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南澳森林巡防队分别将一只猫头鹰幼鸟和一条巨型蟒蛇移交给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处。猫头鹰幼鸟被带回市野生动物保护处喂养,巨型蟒蛇被带到安全处放归山野。
据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介绍,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巨型蟒蛇属于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放生的蟒蛇体重约50斤,身长3米左右,是南澳至今发现的最大野生蟒蛇。该工作人员表示,大鹏新区群众发现珍惜野生动物妥善保护并主动联系森林巡防队,说明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在新区干部群众中,已转化为自觉地行动。
据南澳森林巡防队工作人员介绍,5月5日,该队巡防队员林志伟在西涌社区巡查时,发现一名工人单车后载着一只相貌奇特的幼鸟,仔细观察,原来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猫头鹰,遂上前查问幼鸟的来历。工人告诉林志伟,该幼鸟是在西涌防风林中的草地上捡到的,可能是在练习飞行时掉落的。队员耐心告知建筑工该幼鸟是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需要送到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处进行保护。民工遂同意将幼鸟转交林志伟带回南澳动物保护处喂养。经过近一周的细心喂养,小猫头鹰已经羽翼渐丰。
5月6日上午,鹿咀山庄工人在山庄内发现一条巨型蟒蛇,体重约50斤,身长3米左右,蛇身有小茶壶肚一样粗细。为防止巨蟒惊吓、咬伤游客,工作人员将其捉住放置铁笼中保护、喂养。鹿咀山庄负责人及时与南澳森林巡防队取得联系,主动提出将蟒蛇移交市野生动物保护处。9日上午,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处和大鹏新区城管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来到鹿咀山庄,对蟒蛇进行了体检。蟒蛇健康状况良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工作人员遂将蟒蛇带至新大七娘山一处偏僻的山脚下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放生,在保证蟒蛇能够生存的同时不至于咬伤游客。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注视下,蟒蛇消失在丛林深处,开始了新的野外生活。
随后,市野生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来到南澳野生动物保护处,接收了小猫头鹰。由于猫头鹰过于幼小,还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市野生动物保护处将把它带回动物保护处,进行体检,评估健康状况,人工喂养一段时间,再对它的野外求生能力进一步评估后,进行放生。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