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深圳市总工会和深圳边检总站工联会发出的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号召,从3月11日起,深圳机场边检站小雨志愿服务队民警麦小雨、吴炜、林家乐将下沉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封管控区,脱产参与为期14天的闭环防疫志愿服务。以下是深圳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小雨志愿服务队成员林家乐的战疫日记。
3月13日,天还是那么晴,太阳还是那么“毒辣”。一转眼,已经进来三天了,每天都忙忙碌碌,感觉日子过得特别快。我所负责的金众小区36栋楼是封控区,也是中风险区,这是我进来前万万没想的。
疫情暴发以来,我们移民管理队伍一直驻守在国门一线,确诊的、无症状感染的,我也见过,也知道。但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和密接人员在一起,我还是心里咯噔了一下。好在,我们志愿者、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都穿着严密的防护装备,居民们也都很配合,定期测核酸,大家都有着乐观的心态。自己忙前忙后,想的也就不多了,可是家里人总是牵挂着。
来之前,我也没敢和家里人说我去当“大白”了,生怕他们担心,毕竟上了岁数,父母总是期盼儿女健康幸福。但是,又有什么是能瞒住一对默默目送自己儿子在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的父母呢?果不其然,在闭环第二天,爸妈就打电话过来说在边检的外宣里看到我了,让我自己千万要注意安全防护。他们看见卫健委的通报里面有说36栋是中风险地区,就猜到肯定出现过确诊病例,让我别靠近,保持远点距离。电话这头的我捂着嘴,哈哈答应,却丝毫不敢告诉他们,自己正是负责36栋疫情防控工作的小组长。本来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就不多,中山、珠海、深圳三地分离,在基层派出所一线工作的弟弟也是劳心劳力。疫情多点暴发的这个节骨眼上,真地不想让父母操太多心。
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在人民需要、组织需要、社会需要的时候,冲在一线,我真的没在怕,第一时间就报名申请!有机会参与到这次街道社区的闭环防疫志愿服务,我是十分珍惜的。
有确诊病例的楼栋不同其他,住户们的健康码都是个红色的,我们工作的步骤也相对较多,但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核对人员身份和每日核酸检测结果,确保做到“人人采、天天采”。因为这些密接人员也很可能是潜在的无症状感染者,我们的防护也会更小心。一次,医护人员在敲门的时候,不小心被门框上的铁丝刮到,外层手套破了,大家第一时间就是找酒精消毒,找新手套戴上,当时紧张的心情我到现在还记得。
在这三天里,我也慢慢认识了36栋的每一个住户。一次次上门登记信息,一次次核酸采集,一次次配送快递外卖,一次次倾倒生活垃圾,我渐渐熟悉了他们的名字、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每一张微笑回应的脸庞都让我记忆深刻。“乐乐”“小乐”“家乐”“小林”这些亲切的称呼都让我感觉到温暖。
2单元的一对老夫妻,在前期对我们的管控举措多有不理解。脾气也硬,说话也硬,不爱搭理我们。为了工作顺利,我与他们隔着门交谈,当得知我也是当兵出身的时候,爷爷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在哪工作、多大、啥时候能解封、快递为什么这么慢……一直聊个不停。果然,一线工作再做一做,往深里面做,很多时候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后来,再去他们家,工作完成就快很多了。
记得一个父母未能及时赶回来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守家。年龄不大,才十几岁。我们问他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或者要帮忙的,他说他可以自食其力,让我们放心,还叮嘱我们也要照顾好自己。这种“双向安慰”真地让人很舒心、暖心。还有一个小女孩,我是12日凌晨一点多去她家登记信息、采集核酸的,没想到13日再去,她居然认出我来了。“是上次那个说话很好听的乐乐哥哥。”她告诉她妈妈。我当时就高兴坏了,疲惫一扫而光。
前方战疫有力量,后方保障有支持。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知道我们很辛苦,对我们也很是照顾。被子薄不薄,纸巾还有没,水够不够,只要我们有需要,他们都会尽力满足。为了让志愿者们工作效率更高,隔离酒店还专门腾出一间房间来放置防护用品,每天晚上大家可以提前领取,第二天早上穿好再出门,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小区外面分发、穿衣。
这些天,队友的配合、居民的理解、同事的问候、上级的关爱都给我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切都在往井然有序迈进。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大家都会好起来的。
支援结束,我一定要回单位食堂吃次牛肉米粉,想念了。
(原标题《林家乐:我瞒着父母报名为期14天的闭环防疫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