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战疫先锋丨叶其凯:以满腔热忱谱写“战疫志”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李新创 王域之
2022-04-01 18:30

师者,不仅传道受业解惑,当民有所需时,亦可化身战士,挺身而出,奔赴“战场”。作为一名老师,叶其凯便是如此。自2020年7月抽调至龙岗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至今,他已在“疫线”奋战600多个日夜。“疫线”如战场,虽无刀光剑影,亦不乏惊险时刻。但他总是如笔在手,不慌不乱,以满腔的热忱,谱写着自己的“战疫志”。

哪里有需要便冲向哪

2020年7月,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做好“内防外输”成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国际航班的逐步恢复,防境外输入工作压力持续增大,人员紧缺,成为常有之事,以致“抽调”成了缓解人手不足的方法之一。

“哪里有需要我便冲向哪。”叶其凯告诉记者,一天,校长过来问他,学校准备抽调老师参加防疫,要不要考虑一下。“我一听去防疫,想都没多想,便一口答应了。”他说,防疫是全国大事,需要自己时,根本容不得半点考虑,这也是他身为一名党员的原则。

叶其凯说,抽调“专班后,他主要负责入境转居家工作及协助相关转运工作,为能尽快上手,他不仅认真学习了相关政策、人员对接流程、应急预案处理等,并不断提醒自己“我是防疫人员,不再是老师”。

有次前台呼叫他,说有个电话需要处理。“I don't know how to use my TV remote control。”一听声音,方知对方是个外国人,好在自己英语还行,便很快得以解决。

“一声‘叶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叶其凯表示,专班工作较为繁杂,仅每日来电咨询者便接连不断,特别遇到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时,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可以说费时耗力。于是每有人喊“叶老师”,他便心领神会,闻声而去。他耐心的处事方式,也赢得同事的一致赞许。

把旅客当成自己家人

“叶老师,有个老人行动不便,麻烦照顾一下”“叶老师,有个孕妇带着小孩且行李比较多,麻烦帮忙一下……”在常人眼里,一提到境外回来人员,便敬而远之,可对叶其凯来说,与境外旅客零距离接触,则是日常真实写照。

“谢谢叔叔。”叶其凯介绍,记得某次深冬时分,由于防护服不保暖,有些入境旅客等待时间较长,又冷又饿,开始生出不满情绪。“怎么这么慢,能不能提速办理。”他说,每当遇到这种事,他都会把旅客当家人耐心安抚,一旦办理妥当,他也会主动帮旅客搬行李、抱小孩等。“有次我抱一个小孩上楼梯后,那小孩不仅道了声谢谢,还深深鞠了个躬,我感觉心里既暖和又感动。”他说。

2021年9月,叶其凯调至指挥部负责处理转居家工作,可谓千头万绪。“有时家人也会抱怨。”叶其凯说,由于工作繁忙,即使在家里,他亦处于办公状态,有时刚吃上几口饭,便又接到申请转居家的咨询,时间长了,家里人也难免会产生抱怨。“毕竟总是熬夜,怕影响身体”。他说,好在妻子通情达理,依然理解和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这也给了他很大的慰藉。

叶其凯则表示,与疫情初期相比,目前国内形势好转了很多,但境外输入风险依然存在,对“专班”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好在我们有最好的团队,他们久经沙场,斗志不减,相信在大家的勠力同心下,很快将战胜疫情。”。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李新创 王域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