报道的探索,与湖南红网联合开展“情牵红土地”赣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立足地方,辐射全国,多维度地为党的百年华诞添颜增色,为广大网友奉上原汁原味的“红色盛宴”,赢得了中宣部、中国记协、江西省、湖南省和广大受众的认可。回顾整个活动策划实施全流程,笔者认为成功在于,在做大格局的策划上有高度,在凸显内涵的内容上有深度,在舆论引导的传播上有广度。

一、联动策划 提升高度做大格局

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如何把全国性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 “命题作文”,写出地方的特色,既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打造新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021年,中国共产党喜庆百年华诞;2021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百年华诞和党史学习教育都是全国性重大主题,做好宣传报道是职责,也是使命。2021年伊始,大江网就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大主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这一主线,立足江西,放眼全国,多次召开头脑风暴进行新闻策划。最后与湖南红网议定,深挖江西、湖南两地党史新闻“富矿”,在两省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开展“情牵红土地”大型全媒体宣传活动。为何选择湖南呢?江西与湖南毗邻而居、山水相连、人脉相亲,有着无比深厚的亲缘和友谊,都是镌刻着红色基因的革命圣地,在百年华诞征程和党史学习教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情牵红土地”这个重大主题的策划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大江网与红网2021年初就开始着手谋划,双方抽调采编、技术、运营等骨干人员组建活动筹备小组,反复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商讨,细化分工,形成了有重点、分阶段、按步骤推进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了通过“融媒宣传”推广传播红色精神,“歌曲巡演”提升红色景区氛围,“助农直播”打通农产供需渠道,“两山”专列融媒体报道等,全力展现赣湘两省在“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旅、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赣湘边区域合作”等中心工作中的成果。

此次“情牵红土地”策划报道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跨区域媒体联动策划,紧扣主题主线,通过两片红土地的“点”,反映全国性的“面”,使策划报道与众不同,富有特色。活动从2021年5月初启动,为期2个月。赣湘两地通过讲党史、唱红歌、助农直播,打造了一场有高度、有气势、有水平、有站位、有地方特色的党史宣传报道,为建党10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践行“四力” 挖掘深度凸显内涵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不仅是地方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竞技场”,更是新闻单位全媒体作战的一次实践“大练兵”。

(一)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贯通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情牵红土地”活动报道注重历史与现实贯通,直播大篷车沿着赣湘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线路,分别深入江西泰和、信丰、铜鼓、莲花、安源、上栗与湖南韶山、醴陵、攸县、炎陵、汝城、平江。赣湘十二地遥相呼应。全国网友顺着融媒体专题报道云游红色景点,了解历史聆听故事,感悟初心使命,品味舌尖上的老区,见证建党百年赣湘两地的巨变。赣湘联动的创新宣传模式,既彰显了赣湘两省携手同行的深厚情谊,又激发出赣湘两地共谋发展的合作机遇。

(二)用小故事串起大历史

作为地方媒体,在重大主题面前,如果大而论之,一方面不好把握驾驭,另外一方面难以引起关注。赣湘两省同为革命摇篮、红色热土,两省媒体记者历时两个月探访了一个又一个的红色地标,行程千里,一直“在现场”。通过实地探访赣湘两省革命老区的各大红色景点,走进江西泰和县的马家洲革命历史纪念馆、信丰县的油山红色名村、铜鼓县的秋收起义纪念馆、莲花县的垄上改编旧址、安源县的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上栗县的斑竹山起义旧址,湖南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醴陵左家老屋、攸县的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室、炎陵县的红军标语博物馆、汝城县的沙洲村、平江县的平江起义纪念馆,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尖,从小切口入手挖掘了一大批鲜活的革命故事,用赣湘两地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串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史。如创意视频《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就把1927年9月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这次著名武装起义创造的多个历史“第一”进行了呈现:打出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建成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引发了受众的好评。

(三)传唱红歌与党史宣传相融

江西、湖南都是红色文化大省,红色资源丰富,尤其在中国革命时期,产生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十送红军》《把一切献给党》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这些经典的红色歌曲首要的特点就是表现革命主题,抒发的是革命情感,可以唤醒激情、凝聚力量,令人百听不厌、百唱不厌。在赣湘两省各县区的直播现场,用本土的红歌隔空“对话”,用红歌宣传党史,用红歌礼赞百年。策划两地群众跨空间拉歌,把重温经典红歌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让网友在激昂的歌声中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播了红色精神、凝聚起各地民心,一首首红歌激荡着岁月荣光,通过新媒体矩阵、千屏联播等融媒体赋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形成强大声势、掀起热潮。

(四) 助农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还策划开通了“情牵红土地”直播大篷车,开进赣湘两省12个县区开展形式生动、互动感强的助农直播活动,推动赣湘边区特色农产品“红”起来。通过整合融媒体、网红、企业力量,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快速转化。在助农直播中,两省主播为全国网友推荐泰和乌鸡和毛氏红烧肉等各类湘赣地区特色农产品,吸引众多网友“围观”和购买,有效拓宽了边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两地各6场直播活动引发上亿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带货综合销售超 12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赣湘两省的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百姓餐桌,打造了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三、融合传播 拓宽广度掀起热潮

重大主题报道如果零打碎敲,即使选题再好,角度再佳,也难以形成强大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大江网在“情牵红土地”策划报道中,注重规模效应,与红网一起建立统一指挥、全流程融合的报道工作机制,使活动策划报道形成系列性、连贯性、整体性,声势浩大。活动自2021年5月启动以来,“情牵红土地”已成为全国网友关注热议和转发分享的“网红节目”。截至6月30日,赣湘两省相关报道以及直播全网总点击累计超6.7亿次,微博#情牵红土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746.3万。

(一)同屏共振,同向聚力

大江网、红网在PC端和客户端同步开设大型融媒体专题《情牵红土地》,统一栏目设置和形式风格,设置“助农直播”“两山专线”“红色课堂”“经典传唱”“融媒传播”“ 赣湘协作”“红色小站”等子栏目,两网专题相互链接,互为一体,营造出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微博、抖音同步统一话题,LED户外大小屏千屏联动,共同发声,共同奏响赣湘“大合唱”。

(二)技术赋能,互动直播

大江网与红网联动,利用5G网络的高宽带、低延时的特性,实现南昌与长沙两地活动现场高清实时连线。在两地同步推出“情牵红土地”大型融媒体直播,并通过两地主流媒体同步直播,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6月18日的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井冈山至韶山红色专列首发。大江网、红网组织采编精干力量精心策划了“穿行赣湘边”大直播。此次直播采用跨城融媒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前方与后方,不同站点之间,多点位、多视角联动。双方多路记者驻守站点,开展长达6小时的直播,全网总点击量过亿。

(三)矩阵传播,全媒推广

在活动报道中,大江网、红网打破常规,采编互为一体,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升级版融媒体矩阵,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和素材资源共享、统一使用;线下与线上互为补充,大江网、红网、大江新闻、时刻新闻、江西手机报、红网时刻 LED 户外大小屏等自有平台矩阵,微博、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快手、视频号等商业平台号矩阵,以及江西湖南两地主流媒体矩阵同步对相关报道、直播进行传播,形成了强大的主流舆论声势。

(四)丰富手段,创新形式

在传播方式上,短视频、海报、移动直播、图解、H5、海报、手绘等新媒体报道方式大量运用,移动化、直播化、碎片化、轻量化传播,引发了大关注,带来了大流量,《初心连环画》《红色故事绘》《横屏长图|诗歌里打卡湘赣红 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列给你寄来明信片》等大量碎片化报道和新媒体作品,引发热烈反响,引领了舆论。此外,充分用足新闻素材,根据不同媒体的平台特性,制作不同的融媒体产品,实现“一鱼多吃”,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

回首半年多的策划、组织、协调、执行全流程,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要想在重大主题策划中出圈出彩出新,让主题报道形成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一方面要统筹谋划好自身资源,政治上高站位,践行好“四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增强本领意识,做到全方位互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联动,更要借力新技术新业态进行驱动。

作者王宣海系江西日报社经管办主任兼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记者,江西师大兼职硕士生导师

作者胡武龙系大江网新媒体中心主任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