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供应建设用地规模58平方公里 深圳市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2022-04-30 08:54

“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设用地供应规模58平方公里,供应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以上,完成2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整备……记者近日获悉,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印发了《深圳市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上为《规划》提出的部分目标指标。

建设用地总规模保持在1032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设用地总规模保持在1032平方公里以内,建设用地供应规模58平方公里,其中更新整备直接供应用地10平方公里。

在生态系统方面,全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保持在478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保持37%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40%以上,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到75%。

在资源配置方面,到2025年,完成2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整备,有序推进2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连片改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4.5张,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数67.3万个,保证“十四五”期间供应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以上。

提升都市核心区扩容区域发展质量

《规划》提出,深圳将强化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全面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重点推进深港边界地区开发建设的整体协同互动,共同推进港深西部铁路、香港北环线支线等跨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打造以深圳为核心的湾区“1小时”交通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都市圈城际铁路线网基本架构;推动莞惠临深地区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建设跨界优质生活圈。

根据《规划》,深圳还将完善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空间结构,构筑“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总体格局,构筑“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其中包括提升都市核心区扩容区域的发展质量和功能,促进新安、西乡、民治、龙华、坂田、布吉、吉华、南湾街道等扩容区域优先承接原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外溢,逐步疏解转移效益较低的传统加工制造等非核心功能。

居住类历史遗留建筑或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根据《规划》,深圳将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强化空间保障能力。包括优先开展配套设施不足地区的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旧住宅区改造,增加民生设施用地和住房用地供给,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稳妥推进历史遗留建筑处置,探索将居住类历史遗留建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作为政府公共住房的补充路径之一。

为支撑创新之都建设,《规划》提出高品质建设各具特色的高新园区,重点推进南山和坪山两个核心园区建设,推动龙岗、宝安、龙华等园区空间优化调整,形成“一区两核多园”的统筹协同发展格局;加大高品质产业空间保障,推进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建设。

为提升宜居空间品质,《规划》提出加大居住空间保障,完成10平方公里居住用地整备,确保“十四五”期间供应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以上。完善居住空间布局,鼓励以土地混合使用的方式在高等院校、大型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就业集中区周边建设住房,有序引导用地功能优化调整。

谋划“海洋经济飞地”布局海外远洋渔业基地

《规划》还提出统筹蓝色国土保护利用,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将谋划布局海洋综合试验场、全球海洋大数据中心等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合理谋划“海洋经济飞地”,加快布局海外远洋渔业基地;统筹海洋发展空间格局,打造“广深港”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惠汕”海洋产业发展走廊。

此外,深圳将打造绿色活力海洋名城,以海岸带作为陆海空间耦合的重要发展轴带,打造东部山海生态度假区、中部都市亲海休闲活力区、西部创新活力湾区。优化滨海空间品质;全线贯通环海绿道,推进公共海滨浴场开放,满足市民观海亲海乐海的美好生活愿望。

原标题(《5年供应建设用地规模58平方公里 深圳市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见习编辑 饶欢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