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双区建设得大机遇 深企深度参与仲恺产城融合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张勇飞
2022-05-21 21:41

2022年,仲恺高新区建区30周年。建区30年来,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家企业入驻,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仲恺高新区已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当之无愧的耀眼新星。

深莞惠媒体团正在中集智谷园区参观。图片均由中集产城提供

5月20日,深惠16家省、市级媒体组成的媒体记者团,来到仲恺高新区,走进位于仲恺高新区的中集智谷及中集智城,深入了解中集产城惠州城市公司两大项目开发建设、产业招商和运营赋能等情况,全方位探寻中集产城与仲恺高新区的融合发展之道。据介绍,来自深圳的中集产城2020年进入仲恺高新区,在当地投资的两大重点项目——中集智谷和中集智城,亦是仲恺高新区产城融合的大手笔。

深企深度参与仲恺产城融合

1980年创立于深圳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旗下中集产城,位列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10强。中集产城以产业兴城,产城兴邦为使命,以“园区运营专家”为愿景,“一体两翼、轻重并举”为发展战略,并构建独特“6+X”产业体系。

2020年,中集产城进入惠州,布局中集智谷、中集智城两大产业园项目,聚焦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深度参与仲恺高新区的产城融合。中集产城副总裁、惠州城市公司董事长张一平表示,中集产城惠州城市公司希望做产城融合领域里面的惠州头部企业,为仲恺高新区、为惠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通过比较传统地产和产城融合的五大不同,提出了如何做好产城融合。他指出,产城融合比传统地产更讲求能力、耐力和毅力,更要有长期主义的思想;传统地产是To C的业务,而产城融合是To B+C+G的业务。张一平认为,传统地产是一种资产买卖的生意,而产城融合要做好,一定是资产运营的逻辑。中集产城有中集集团强大的品牌、资本、资源支撑,以及积累了近10年的园区开发、产业招商和运营服务经验,是真正做产城融合的平台。

中集智城项目工地参观现场

中集产城以“园区运营专家”为愿景,对此,张一平进行了阐释称,“运营定义园区的价值”。中集产城C+运营服务体系围绕客户的需求,提供蓝牌、银牌、金牌服务,赋能企业发展,现已初步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中集ONE精益管理研究院惠州分中心”“中集-广工大研究院人才和创新中心”“国高企业培育中心”及“企业家俱乐部”等运营服务平台。

一城双园百亿产值

中集仲恺两大项目,预计将汇聚150余家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将导入1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及1个省级技术平台,形成以电子信息、新能源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实现近百亿产值、近3亿税收,吸纳就业人数近2万的产业标杆项目。中集产城惠州城市公司助理总经理张泽锐介绍,目前,中集智谷已引进的55家企业里面,LED光电企业占比达到60%,产业细分聚集度较高,为此,公司正在筹备举办惠州首届LED光电产业论坛,期望为湾区光电产业提供中集力量,见证光电产业的美好未来。

中集智谷效果图

根据仲恺高新区十四五《纲要》,仲恺将打造特色鲜明现代产业体系。在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仲恺高新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中集产城惠州城市公司一城双园,百亿产值,不仅惠及当地产业,更将直接惠及周边居民,促进就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原标题《借力双区建设得大机遇 深企深度参与仲恺产城融合》)

见习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关越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张勇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