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均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记者4月28日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2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开始公示,深圳共有1名个人和1个案例入围。此项活动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主办。其中,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孟祥伟上榜2022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名单;广东省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气候科普公益宣传进万家案例上榜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名单。
孟祥伟现任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湿地管理部总监、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校长。作为华侨城湿地的负责人,孟祥伟积极倡导“无痕湿地、零废弃”等理念,大力推动华侨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在市、区有关部门和华侨城的大力支持下,她与团队推动华侨城湿地于 2020 年获批成为中国最小、深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于2021年获评广东省重要湿地。
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科研机构和全国各高校的配合下,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联合深圳航都文化公司探索出生态文明和文化影视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模式,在2015年发起并承办了中国首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公益影视活动——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时代(以下简称“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
大会通过设立专业论坛、影视作品评优、公众展映、科普讲座、青少年培训、绿色低碳生活展、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展示中国绿色故事共七大板块,形象具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向社会大众普及绿色低碳知识。六届大会共邀请国内外政府、企业、高校、NGO、媒体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探讨交流;六届大会共征集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8859部影片,共评选出70部获奖作品;在公众展映和科普讲座方面,组委会面向深圳市内电影院、书店、社区、学校、部队等场所,共展映影片66部,展映场次近300场,讲座场次达50余场,观看人数达三十余万人。自2017年以来,大会组委会还针对深圳市内100余名教师开始数十场公益影视培训指导,帮助学生拍摄有关绿色环保题材的影视作品,2021第六届大会优化了“青锋少年”项目的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了绿色环保摄影大赛,收到了来自深圳市内64所中小学的近500余部中小学生摄影作品,最后评选出11部获奖作品。
大会致力于打造成一个以气候影视为起点,以绿色传播为重点,以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的深圳特色宣传活动品牌。自2015年创办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业界颇具影响力的绿色传播活动品牌。大会连续四年(2017-2020)被纳入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大会组委会代表连续五年(2015-2019)受邀随中国代表团参加在法国、摩洛哥、德国、波兰、西班牙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展示并传播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和声音,同时也成为代表深圳本土的绿色公益城市文化品牌活动。2021年,气候影视大会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另外,经中国邮政批准,2021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还发行了第六届大会纪念邮票。
(原标题《深圳1名个人1个案例入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名单公示》)
见习编辑 饶欢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关越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