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 建言献策 | 百余政协委员集体提交提案 呼吁香港国际机场实施“一地两检”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2022-03-09 08:47
收录于专题:聚焦全国两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及全国政协委员黄楚标等14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集体提交了《关于在香港国际机场实施“一地两检”的建议》的提案,希望推动“一地两检”的构想在香港国际机场落地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空域资源优化,联通大湾区各机场打造更高质量、更加协调、更可持续、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

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航空枢纽。2019年,香港机场货运吞吐量480万吨,位列全球第一,旅客输送量7154.3万人次,全球排名13。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香港国际机场‘一地两检’研究课题组”组长、东海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楚标表示,由于传统的“两检”通关模式,香港机场无法与未设航空口岸的内地机场开辟航线,目前也只有37个内地城市可直飞香港,影响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限制了香港进一步发挥国际化优势和“超级连接者”作用。

“目前,香港机场实施‘一地两检’时机已成熟,建议借鉴广深港高铁经验,在香港机场设立内地口岸区,由内地派驻机构负责出入境监管。”黄楚标表示,香港机场“一地两检”的落实,将进一步推动香港与全国空运网络的互联互通、增强香港机场国际中转功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实行‘一地两检’后,没有口岸的内地机场都可开通直达香港的航线,使香港机场真正无缝接入全国空网,激活香港机场的内陆航空、中短途航空和支线航空市场潜能。”

此外,由黄楚标担任组长的“香港国际机场‘一地两检’研究课题组”前期测算,实施“一地两检”后,从香港国际机场进入香港的旅客数量将远超疫情之前,在不考虑航空物流的情况下,不但直接或间接贡献超过180亿美元的客运产值,还将带动超过152亿美元的关联产业和临空产业,创造至少3万人的直接就业。

如何推动实施香港机场“一地两检”?黄楚标建议,在法律路径上,借鉴西九龙站经验,分步实施,同时深港两地相关部门提前布局,建立高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在实施“一地两检”后,建议在目前“深港陆空联运”的基础上,建立辐射湾区和周边邻近省份的国际空运多式联运中心,连接广深港高铁、陆地公路口岸、海运码头等水陆交通网络,利用“一地两检”清关前置优势打造构建陆港贸易无缝链接通道、联程运输一体化体系和多式联运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香港机场为中心的“全国揽货—香港直飞”的出口生态圈。

“一地两检”如果落地实施,香港国际机场的内地航线将大幅增加。

(原标题《百余政协委员集体提交提案 呼吁香港国际机场实施“一地两检”》)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