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前方抗疫,后方关爱”共绘温暖文明底色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2022-03-17 15:02
摘要

杨文改告诉记者,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在家门口的核酸检测点做义工,“深圳开启‘慢生活’模式后,我就想着叫上老公和女儿,一起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一夜之间,深圳这座城市放慢了脚步,虽然安静突至,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力量和坚定。

新一轮疫情发生后,深圳市龙岗区很多女性同胞甚至家庭夫妻双方均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成为守护人民健康最美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为这座城市再交一份文明答卷。

为减轻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家庭负担,确保他们“后顾无忧”,给家中留守的老人孩子送去真情和温暖,龙岗区文明办、区妇联高度重视,积极联动相关单位,推动开展“您出征,把家交给我” 抗疫家庭关爱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你在前方抗疫 我在后方支援”的文明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助力。

巾帼展风采:凝聚文明抗疫“她”力量

深圳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数不胜数的巾帼“逆行者”“坚守者”涌现出来,她们站上抗疫一线,用过人的胆识、精湛的业务、非凡的勇气,展现出战疫中不容小觑的“她”力量。

王苑文是坪地街道坪东社区西湖塘居民小组协管员,于2002年加入义工团队,曾多次被评为优秀义工,2014年当选“深圳市文明市民”。近期,王苑文通常早上7点就到岗,在坪东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中午12点换班后,她又马上回到居民小组,着手处理各项日常工作。虽然事无巨细、面广量大,但她不厌其烦,任劳任怨,桩桩件件都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

“在抗击疫情一线,王苑文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被疫情防控工作占满了,核酸采样点、社区围合卡口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始终在不同的疫线岗位上连轴转,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坪东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王苑文还要兼顾居民小组的工作,报送表格、汇报材料等,她总是积极配合,助力社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王苑文(左一)在开展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早已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王苑文说。

和王苑文一样,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90后”护士林佳佳每天的行动轨迹都是在家、单位和核酸检测点三点切换,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一己之力。

林佳佳为群众采样。

作为有两个娃的妈妈,她防疫带娃两不误,从帮居民“金刚附体”的疫苗接种员,到与病毒近距离对峙的“捕手”,林佳佳在多种身份中无缝切换,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守护百姓健康平安的重任。

在宝龙街道,也有这样一对网格员“姐妹花”,在生活中是多年好友的她们,化身防疫一线的“女战士”,立足岗位、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彰显巾帼不让须眉的新时代女性风采。

曾苑琴是宝龙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抗疫期间,她每天奔走在几十户居家隔离点和二三十个小区卡口之间,查看各卡口扫码、测温、登记、围合情况……每天的忙碌奔波,让腰椎、颈椎的疼痛成为常态,但曾苑琴仍坚持做好各项检查督导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本色。

打电话、上门核实涉疫人员信息、核酸采样点信息录入,每天从早上7点半忙到晚上12点……这同样是宝龙街道同乐社区网格管理服务站站长曹小琼最近的工作状态。在防疫一线,她总是“5+2”“白+黑”地忙碌奔波,确保辖区及兄弟街道涉疫风险人员核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在园山街道,该街道特别组建了一支由23人组建的巾帼先锋队,她们以柔肩挑起重任,用实干诠释风采,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耐心和包容,为抗击疫情增添温暖与力量。

园山巾帼先锋队参与疫情防控。

在支援坂田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园山巾帼先锋队刘飞霞细致讲解疫情防控隔离政策,为居民答疑解惑;心理咨询师梁英乐运用娴熟的心理技巧,帮助居民建立战胜疫情的信心;蓝彩云在支援抗疫工作的第八天,也是她的生日。午夜时分,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才发现工作组送来的暖心生日蛋糕和鲜花。有人问她:“过生日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家?”她却说:“舍弃短暂的家人团聚,才能赢得万家团圆。”

面对疫情反弹,在战疫前行路上,龙岗女性同胞们巾帼不让须眉,第一时间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持续深入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巾帼担当,在抗疫中汇聚起文明“她”力量,成为龙岗疫情防控一线亮丽的风景线。

传承好家风:家庭并肩战疫齐上阵

“真没想到,换的是你啊!”3月14日,在宝龙街道同心社区中骏四季阳光核酸检测点,正准备轮岗替班的志愿者刘海华惊喜地发现,自己要替换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丈夫毛中中。

“突然听到妻子的声音,我当时都是懵的,不敢相信有这么巧合的事。”毛中中表示,在核酸检测点看到来接班的妻子,感到很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毕竟夫妻二人都已经是抗疫一线的“老兵”了。

刘海华和毛中中共同抗疫。

由于二人对志愿者工作都很熟练了,工作交接很快便完成。过程中,夫妻二人没有多余的寒暄,相视一笑,目光温柔且坚毅。走时,毛中中拍了拍妻子的肩膀,仿佛在说:“我走了,这里交给你啦,注意安全,加油!”

疫情面前,龙岗有许多家庭像刘海华和毛中中一样,以爱之名,携手上阵,齐心抗疫。他们用平凡的举动,激荡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以好家风支撑起战胜疫情的底气和信心。

在龙城街道黄阁坑社区核酸检测点的曾婷和李敏宗夫妻俩也是其中一对。夫妻二人都是深圳市心玥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员,作为“80”后的他们家庭幸福温馨,在一次为社区防疫一线捐赠物资时,夫妻俩走上了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之路。

曾婷和李敏宗坚守抗疫一线。

并肩战疫,共同站好伉俪岗是他们独有的默契,对核酸检测点的志愿服务流程早已了然于胸的他们,经常一上岗就是数个小时。测体温、扫录粤核酸码、引导居民有序排队……在黄阁坑社区核酸检测点总能看到夫妻俩忙碌的身影。

在龙岗,除了不少的“夫妻档”战疫志愿者,上阵的还有“母子档”、“父子兵”、“全家档”等。

“请提前准备好粤核酸码”“注意保持一米间距”……近日,在布吉街道国展社区国展苑核酸检测点,来了一家三口,妻子杨文改和女儿杨媛元是信息员,负责录入采样群众的个人信息;丈夫杨木水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杨文改告诉记者,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在家门口的核酸检测点做义工,“深圳开启‘慢生活’模式后,我就想着叫上老公和女儿,一起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过去几年,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开始逐渐参与一些义工活动。比如前两年跟着妈妈跑遍了深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杨媛元说,3月13日晚听到妈妈提议一起去核酸检测点做义工,她马上就爽快地答应了,“能去家门口的核酸检测点帮帮忙,挺有意义。”

和女儿一样,丈夫杨木水也在杨文改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名志愿服务的活跃分子。“当你带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心态去做义工的时候,再多苦与累也会甘之如饴。”杨木水说,和医护人员相比,这些辛苦不算什么。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面对疫情,龙岗这些特别的战疫搭档,他们用小家,守大家,筑起“疫”线防护墙。战疫中的他们身在各地,心在凝聚,照亮彼此前行的抗疫路,也勾勒出“最美”的身影。

关爱有温度:精神文明内涵更丰富

近日,深圳市疫情防控升级,志愿者、医护人员等抗疫工作者在前方坚守的同时,龙岗区深入推进“您出征,把家交给我”抗疫家庭关爱行动,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办、区妇联、区教育局等多部门细心地为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关怀与服务,温暖他们的“小家”。

龙岗区安心驿站开设“安心讲堂”直播课。

龙岗区委组织部通过“安心驿站”,及时推出《同心抗疫 筑牢心理防线》等艺术减压、生活服务、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科普等各种线上课程,对居家学习的青少年学生、一线防疫人员等重点人群提供心理防护指南,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等情绪,并积极筹集发放安心物资,全方位落实各项关心关爱措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龙岗区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龙岗区文明办联合区教育局开展龙岗区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邀请教育名家、优秀督学与家长、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居家学习时如何调节心态、减缓焦虑,更好地培养好亲子关系等,帮助增进家庭和谐,营造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氛围。

龙岗区妇联为一线抗疫巾帼献上关爱包。

龙岗区妇联启动“关爱服务月”活动,加强对一线防疫人员的关心关爱,实施物资配送行动、心灵守护行动、好家成长行动、阳光暖馨行动、志愿先锋行动、权益保障行动、示范引领行动等7大类122项关爱活动,掀起全社会勠力同心、抗击疫情的热潮,并推出“安心家书”,收录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为亲人写下的家书,汇集这些温暖有爱的声音,传播抗击疫情的“圳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一线抗疫家庭的实际需求,龙岗区“您出征,把家交给我”关爱行动将陆续开展“志愿服务到家”“送家政服务到家”“送延学无忧服务到家”“送儿童照护服务到家”“送安心陪伴云服务到家”等多项服务,为抗疫家庭提供照顾小孩、看护老人、上门家访陪伴、清扫保洁、家务劳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疑难问题和心理关爱等服务,持续丰富文明城市精神内涵与色彩,用精神文明教育强劲之风驱散疫情阴霾。

编辑 昌慧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