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乘风扬帆向前进 底气十足破浪行

宝安日报记者 何一航/文 宋璐/图
2022-03-28 18:00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宝安产业
摘要

经受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考验,宝安2021年度经济发展总量爬坡过坎、质量持续优化,国家战略落地乘数效应日趋显现,高质量的成色更足更浓。

江河奔流,在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

经受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考验,宝安2021年度经济发展总量爬坡过坎、质量持续优化,国家战略落地乘数效应日趋显现,高质量的成色更足更浓。

宝安城区航拍图。

丰硕成果提神振气,佐证宝安区委区政府经济工作思路清、方向明、各项措施行之有效,全区上下令行禁止、众志成城。优异成绩来之不易,宝安快马加鞭不下鞍,举全区之力落实“422133”工作主框架,攻坚成果不断涌现,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年初又印发2022年“1号文”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配套实施4大行动、56条扶持措施,条条可落地、项项是干货。虎年春节以来,宝安经受住了多轮疫情冲击,熟悉的城市律动加快“返场”,外界愈发期待逆风破浪的“宝安答卷”。

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宝安底气十足向前进。

经济总量过槛进阶跨越发展蓄势待发

用心看,数据里有跃升态势。

2021年,宝安GDP(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跨越,达到4422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加575亿元,增量超出过去3年的总和,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区县第一方阵。

忆过往,望来势。2012年至2016年,宝安GDP由行政区划调整后的1770亿元增长至3065亿元。其后几年,宝安经济发展克服“基数效应”,运行轨迹持续走高。特别是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宝安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总抓手,加快推进“万千百十”计划,GDP一举突破4000亿元大关。

每一个千亿级的跨越,都意味着一个发展层次的大提升。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帆于日前撰文,把GDP突破4000亿元作为经济强区的一个衡量标准,将宝安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海淀区、广州市天河区等归为同一类别研究对象。

深圳市商务局陈华博士认为,宝安GDP突破4000亿元,并不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简单的经济增长问题,而是意味着宝安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这并不是简单依靠旧有经济模式不断复制、扩张就可以实现的。”她说。

经济学家罗斯托曾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一书中提出“起飞理论”,即经济发展突破瓶颈,出现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的现象。以南山为例,GDP从1136亿元到4143亿元历时10年,从4143亿元增至6279亿元历时4年,再增至7630亿元仅历时2年。

观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GDP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宝安经济在腾飞之路上顺利起跑。宝安区委区政府勘破规律、料事于先,2021年9月召开的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宝安“十四五”期末GDP要达到6000亿元,并做出一系列论断:“未来五年宝安必将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奠定身居湾区之心、引领湾区之先、挺立湾区之巅的坚实基础”“宝安已经完成‘量变’积累,迎来了‘质变’拐点,未来五年必将创造高速飞跃的奇迹”……铿锵话语、掷地有声。

实践一再证明,宝安区委区政府关于宝安未来谋篇布局高瞻远瞩,尊重经济规律、契合发展实际。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紧密团结在宝安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落实“422133”各项部署,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无比有底气、无比有信心。

发展质量换挡提质工业面貌焕然一新

用心听,数据里有破局回音。

2021年,宝安规上工业总产值接连跨越8000亿元、9000亿元两个大关,同比增长14.1%、达到9026.79亿元,比2020年增加1633亿元,接近“十三五”期间5年增量的总和,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突破20%、达21.8%,作为深圳工业基本盘的地位愈发稳固夯实。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出口贸易一仓难求大背景下,宝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5.37亿元,同比增长15.4%,创201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的历史新高,交出了一张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双提升”的优异答卷。

数据显示,2021年宝安工业32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1.3%,有1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其中,通信计算机行业以945.23亿元增加值成为宝安工业第一大支柱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6%。与此同时,宝安242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309.24亿元,增长19%;六大国高领域中科技服务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增速良好,分别增长47.5%、32.5%、31.8%和31%。广东省着力培育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宝安共有企业近5000家、全市最多,其中13个集群企业数量全市第一,并有4个集群产值达千亿级。

这般“高精尖”的工业“主引擎”充分说明:宝安工业已经“破局”中低端,彻底摘掉“傻大黑粗”“灰头土脸”的历史标签,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宝安工业之变背后,是宝安区委区政府坚持“制造立区”初心不改。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总抓手,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区”;区委七届二次全会部署“422133”工作主框架,绝大部分任务都与发展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农历虎年正月,宝安区委区政府印发2022年“1号文”——《宝安区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若干意见》,释放出举全区之力发展先进制造的强烈信号。

投桃报李,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投资者用实际行动回应宝安。过去一年,宝安工业投资达301.42亿元,同比增长34.3%,950家新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6.54亿元,同比增长4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充分证明宝安是企业发展的福地、沃土。

数据无声,却是最好的见证。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这条路,宝安蹚出了成效、闯出了名堂,向前腾挪的底气更足、志气更坚。

重大历史机遇赋能现代服务业潜力澎湃

用心思,数据里有一片“蓝海”。

2021年,宝安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整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始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增长38.6%,年度增速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17.9个百分点。

机遇赋能,加压奋进。2021年,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港澳高端要素不断注入,珠江口东西两岸现代服务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前海“扩区”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主力区,宝安积极对接、主动作为,承载扩区效应持续释放,前海新扩片区贡献了全区过去一年约1/3的固投、1/4的新增商事主体,驱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021年1月至11月,宝安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79.88亿元,营收总量排名全市第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速全市第1。随着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宝安产业结构由工业一枝独秀向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速转变,湾区逐浪底气十足。

趁热打铁,事倍功半。宝安今年“1号文”专门将“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独立成篇,提出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物流业高端化发展、促进软件业快速发展、加快会展商贸业特色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等6条措施,诚意满满、干货满满。

“宝安产业正在通过深刻变革资源要素配置的方式向更高质量更高层面跃进。”陈华表示,宝安区委区政府以“1号文”促进宝安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前景让人期待。

今年初,宝安区委决定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6.3%,并提出“在工作中争取更好,为全市做出更多宝安贡献”。锚定目标,向前、向前!这份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笃定、舍我其谁的担当,映射大格局、大气魄,凝结成“422133”工作主框架的宏大起笔,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城市气质,是宝安真正的底气之源!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何一航/文 宋璐/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