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全球第一,这种治疗或能提高患者生存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2022-04-17 18: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0年全球癌症登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一。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0年全球癌症登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一。

记者近日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该医院专家认为,内分泌治疗作为主要治疗策略之一,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也不是每个乳腺癌患者都需要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

目前,乳腺癌的诊疗是建立在病理分子分型的基础上,根据病理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指数(Ki-67)这四种分子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型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PR)合称激素受体。对于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细胞核免疫反应染色阳性比例≥1%)的患者,可以使用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需要持续多长时间?专家表示,医生会对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考量,比如患者的月经状况,有无绝经;患者的临床/基因复发风险等级;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耐受程度等等进行综合评估权衡之后给出建议。临床指南推荐一般内分泌治疗时间至少为5年。

据介绍,内分泌常用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及调节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氟维司群)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绝经状态及临床/基因复发风险等因素给患者合适的内分泌药物治疗。

专家提醒,内分泌药物的不良反应相较于化疗和靶向药物会更轻,但也有潮热、恶性呕吐、骨质丢失、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增厚等相关不良反应,需要日常注意及定期监测。

(原标题《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一,这种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期》)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关越(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