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疫”线当义工 | 变身“大白”是种什么体验?记者当了一天义工后感觉……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樊怡君
2022-03-05 23: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从上午9:30分来到检测点到中午12:20分脱下防护服,记者经历了近三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这其中有在检测点参与志愿服务,还有跟随上门检测人员登楼入户协助采样,体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

目前,深圳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区各部门正在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常仗。


自3月5日起,深圳特区报记者兵分数路,以志愿者身份直接参与到抗疫一线,以亲身经历报道抗疫一线的艰辛和感人故事。

“从上往下脱,不要碰到防护服外侧。”3月5日中午,记者在福田区莲花街道彩虹社区盛世家园二期核酸检测点旁,慢慢地脱去防护服,在现场医务人员的提醒下则更加小心翼翼,脱下防护服后才发现里面的衣裤都已湿透。从上午9:30分来到检测点到中午12:20分脱下防护服,记者经历了近三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这其中有在检测点参与志愿服务,还有跟随上门检测人员登楼入户协助采样,体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

下午,在彩虹社区彩田公园核酸检测点,记者拿着二维码沿着缓缓的上坡道提醒正在排队的居民群众扫码、亮码,并保持一米间隔距离。时至午后虽有树木遮阳,但在穿着防护服不断行走的情况下还是觉得闷热异常。而志愿者们在这里已经连续工作了11个小时。

“奶奶,把核酸检测的二维码打开。”记者一边提示正排队的71岁裘奶奶一边把凳子拿给她坐。没成想老人家从小包里拿出了一个卡片,上面印有二维码和相关必要信息,原来这是社区为老年人专门准备的纸质二维码卡片,专门方便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

在现场除了记者外,还有很多志愿者在队伍旁提供服务,其中莲花街道彩虹社区社工主任王明越是手脚最麻利的人,在她的带动下大家越做越有劲。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群众,维持秩序。当一些不便使用手机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家来进行核酸检测时,我需要指引他们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曾万里说道。他是彩虹社区辖区内企业深圳巴士集团团委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3月5日也是一年一度的雷锋日。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都有义务,并且应该积极地参加抗疫行动。” 曾万里补充道。

王明越介绍道,彩虹社区共计居民1万4千人左右,开设彩田公园和盛世家园二期两个核酸检测点。彩田公园核酸检测点于2月17日起开放,每日人流量4000人左右,分两到三个通道,并安排四到五名医护人员。

随着视线远眺,记者看见,园内的半山腰上也排起了长队,队伍还在一路延伸。

“核酸检测工作从早上十点开始,到晚上九点结束。午休的一个小时里,所有工作人员吃饭交班,清理场地,也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休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我们在社区内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他们基本都是社区居民,和这些排队检测的人群彼此相识,很好地缓解了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社区的压力。” 王明越强调了社区志愿者的重要性。

(原标题《疫线直击 | 连续工作11小时,志愿者为福田莲花街道核酸采样注入“心”动能》)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