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仲裁院扎实推进改革破题攻坚 当事人来源地已达136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解树森
2022-03-25 08:22

全国首个证券仲裁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揭牌……记者近日从深圳国际仲裁院获悉,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以来,该院扎实推进改革破题攻坚,推动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取得了阶段性积极进展。

证券仲裁在深圳先行先试。2021年11月,全国首个证券仲裁中心在深圳成立是落实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落下的重要一子。深圳国际仲裁院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手,在建立完备的证券仲裁规则体系、建设一流的证券仲裁专家队伍、推进机制衔接等方面进行业务共建。全球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发生相关纠纷,都可以选择在该中心进行仲裁。证券仲裁中心具有仲裁专业性强、灵活性高、一裁终局、去地方保护等特点,不仅有利于解决资本市场纠纷传统诉讼中不少地方长期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可预期性不强、专业程度参差不齐、中小投资者保护门槛高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有效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还有助于提升深圳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心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点。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通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充分发挥仲裁跨境管辖、跨境执行的特殊作用,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融合发展。2021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揭挂牌。按照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改革方案》,该中心不断强化港澳因素,提升国际化水平。新一届仲裁员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仲裁员达到149名,来自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仲裁员达到18名,港澳因素进一步凸显。该中心还在前海举行国际合作启动仪式,以合作方式引入相关国际组织和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建设交流合作平台,引入港澳高端法律资源,共建大湾区国际仲裁高地。

知识产权仲裁是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一种重要途径。成立于2021年4月的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立足中国科技创新重点区域和前沿阵地,就近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粤港澳三地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杆城市和国际高地。

据了解,2021年深圳国际仲裁院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仲裁和调解当事人来源地达到了136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深圳国际仲裁院将进一步深入落实综改任务,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通过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更好地保护中外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境内外资源的自由流动。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解树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