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读大学的日子,我总是很想念家乡的鸭母捻。听名字可能有人会以为是什么鸭子,但它其实是潮州一种特有的甜品小吃。外面的甜品千千万,却不及它在我心底的那份甜。
鸭母捻是广东潮汕地区的特色小吃。它原本是一种有馅的糯米粉制汤圆,原名为糯米汤圆,后来改为鸭母捻。它有多种馅,比如绿豆,红豆、芋泥等等,并且形态各异,有的呈圆状,有的呈椭圆状。它的名字让它在众多潮州美食中更加引人注目。关于鸭母捻名字的由来,现在是有两种解释的:一种是因为这种汤圆在过去形状大如鸭蛋,鸭蛋潮州话又叫鸭母卵,所以被称为鸭母捻;另一种是因为这汤圆煮熟浮在水面上,就像白母鸭浮游在水面,所以称为鸭母捻。现在的鸭母捻里不仅有汤圆,还有薏米、木耳、白果、红豆、鹌鹑蛋、柿饼、清心丸、桂圆、芋圆、绿豆等各种原料,能满足很多人的饮食需求。在潮州的甜品店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鸭母捻,这对于潮州人来说是一件格外幸福的事。
做鸭母捻的过程并不复杂,但也需要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先在糯米粉中加入适量温水,并将它揉成团,再取五分之一的糯米团煮熟。据说这样做出来的糯米团有扩张性,不易干不易断。接着,把煮熟的糯米团加入生的糯米团里面,加适量粉揉匀,再把糯米团分成20g若干份,把馅料分成12g若干份,按包汤圆的手法包鸭母捻。不用收虎口,直接搓尖,一个个的鸭母捻就成形了。最后,往锅里加入水和白糖煮沸,再把鸭母捻放进去煮至上浮一分钟。捞上来一碗,根据个人需求加入红豆、清心丸、桂圆、芋圆、绿豆等各种原料,一份美味的甜品就可以端上桌了。
我上初中时,学校就坐落在潮州牌坊街的深处。牌坊街里有很多的潮汕甜品店,每次放学回家,如果时间还早,我都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吃鸭母捻。毕竟甜食可是治愈疲惫的生活的良药,而鸭母捻更是甜品中的极品。原料充沛而色香俱全的鸭母捻被端过来,总能抹平我们脸上微皱的眉头。一口咬下鸭母捻,里面的馅料和甜味便会喷涌而出,更刺激了我们的味蕾。在一番风卷残云之下,整碗的鸭母捻很快就见底了。如果哪个朋友还没有吃完,则有可能是大家虎视眈眈的对象。趁他不注意,可能就有人夹走他那巨大的鸭母捻,往自己嘴里投。那一碗碗鸭母捻里,有丝丝的甜味,也有我们悄然远去的青春味。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更是成了浓稠而消散不了的家乡味。
鸭母捻的美味只有真的尝过,才能知晓。它是潮州美食中的瑰宝,也是留在我心底难以散去的家乡味儿。
(原标题《心底的一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