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防控和救治两不误,守护疫情下市民生命健康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立兰 通讯员 王霏
2022-04-17 23:41
摘要

防控和救治两不误,从“充当哨点”的发热门诊,到“记挂患者”的血透中心,再到“努力打赢‘遭遇战’”的急诊科,以及“持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重症医学科(ICU),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团结协作,努力守护特殊时期市民的生命健康。

疫情下,保证普通市民的正常就医,对各大医疗机构来讲,变得比从前更具挑战性。

防控和救治两不误,从“充当哨点”的发热门诊,到“记挂患者”的血透中心,再到“努力打赢‘遭遇战’”的急诊科,以及“持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重症医学科(ICU),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团结协作,努力守护特殊时期市民的生命健康。

发热门诊:疫情下的防控哨点,“跑得更快”将病毒尽早截停  

跑在病毒前面,尽早把病毒截停,防止疫情扩散,疫情下,发热门诊就是医院防控哨点。当下,发热门诊严格实施两点一线封闭式管理,记者只得电话采访门诊医护代表朱丹医生和刘娟琴护士。

朱丹医生,今年33岁,东北女孩儿,从发热门诊成立之初就在此工作,一两年都没回过老家。刘娟琴护士,今年28岁,去年刚结婚,没度蜜月,就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2018年,她还曾参加援藏。

刘娟琴护士在分诊台记录患者就医信息

朱丹回忆,疫情初期,发热门诊刚筹建,连基本防护物资都匮乏,现在整个门诊运转流畅,每天能承担200多人次的诊疗,没出过一次差错。“所有同事都扛着,有50多岁的老医生也一直坚守在一线”,朱丹说,是同事们的团结,让发热门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现在是治疗和防控两不误,管控区的病人首先会被送到发热门诊,出现特殊情况,会走绿色通道,先保住患者的生命安全”,刘娟琴补充。

提醒患者戴好口罩和手套、测量体温、做流调等,是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看似琐碎却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板房里,穿防护服长时间工作,感到闷热;这里风险大,家里人担心,最初大家心里也有点害怕;有患者在等待核酸结果时不理解,出现抱怨情绪;长时间两点一线工作,记挂家人和朋友,没有正常社交”,这些都是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要克服的困难。

“最初发现阳性病例,我还是有点害怕的,大家提前做预案演练,只要按照规范操作,就不用过多担心”,在发热门诊的经历,让年轻护士刘娟琴越来越成熟。丈夫是医院宣传科室工作人员,她说,两个人日常互相鼓励,希望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为疫情做一点贡献。

朱丹医生和同事正认真工作


去年朱丹的父亲生病,她至今没回家看望。“爸爸每天会通过微信步数推测我上什么班,决定什么时候可以给我打电话,有时候忙起来三四天没联系,他们就比较担心”,说到家人,朱丹开始哽咽。“疫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希望生活早点回归疫情前,大家能随时见到想见的人”,她说。

血透中心:记挂每一个患者,确保规律血透不停断

对血透患者群体来讲,有规律接受规范化透析,意味着生命得到保障。疫情时期,如何做好急危重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救治,至关重要也充满挑战。近日,记者和高东丽医生及李春燕护士聊了聊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血透中心的做法。

高东丽医生84年出生,2021年从肾内科轮转到血透中心,一直坚持到现在,工作仔细有耐心,与患者沟通温柔和善。李春燕护士今年30岁,对患者认真负责,经常获患者好评。

血透中心日常工作场景

“医院血透中心特意增加了一个班次,还为管控区血透患者专门设置单独血透空间”,高东丽介绍,血透中心有20台血透仪,目前有3位医生加上9名护士,除了服务原有患者,还接收了从兄弟医院转来的18位患者,以及管控区紧急血透患者。患者多、医护人员和仪器有限,从原来一天2个班次增加至3个班次,大家要工作至深夜一两点。

“血透中心有微信群,还做好了每个患者的联系记录,疫情紧张时期,我们会提前给每位患者打电话,告诉他们要如何操作,才能正常来院做血透”,李春燕补充,血透患者人员来往密切,因为有基础疾病、患者疫苗接种率不高、抵抗力弱,要做好流调调查,时刻小心,谨防漏洞。

医护人员的耐心和细心,让这些久病沉闷的患者感受到真正的被关爱。“平常透析不觉得有什么,这次透析觉得倍感珍惜,医院还能接收我们管控区的患者,多亏了医护人员的付出,真心的感谢您们”,一位管控区患者在患者群里表示感谢,引来其他患者的纷纷跟评。据介绍,这位患者原来之前在市里其他医院做透析,疫情无法前往就医,来了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后,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希望以后都在这里接受透析。

血透仪器操作需要极其严谨认真

高东丽深有感触,“之前就是到点上机、到点下机,如今特殊时期,患者们更能体会到医生的不易了,我感觉医患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了,令人欣慰”。她家里有两个小孩,都是老人在带,一岁多的二宝现在还不会叫妈妈。“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能多陪陪孩子,让家里的老人也休息一下”,她说。

“一进血透中心,我就浑身充满力量,还有一种使命感”,除了工作,李春燕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自己有一些休闲时间,多认识新朋友,赶紧脱单。

急诊科:努力打赢抢救“遭遇战”,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机会

抢救床的快速推动、患者的呻吟、医护人员的紧张抢救,这些是普通人只能从电视中看到的紧张画面,却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日常”。“疫情之下,大家没有退缩,努力打赢抢救‘遭遇战’,确保病人生命体征稳定,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机会”,该院急诊科郑国军医生和潘蕾护士表示。

郑国军,今年57岁,系急诊科始终坚守一线的“老将”,就连夜班也和年轻医生一起“拼”。潘蕾,88年生,工作已有11年了,是急诊科护理主力,积极踏实能干。两位是急诊科70多名医护人员的代表。

郑国军为急诊病人核对输液药品名单

为何说是“遭遇战”?郑国军解释,在急诊科永远不知道下一位病人是什么情况,只要一上班,大脑就处于高度紧张状况;病人送来后,要在两三分钟内问清病情,再紧急抢救稳住了病情,才能转移到专科继续治疗。

前段时间疫情形势紧张,急诊科要负责管控区紧急情况病人的救治。“我们急诊科的行医准则是,无论何时,抢救第一位。管控区的病人来了,我们要送往负压舱,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抓紧时间抢救”,郑国军说,虽然防护服会给抢救带来一定不便,但大家都坚持过来了。他补充,急诊科还承担着需要急救的和病情危重的发热病人的救治工作。

在急诊科工作,内心需强大,还要不抛弃不放弃。持续胸外按压、呼吸机支持、反复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监护、抽血、导尿……潘蕾对去年的一次抢救印象深刻,当时科室通过院内院外联合、超长时间心肺复苏、IABP+CRRT+呼吸机”三机联动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成功救治一例院外突发心跳骤停、持续心肺复苏长达146分钟的50岁患者。

因经常需要面对各种急性病例,急诊医生需要练就强大的内心

抢救是常态,加班是常态,这些在普通人看来难受承受的紧张和疲惫,急诊科医护人员早已习惯,“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就要完成使命”,这对中青医护搭档表示。

重症医学科(ICU):持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帮更多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第一次进入重症医学科(ICU)室,压抑感直接向记者袭来,每张病床旁都放置一台生命监护仪,滴滴跳动着……彼时,医生陈志达和护士沈郁楠刚刚完成一次诊疗,他们带记者去办公室以方便采访。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刚成立,陈志达和沈郁楠就来此工作,两人都是80后,10多年来共同成长。“普通人都以为是不是进了ICU就出不来了,其实不是的,我们还是有70%的患者病情可以稳定或者康复”,陈志达医生看出记者的紧张,他说,进入ICU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而是用更全备的医疗手段进一步治疗,他话语中透露出乐观。

陈志达为ICU病患做日常检查

受疫情影响,其他科室业务有缩减,但ICU更忙碌了。“我们有12个床位,重症科的一些病人也会转过来,所有人都两点一线,不能回家,包括清洁工”,陈志达说,科室一直都在持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帮助更多患者回归家庭或社会,“有患者送来,核酸结果还没出来,我们就会送到负压病房,防护服不便、面屏起雾,都会带来一定的难度”。

今年初,蛇口有一名66岁的老年女性,吃了冰箱生腌的柠檬后开始腹泻,12小时后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进入ICU后,根据检验学及检查报告,考虑患者为感染性腹泻,脓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受损,在ICU抢救治疗9天后,转危为安。后续,这位老人的家属给ICU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达哥工作严谨,交接班时不用看班纸,都能对每个病人的情况清清楚楚,抢救时候也冷静、不会慌,和病人家属沟通也融洽,把病情以及如何治疗都讲的很清楚”,沈郁楠认为陈志达拥有ICU医生需具备的所有素质。

陈志达与沈郁楠10多年来共成长

此前,沈郁楠的父亲也在老家住过ICU。“我感觉自己既是护士又是患者家属,可以完全理解患者家属的感受”,她说自己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人间冷暖”。“不但对护理工作熟悉,一些常见疾病她都知道,有时候科室新医生操作有瑕疵,她都能察觉并提醒”,陈志达对沈郁楠的工作能力十分肯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立兰 通讯员 王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