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 “一键转接”不负百姓所托

刘晶瑶
2022-05-17 09:28
摘要

此次,国办推动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主要目的正是科学合理分流市民求助、快速有效处置突发警情,避免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

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意见指出,2023年底前,全面实现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相关数据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对接联动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以前,群众遇到问题,习惯有困难找警察,拨打110求助。疫情之下,民生需求集中爆发,多地政务便民热线成为防疫“总客服”,12345搭起战疫“连心桥”,成为解民怨、畅民意、暖民心的关键抓手。无论12345还是110,都让民意诉求有了“一电通达”的顺畅出口。

不过,民生诉求也分轻重缓急,对“线”拨打才能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效能。此次,国办推动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主要目的正是科学合理分流市民求助、快速有效处置突发警情,避免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

现实中,有人遇事就打“110”,却忘了这是一条保障生命安全的“生命线”,应该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骚扰电话、重复报警、无关咨询等无效警情,大量挤占“绿色生命线”,很可能让遭遇紧急危难的人陷入绝境。确保110“生命线”全天候畅通,不仅需要每个人的理解和善意,也需要科技助力,全面提升数字政务服务水平。

按照规定,各地要建立健全转办机制,12345或者110接到明确属于对方受理范围内事项的电话,须以一键转接方式及时转交对方受理。这也意味着,群众只需“拨一次”,民情民意就能精准分流,从而使政务、警务工作效能大幅提升。平台融合互通,数据枢纽更加高效、智能,治理能力升级迭代,才不辜负热线另一头的百姓所托。

当然,平台间对接运行,也要防范部门间出现推诿扯皮问题,对职责边界不清、存在管辖争议的诉求事项,应建立会商机制,提前理顺衔接体系,做到既互通也畅通。

让遭遇急难愁盼的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回复,最关键的是要电话打得通,投诉求助“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原标题《“一键转接”不负百姓所托 》)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