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双周”发布现场。
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为核心,近年来,罗湖区医共体改革模式受到了全国关注并在深圳全市推广。2016年深圳市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监测结果显示,罗湖区医院的门诊满意率高达93.5%,住院满意率高达94.7%。罗湖医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它给罗湖人带来了怎样的健康福利?
8月25日下午,罗湖“双周发布”医改专场在罗湖区新闻发布厅举行,罗湖区卫计局、罗湖医院集团新闻发言人联合讲述了罗湖打造最健康城区、做好居民一辈子健康服务的故事。
罗湖区卫计局副局长刘岭讲述如何管好居民一生的健康。
把罗湖居民一生的健康都“管”起来
一个人的生命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呱呱坠地那一刻,而是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罗湖区卫计局副局长刘岭介绍,为了保证这个受精卵的健康,罗湖区从父母领证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新生命的干预。罗湖的夫妻可以在婚姻登记处享受免费的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还可以在罗湖医院集团与华大基因共建的精准医学中心做产前诊断和慢性病风险筛查,保证宝宝健康出生。
孩子不喝母乳怎么办?经常哭闹怎么办?罗湖区建立了科学育儿指导平台,为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了现场授课、视频讲座、免费咨询等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以往这都是在发达国家才能见到的服务,如今在罗湖也能为民所用了。
转眼孩子上了学,罗湖区“儿童口腔保健计划”为他们建立了口腔档案,有专业的牙科医生提供涂氟和窝沟封闭服务。而罗湖“健康少年学堂”讲座也将教授许多受用一生的健康知识。
长大成年了的罗湖孩子们渐渐地有了工作和家庭的压力,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也开始出现。这时候,他们可以来到社康中心,寻求家庭医生的帮助。罗湖的社康中心如今不仅配备了先进的X光、超声等仪器,坐镇的家庭医生也是罗湖区用30万高薪聘请回来的,或是罗湖医院集团专科医生转岗过来的,水平一点也不比大医院的医生差。时不时,还会碰到澳大利亚、美国、丹麦等国家的优秀全科医生在社康中心坐诊。家庭医生长期在基层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对大家的身体状况最为了解。在患上慢性疾病以后,家庭医生不仅能
及时更新健康档案,还将开展定期检查,监测血压、血糖,并根据监测的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稳定病情。截至目前,罗湖已经组建了23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这些团队能够为签约居民提供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免费体检、用药指导、健康促进等26项医疗健康服务。
为了让家庭医生更好地管理签约病人,罗湖医院集团还自主研发了一款APP“健康罗湖”。该APP能够保存居民15年内在罗湖医院集团就诊的全部记录,居民本人也可以随时查询并更新健康信息。通过该APP,家庭医生团队可以随时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从而做到病情分级管理,实现大病和慢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目前,罗湖区常住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已经达到58%,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常住居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在步入老年后,罗湖医院集团免费将为居民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在家的卫生间里安装了防跌倒扶手、小夜灯,放置了防滑垫,还会赠送手电筒,告诉许多防跌倒的“小技巧”,保证老年生活健康平安。
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话医改。
医改:探索医保总额管理制度,开创多赢局面
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为了实现该目标,罗湖推动医疗供给侧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供给方向,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公共卫生和社康中去,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地享受到健康教育、慢病防治、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在罗湖医院集团成立后,罗湖全面整合优化辖区的医疗卫生资源。 “罗湖不存在缺医少药的问题。”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表示:“只要是居民需要的药,我们都会想尽办法提供。社康中心没有,我们到医院给你拿;医院没有,我们也会通过其他渠道,24小时之内把药配送到你家。”
孙喜琢介绍,2016年罗湖区开始探索建立医保总额管理制度,即以辖区内的签约居民为对象,将上一年度基本医保大病统筹基金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总额加上本年度全市医保支出平均增长比率值,打包给罗湖医院集团。年终清算时如有结余,罗湖医院集团可将其用于居民疾病的预防,业务工作的开展,医务人员的激励等。这就在医疗机构中建立了正向激励:居民越健康,医生的薪酬越高。医院、医生、患者和政府的利益也因此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同时,医疗服务供给正在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居民的健康程度正在提高。此外,2016年,罗湖医院集团职工年收入同期增长21%,社康中心职工年收入同期增长30%。可以说,罗湖医改,实现了多方面的共赢。
现场观众正在认真聆听。
互动
“现在的社康中心和医院,绝对会颠覆你的印象”
记者:普通老百姓走进社康中心,走进医院时,能否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变化?
孙喜琢:这两年来,罗湖社康中心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子的自有率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数量也翻了一倍。如今,居民在社康中心就可以做CT,做胃肠镜。
此外,我们还聘请了一大批专家。如果你生病了,可以直接到社康中心问诊。社康中心解决不了,还有我们罗湖医院集团的医务团队,还有360多名外来专家组成的“智囊团”。我们向居民承诺,只要你们相信罗湖医院集团,国内你想请谁我都可以请来。
总之,现在社康中心和医院的变化,虽不敢说翻天覆地,但绝对会颠覆你的印象。
“我们的医务人员不管走到哪儿,都会说自己是罗湖医院集团的职工”
记者:听完您的讲述,我觉得罗湖人很幸福。我想问的是,罗湖医改在满足居民需求之后,能不能让医务工作者也拥有“获得感”?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孙喜琢:我们医务人员的获得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薪酬待遇大幅度地提高,第二是荣誉感的不断增强。我们的医务人员不管走到哪儿,都会说自己是罗湖医院集团的职工。听到的人都会说你们罗湖真好,你们那里有改革。
“不以最高的投入为前提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我觉得这是我们罗湖人的最大幸福”
记者:罗湖医改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改革名片,政府的投入是不是很大?
刘岭:近年来,罗湖区委区政府“空前”重视医疗卫生事业。2014年,罗湖区在医疗卫生事业上投入4.8个亿,随后这个数额每年都以20%的幅度增长,预计今年会超过11亿。
我了解了一下,同其他兄弟区比起来,罗湖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并不是最高的,也许还比较靠后。但是罗湖医改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贺海涛书记有这样的一句话:“凡是卫生系统的要求,我们是有求必应,没有求也要应。”聂新平区长也说过:“我要罗湖医改找不到不成功的理由。”可以说,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为罗湖医改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外,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罗湖医院集团英雄断臂式的改革精神,也都是罗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以最高的投入为前提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我觉得这是我们罗湖人的最大幸福。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