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创新,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作用,罗湖区委卫生健康工委组织开展“书记沙龙”活动,搭建基层党组织沟通交流、学习借鉴、思维碰撞的平台,发动全体党组织书记聚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党建工作的新任务、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目标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基层智慧和力量。
4月27日晚上8点,罗湖区委卫生健康工委首期“书记沙龙”拉开帷幕,系统68名党支部书记围绕“学习两会精神,争当卫健先锋”主题开展线上研讨,罗湖区中医院针推支部书记郑晓静领讲。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书记沙龙”微信群内发言200多条,讨论十分热烈。
聚焦“两会”精神谈学习体会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城市,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的一次生动实践。”郑晓静首先介绍了“两会”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重点领学了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卫健领域的相关内容。各支部书记积极分享“两会”精神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
聚焦民生实事谈工作思路
围绕市、区“两会”提出的“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健康罗湖共建共享”“老有颐养”等卫健领域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各支部书记结合自身岗位,纷纷建言献策。
罗湖区人民医院综合二支部书记李卫青表示:“罗湖医改有威力显成效,下一步可以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区老年病院党支部书记邱传旭结合“两会”精神和工作实际,针对“老有颐养”项目提出:“一是加强失能老人评估,探索发展‘两床合一’的家庭医养结合床位;二是持续完善‘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三是开展家庭照护者支援服务,提升家庭照护能力;四是推动‘全院一张床’管理,推进长期照护建设。”
罗湖区中医院康复分院书记郭志伟就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提出:“一是进一步把‘健康社区’建设落到实处,建立家庭医生与社区工作站网格员联动服务模式,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认识与认可;二是充分发挥康复分院中医药优势,打造纯中医治疗的特色服务品牌;三是建立科室间相互配合促进的工作机制,实现康复分院各临床科室大融合。”
聚焦党建业务融合谋发展
罗湖区中医院针推党支部书记郑晓静就疫情防控和中医院“三甲”评审工作,结合自己支部书记工作经验,分享了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方面的好做法,其他支部书记也积极分享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经验做法。
罗湖区妇保院妇女保健支部书记陈艳梅表示:“自妇女保健支部创建‘一周一课’品牌项目以来,党员带动科室群众,党支部结合科室业务宣传亮点特色,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直播间,不仅给患者普及了健康知识,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提升了科室在全市的影响力,通过打造党建品牌实现了多方共赢。”
罗湖区中医院外科支部书记李铭强表示:“近年来,外科支部开展‘党员医生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医生科普知识小讲堂、义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到社区;通过与莲塘社区党委共建,承接莲塘社区所有活动的全部医疗任务,党建引领为业务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聚焦疫情防控谈“先锋”
郑晓静抛出“此次疫情中,卫健系统党员有哪些让你感动的人和事”的话题,各支部书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纷纷分享了自己身边党员的战“疫”故事。
“在开展疫情期间突发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中,慢病院精神专科医生与集团各医院、社康中心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加班加点,成功处置了一个又一个起病急、风险高、情况复杂的精神病患者,让每个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罗湖区慢病院支部书记郭春江如是说。
“疫情期间,急诊支部多次完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陆莹更是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救治2名因地下室作业出现昏迷的危重患者,身先士卒,陪同2名患者进入高压氧舱进行治疗,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有力保障。”罗湖区中医院急诊支部胡波书记深有感触地说道。
据悉,本期“书记沙龙”是罗湖区卫健系统开展“书记工作室”系列活动的第一场线上活动。今年以来,罗湖区委卫生健康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向基层党组织书记赋权、赋能、赋责,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加强党建引领,将“书记工作室”打造成党组织生活提质创新、培育党员骨干队伍、基层经验学习交流、党建品牌“孵化”创建、党建引领攻坚克难的五大平台。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