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领域首个碳减排团体标准首次面向社会开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兴东
2022-04-28 20:52
摘要

碳减排团标的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普及,与出行行业、各个省市共同构建一个更为良性、可持续、多赢的碳减排模式

在今年3月份首次试算应用后,首个顺风车碳减排团体标准——《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和兴趣。近日,《规范》全文正式公开,公众可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官方网站进行查阅(点击http://www.ttbz.org.cn/Pdfs/Index/?ftype=st&pms=55084查看原文),这也是顺风车领域首个碳减排团体标准首次面向社会开放。

《规范》由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嘀嗒出行)、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并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于2021年12月21日发布。 《规范》提供了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包括术语和定义、项目边界的确定及排放源识别、减排量计算、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以及减排量评估报告的编制等五大方面。适用于在实现与基准线情景相同出行里程的情况下,通过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活动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情景。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表示,《规范》为顺风车合乘出行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顺风车行业领头企业,与联合编制方一道,把经验和科研成果分享出来,让顺风车行业各平台能够更加科学准确测算自身用户的碳减排值,也是对出行行业的贡献和担当。”业内人士认为,各地推进“双碳”实现的要求和目标都也很明确,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可以说是全国一盘棋。“各个省份在制定低碳发展路径时,都在做积极创新探索和努力。达峰曲线绘制需要测算各个减排措施的减排量贡献值,顺风车碳减排团标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测算方法,为减排措施的减排量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碳减排路径,主要包括运输结构优化、运输装备改造、效率提升和能源转换。顺风出行通过提升顺路车辆的空座利用率,来降低人均出行碳排,本质上属于效率提升。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邓继海看来,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手段,对C端用户出行的减碳值进行科学测算,这为交通运输行业有效测算移动排放源的减排量,提供了创新方法和思路:即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来实现个人碳排放监测数据准确性、全面性和唯一性。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和“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均是重要内容。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城市都在通过创新手段来鼓励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培育全民绿色低碳意识。碳减排团标的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普及,与出行行业、各个省市共同构建一个更为良性、可持续、多赢的碳减排模式。

(原标题《顺风车领域首个碳减排团体标准首次面向社会开放》)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关越(客户端),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兴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